【撰文 / 吳政學】

我在雲林長大是家中的老大,童年時期因為父母工作不穩定,搬了好幾次家,小學轉學6次,中學也轉學3次,「流浪」的生活讓我從小就夢想擁有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我小時候書念得不錯, 但如果考試成績沒進入班上前三名,就會被父親「修理」。上了中學我開始變得叛逆,也交到一些壞朋友,有次考了第五名被父親打,便賭氣蹺家,索性連學校的課也不上了。後來,專科也沒畢業,我就當兵去了。
退伍後,我自覺學歷條件不如人,不管去上班或做工都只能賺取微薄的薪資,再怎麼努力、不吃不喝也要存上2、3年才能買到一棟房子,想來想去好像也只有自己創業才能賺比較多錢。經過一番盤算,我決定先去網球工廠擔任論件計酬的作業員,每天工作長達16小時。三個月後,我湊足12萬元,和朋友一起頂下一間髮廊,當起老闆,半年後,我又開了第二家分店。
在這期間,我從客人那兒聽說鞋業的利潤不錯,因此開始投入製鞋業;在製鞋業這行,我賺到人生中的第一棟房子。後來,我鞋子的加工廠愈做愈大,還開到大陸去,管理上千名員工。另外,我父母也建議我,趁房地產景氣好的時後投資大理石工廠,因此,我也開始大理石的行業,但好景不常,隨著房地產景氣的反轉,我的大理石廠遇到建商跳票,屋漏偏逢連夜雨,連製鞋廠的往來企業也相繼倒閉,接二連三的打擊,讓我陷入事業低潮,最後只好忍痛結束這些公司。
很巧的是,軍中同袍郭文河剛好這時候找我加盟「休閒小站」。因為景氣不好,被倒帳的我,對可以收現金、較沒有倒帳風險的餐飲業燃起興趣,便成為休閒小站第一號加盟主。後來,我更進入休閒小站的管理團隊,負責台灣區的營運,快速地發展休閒小站的加盟規模。有一次,我和家人吃披薩,聽到家人抱怨每一個比薩都那麼大一片,「要是小一點就好了!」這句話讓我萌生創業靈感,50元披薩店「熱到家」連鎖品牌於是誕生,而且在6個月內就開了88家加盟店。
85℃的創業的靈感,來自一次五星級飯店的下午茶經驗。飯店裡的一杯咖啡加一塊蛋糕,香醇又精緻,但要價2、3百元,還要加10%服務費,價格讓我咋舌,與是我又有新念頭,「像這樣的東西如果能用便宜的價格賣,一般人都消費得起,一定有生意」。我還記得,二○○三年SARS期間,曾有五星級飯店推出售價百元便當,消費者仍大排長龍,但相反的,一般餐廳的便當因為讓消費者有衛生的疑慮,便宜但乏人問津;這個現象讓我得出一個結論,「只要是高品質、值得信賴的東西,就有人買,就有商機」。
除此之外,有次我曾經和太太到日本去旅遊,當時發現日本有些高檔大飯店的主廚會自己出來開風格小店,所販賣的餐飲價格也不高,而且是以外帶為主,所以,要開一家販賣高品質咖啡的外帶店,我認為,重點就是找到高品質的咖啡豆。我考察多種咖啡豆品種,最後還派人到南美洲瓜地馬拉的產區,才決定採用安堤瓜咖啡品種,因為咖啡在攝氏85度時的口感最好,所以我便用「85℃」為品牌命名。
85℃的另一個重要關鍵在於「人」。為了推出高品質的糕點,我決定找五星級飯店廚師加入事業,第一個目標就是曾先後在君悅、亞太會館、高雄霖園、西華飯店以及遠東香格里拉待過點心房的主廚鄭吉隆。但要如何說服五星級飯店的師傅「委身」做起平價蛋糕和咖啡呢?當時我是這麼說的,「這麼好的技術,不該只是為有錢人服務,而要為普羅大眾服務!」再描繪美好投資創業當老闆的願景。
經過我連續七次的拜訪,才讓當時人在學校教書的鄭吉隆點頭加入我的團隊,我又透過鄭吉隆的引薦,找到前華航空膳主廚倪世豪,此外、也陸續延攬到其他五星級飯店主廚。二○○七年底,85℃正式進入上海,跟台灣不一樣的是,我在大陸都會特意挑選精華商圈開店,裝潢也比較講究,正面迎戰當地市場的其他咖啡餐飲品牌。這個策略奏效,但是租金壓力較大,所以我並沒有快速開店,而是先集中在華東市場發展,藉著成立中央工廠、24小時營業、提高外帶銷售量等方式,來降低成本、減緩租金壓力。
大陸人的口味和台灣人也不同,喜歡買麵包的人多過買咖啡的,所以85℃每家店面都有麵包坊,其中、上海店的糕點和飲料銷售比例是八比二。
從台灣到大陸,85℃每個月都推出新品,「市場上模仿的人多了,所以挑戰性也變高了。」我在台中總公司的辦公室外面就是一個室內咖啡吧,也就是研發基地,我在這裡品嘗同仁研發調配出來的最新飲料,一喝,現場馬上給意見。
為了開拓大陸市場,我每個月都需要飛到大陸,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待在大陸,也由於跑大陸的次數變多了,我更需要把台灣的市場授權給旗下高階主管人才。我認為,餐飲業做的就是人吃的東西,只要人多的地方,就是做生意的地方,大陸正是一個人多、條件好的市場。因此,85℃陸續在浙江、江蘇、深圳、北京、天津、福州等華南到華北,開出148家店。我希望自己到50歲時在大陸可以開出第1000家店。算一算,時間還有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