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銀行1年定存利率近7%,錢放銀行「隨便賺」; 10年前,1年定存利率只剩2%,低利時代來臨,錢放銀行只能「加減賺」。如今,歐洲、日本相繼走入負利率陷阱,全球負利率時代悄悄來臨,錢放銀行變成「銀行賺」!
國內同樣受到低利率、負利率威脅,央行從去年第3季以來連續3次降息,銀行1年定存利率只剩1.15%,定存族利息越來越薄,若將通膨因素列入,台灣實質利率也向負利率靠攏。
這幾年國銀獲利年年走高,年終獎金平均5、6個月以上不稀奇,顯示真正受到低利影響的不是銀行,而是定存族。背後邏輯很簡單,降息,銀行收費雖然降低(貸款利率降),但是成本也跟著降低(存款利率降),而貸款利率低更能刺激民間借錢意願,於是定存族存越多、銀行賺越多。
所以在利率下行,甚至負利率的環境下,銀行仍然賺錢,但存戶的荷包只會越來越薄,要讓荷包不縮水,只能投資!
小樂用「存股」取代銀行定存
「小樂的生存之道」部落格版主小樂是6年級生,他和太太的職業是外界俗稱的鐵飯碗,一位是高中老師、另一位是國小老師,育有1對公子。雖然是收入穩定的公教人員,但在2010年第1個小孩呱呱墜地後,也開始感受到經濟重擔。
在一次和學校同事聊天中,他體認到全球低利率環境下,如果一直傻傻的定存,最後換來的是實質購買力的喪失。「為了將來退休,也為了小孩」,小樂決定開始投資。
「或許是新手的好運,起初買了幾檔個股都賺錢!」小樂回憶2010年下半年與台股的第1次接觸。當時他在60元左右買電信股,70元賣出;在40元附近買觸控面板股,50多元賣出。
之後,小樂發現市場上很多名嘴正討論觸控類股龐大的商機,加上當時自己正是使用蘋果(Apple)iPhone 手機,覺得這個產業有前景,於是鎖定一家中小型面板股凌巨(8105),準備買個幾張,希望大賺一筆!
不料,小樂使用手機下單時,誤將買進價位看成買進張數,結果一口氣買了23張,要付將近53萬元,當時他手頭現金不足,只好硬著頭皮向父親借了10多萬元補足股款。
雖然父親勸他趕緊賣掉持股,小虧沒關係,就當學一次教訓,不過小樂堅持要等股價上漲再賣掉。接下來迎接小樂的不再是「新手的好運」,2011年歐債危機讓台股從9000多點一路大跌到6600點,凌巨則從23元一路跌到剩9元,而他幾乎在最低點才認賠殺出!
(全文未完)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 錢》No.104 2016年5月號,各大超市及書店皆有販售;訂閱《Money錢》電子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