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母對運動比賽,根本不贊成,所以無論我得了什麼軍什麼標,她不但不高興,反要罵我一頓,以為運動過激會損害身體,只為學校爭光榮,自己犧牲健康,這是犯不著的。 ─臺灣文學家 張深切《里程碑》
百年前當日本人引進新式教育制度時,最讓臺灣人無法理解的課程,就是體育課!對當時的家長而言,由日本老師來教臺灣孩子怎麼活動筋骨,簡直是不可思議,上學就是要讀書認字,而體育課所學的項目,怎麼看都像是遊戲技藝,這些根本不是一個讀書人該做的事。只不過,相對於大人的納悶,孩子們發現上學竟然還可以追趕跑跳玩遊戲,那可是說什麼也不能曠課的呢!
日治時代的小學體育課相當多樣化,初期的體育課並沒有教授太複雜的運動項目,多是簡單的體操、身體動作的訓練,強調規律的運動,並藉著集合列隊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秩序與規律。當學校日漸普及之後,臺灣民間逐漸接受了學校教授體育的觀念,這時的體育課程也就跟著複雜得多,包括西方的運動競賽和球類運動,例如賽跑、游泳、單槓和野球等,此外還有一些日本的傳統技藝,像是相撲、劍道等,雖然這些都是當時日本青少年必學的技能,但對從未接觸過此類活動的臺灣孩子來說,卻真是一件相當新奇的事。
野球就是現今的棒球,日人引進棒球這類西方球類運動,主要是為了訓練學童們的團隊精神。由於打棒球需要全套設備,因此早期的棒球運動只有資金較充裕的日人小學校組隊比賽,之後才慢慢擴展到臺人的公學校,且逐漸蓬勃發展,甚至經常打敗日本小學生。
至於臺灣第一支正式設立的學生野球球隊,則不是在初等教育,而是一九○六年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中學部(今建中)的臺灣總督府中學校棒球隊,後來國語學校師範部(今臺北市立大學,前身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也成立了一支隊伍,兩支球隊並於當年春天進行了「臺灣史上第一次棒球賽」。至於以小學生為主的少棒,則要在一九二○年以後,隨著日本內地少棒運動的普及,臺灣也才漸漸盛行;而最早的少棒賽記錄,應是一九二○年十二月臺南第一小學校和橋仔頭小學校的比賽。
一九二三年,臺灣首辦全島中等學校棒球大會,由當時的臺北一中(今建中)取得優勢,也是首次代表臺灣出征日本的球隊(但當時比賽並非在甲子園),於是全臺興起成立棒球隊之熱潮。直至一九三一年嘉義農林學校首次參加第十七回夏季甲子園大會棒球賽,奪下準優勝,獲得「天下嘉農」的美譽,成為臺灣棒球史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棒球之外,相撲、劍道這類東洋運動,則是肩負著發揚日本傳統武士道精神的重要意義,所以有許多學校都會有劍道部、相撲部的設置。
一九三○年代中日戰爭後,在皇民化運動及軍國民教育的體制下,小學的體育課除了強健自己的身體外,多了一項「為國家鍛練體魄」的重要使命。原本應該是輕鬆快樂的「體操科」,變成了沉重嚴肅的「體鍊科」,並加重劍道及相撲等日本國粹運動,目的不外乎希望臺灣的孩子們除了課堂上的學科薰陶外,也能在體育課的術科教育之下,成為一位內外兼優的皇國少年。看來,自古以來政治跟運動還真是彼此牽扯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