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只要和都更沾上邊,身價就鍍金。但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很多老房子不僅無法參與都更,花大錢搶買的老屋,還有可能變成套牢屋。
今年第2 季台北市政府宣布都市更新獎勵政策利多,「都更屋」頓時成為市場當紅炸子雞,許多售屋廣告打著「土地持分高,改建利益大」、「老公寓變黃金」等口號,把老屋與賺錢劃上等號。也有部分買不起郊區的首購族,特地尋找40年屋齡的老公寓,因為他們認為「房子愈老愈值錢」,願意花時間等待未來改建。
不過, 根據都市更新條例規定, 都市更新可分「劃定更新地區或單元」、「都市更新事業概要」、「都市更新事業計畫」、「都市更新權利變換計畫」等4個階段,而自1996年中央公布都市更新條例後至2010年5月底,台北市政府共劃定616件都市更新地區或單元,其中完工取得使用執照案件只有21件,可見都市更新並不容易,而且耗時冗長。
目前都更進度較快的多半是因為有改建急迫性,譬如921大地震造成的危樓或海砂屋等,居民比較容易取得共識,可以透過自辦更新的方式,由住戶成立都更會自行擔任實施者角色,包括整合、規畫、資金、施工等過程,更新後房屋由地主100%分配。
不過,時下多數買老屋的購屋人, 都抱著等建商來敲門的心態,期待都更的魔法把舊屋變新屋,坪數又不縮水。不幸的是,很多老屋不但無法享受到都更開發的驚人利益,反而因為較高的土地持分,在等待期間加重地價稅的成本負擔,甚至等不到改建的春天,老屋變成套牢屋!
《Money錢》特別邀請2位從事都更開發的專家,他們替建商在老市區布局多年,看準產品就出手獵屋,看過等待20年還不能改建的慘痛案例,也碰過3年從600萬元變2000萬元的黃金屋。綜合多年實戰經驗,教導讀者辨識哪些老房子不能碰,哪些才是建商眼中的黃金屋。
王政緯:4種老房子 絕對不能碰
現職:雅璞建設都更開發部副理、中華財經金融研究發展協會講師
學歷:政大地政系畢業
經歷:地政高考、地政士、不動產經紀人考試及格 著作:《土地行政大意》、《土地政策》、《都更聖經》
看好的區域及理由:中山區,因為老房子最多,老屋與新屋價差最大。
61 年次的王政緯看起來很年輕,但在房地產界資歷已有10多年,原本擔任地政機關公務員,後來轉戰雅璞建設研究法規,最後跳到第一線擔任開發副理約5、6年時間。一年365天,王政緯有300天花在和地主泡茶聊天,除了精通地政法,也擅長將艱深的法條,用淺顯易懂的話術解釋給住戶聽,讓他成為受歡迎的都更講師。
要成就一個都更案耗時又費力,王政緯曾為了一個案子,在母親節送花給80多歲的老太太,還特別掛號看門診,就為了與老太太在醫院任職的女兒談都更,這股毅力讓他曾經只花2年就將所有產權整合完畢。
目前王政緯手上有4、5 個案子,集中火力鎖定中山區,「因為中山區最多老房子,而且老屋與新屋的價差夠大,能夠滿足建商與住戶的需求」。對於想買可投資又可自住老屋的購屋人,王政緯從建商角度出發,提醒讀者避開以下4類老屋。
類型1 土地持分不足
王政緯說, 過往經驗10 個都更案有9 個是地主與建商合建,但為什麼在數百萬戶房屋中,建商會相中你家的老公寓?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就是房屋座落的土地持分夠大,甚至可以說房子愈舊,建商愈愛。以台北市4、5樓的公寓為例,4樓公寓每層的土地持分約10~12 坪、5 樓約7~8坪、7樓小於5坪,根據他的經驗, 土地持分低於10 坪, 因為改建後雙方可以分到的建坪都太少,建商幾乎無利可圖,也就大幅降低談合建的意願。
類型2 土地使用分區強度低
土地的使用分區強度愈高,建商購買意願愈濃厚。使用分區指的是都市計畫範圍內的土地,依照使用目的與需要,劃定各種不同的用途分區(如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等),各種不同的使用分區又可依使用強度,再細分為若干等級(如住一、住二、住三等),並給予不同的使用性質與使用強度規定。一般來說,使用分區強不強的判斷標準之一,指的就是容積率,以商四土地來說,容積率800%,代表1坪土地,可蓋8坪建坪。
根據王政緯的判斷經驗,1坪土地要能創造5坪建坪的價值(也就是取得500%容積),建商才有談合建的意願,因為通常建商與地主談合建都是六四拆帳(地主拿6成,建商分4成)。
舉例來說,老王的4 樓公寓土地持分約10坪,若改建後容積率可達500%,等於10 坪土地可蓋50坪建坪,換句話說,更新後老王能分回30坪室內面積的房屋,建商則分到20 坪,「關鍵就是這30坪,也是合建的最低門檻,」他說,因為30坪可隔成小三房,是一般家庭的基本需求,跟改建前相較,居住面積沒有太大變化,老王接受度會較高,至於建商分到的20坪,就是建商的成本加上利潤。
若老王改建後容積只有300%,等於10 坪土地只能蓋30 建坪,如果老王不能忍受分回的面積縮小成18坪,都更就不容易成功,因為建商不可能做賠本生意。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NO.39 2010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