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好感電子報】給您新觀念,一種實踐質感生活的方法!旅遊、設計、美食,展現品味生活的價值與憧憬!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10/03 第1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B、C肝病毒量超高 該治療嗎?
寶貝你的肝 決定治療的重要指標 B、C肝病毒量檢查
健康方程式 凍卵話題夯,幾歲做人都可以?!
活動快遞 新莊小巨蛋免費肝炎肝癌篩檢,10/5(六)8:00-12:00歡迎參加!
 
B、C肝病毒量超高 該治療嗎?
同樣有B肝或C肝,有些人醫師建議需要治療,有些卻不必,這其中,肝功能是否正常及病毒量多寡,是重要參考指標。有人看到自己的病毒量檢驗報告「高達上億」,非常害怕,想要治療醫師卻說還不必,究竟為什麼呢?本期「寶貝你的肝」有詳細介紹。

「健康方程式」則介紹愈來愈熱門的話題「凍卵」。近來不少女星、藝人紛紛公開表示打算凍卵,其實凍卵也要「趁早」,40歲後才想凍卵,未來受孕機率還是偏低;且愈晚當媽媽,體力負擔可能也愈大,可是要考慮清楚。

 
決定治療的重要指標 B、C肝病毒量檢查
諮詢/劉俊人(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撰稿/蔡詩韻

「我才20歲,肝臟沒有發炎,但B肝病毒量竟飆到2億多,怎麼辦?會不會有生命危險?可以治好嗎?」

「我有C肝十幾年了,肝功能還算正常,也沒有感到不舒服,但病毒量驗出來有30幾萬,我需要做治療嗎?」

同樣有B肝或C肝,但有些人醫師建議要治療,有些卻不必,這其中,肝功能是否正常及病毒量多寡,是重要的參考指標。

肝功能異常是B、C肝治療的前提

常見的肝功能指標GOT、GPT,較貼切的說法應該是「肝發炎指標」,若超出正常值,代表肝臟正在發炎。不過,肝發炎卻不見得與體內病毒量多寡呈現正相關,以B型肝炎病毒來說, B肝病毒其實不會直接攻擊肝臟,肝臟發炎是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被激發出來,攻擊B型肝炎病毒以及肝細胞所致。因此,如果人體免疫系統沒有攻擊B型肝炎病毒,那麼即使體內病毒量很高,肝功能也會呈現正常。

一般來說,C肝患者病毒量較不會劇烈起伏,反觀B肝則棘手許多,因其病毒量有劇烈起伏現象。例如,患者體內病毒量高達每西西上億隻,但經過嚴重的肝發炎,啟動免疫系統,將肝細胞和病毒一併殲滅,體內病毒濃度可能瞬間降至1萬隻,只是等到肝細胞長回來後,病毒又繼續繁殖,病毒量又會飆高。

目前對於B、C型肝炎,醫界的建議及健保的給付條件裡,需要治療的前提是肝功能異常者,再根據病毒量高低、肝臟發炎情形等,去篩選需要治療的病人。因為B、C肝抗病毒藥物對於肝功能異常的人治療較有效,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雖然病毒量很高,卻不用治療的道理。

病毒量是B肝治療指標之一

對B型肝炎帶原者而言,病毒量高低是決定是否需要治療的參考指標之一,但非絕對指標。例如未滿20歲的B肝患者,病毒量常是「數以億計」,必須待成年後,才會逐步降到穩定的數值,甚至回復正常。這是所謂的「免疫耐受期」,即體內的免疫系統不對肝炎病毒攻擊,即使病毒量很高,但免疫系統仍不為所動,肝臟不發炎。所以年輕患者若肝臟沒有發炎(肝功能指數正常),即使病毒量很高,通常會建議持續觀察即可。但若是40、50歲的B、C肝患者,體內病毒量總在1萬、10萬以上,加上肝臟出現纖維化,發展成肝癌的危險性較高,加上肝功能異常,就要考慮接受治療。

簡言之,病毒量高,不一定要治療,得看肝發炎指數高低。B型肝炎帶原者,肝發炎指數偏高、病毒量又高時,就可考慮治療。而C型肝炎治療只要有C型肝炎病毒感染、肝功能又異常、偵測得出病毒量,就可考慮治療。

病毒量可預測肝癌風險

雖然病毒量高不代表肝臟一定在發炎,也不一定要治療,但可了解肝臟內病毒活動的狀況。病毒量越高,代表病毒在體內複製、活躍程度越強;通常病毒濃度越高,患者罹患肝癌的機率越高。中研院院士陳建仁領導的研究團隊曾發現,30歲男性患者、每西西血液的B肝病毒量超過1萬,未來罹患肝癌的風險就倍增,超過10萬隻的罹癌風險更增為8倍 。

目前肝炎病毒檢測方法已相當成熟、精準,早年要每西西超過10萬隻才能測到,現在只要儀器及試劑品質夠好,有幾十隻病毒就能揪出來,可提供醫師更詳細的判斷依據。...《閱讀全文》​

【完整內容請見《好心肝》2013年7月號第63期

 
凍卵話題夯,幾歲做人都可以?!
諮詢/陳信孚(臺大醫院婦產部副教授、臺大醫院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長);撰稿/邱玉珍

媒體報導,今年38歲的名模蔡淑臻已經悄悄送了自己一份生日禮物,那就是冷凍了6顆卵子,讓自己的卵子年齡永遠停留在38歲!除了蔡淑臻外,近幾年不少女藝人都公開表示有凍卵的念頭,也有議員公開表示,想揪好姐妹一起凍卵。

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國內女性晚婚或不婚的比例愈來愈高,不少女性顧及日後懷孕問題,想冰存卵子保留一線「生」機。

冷凍卵子案例近年暴增5成

5年前,冷凍卵子個案以年輕的罹癌女性為主,偶爾有2、3例是因為找不到合適對象,想先冰存卵子;這一、兩年,愈來愈多身體健康的熟女想要凍卵。根據臺大醫院生殖中心統計,5年前,一年頂多只有10個人想要冰存卵子,近一、兩年,一年就有30至40個案例,足足成長了3至4倍。

要求要凍卵的年齡層,平均以38、39歲居多,但最年輕的也有28歲的例子,而也有48、49歲的熟女趕在停經前到醫院要求凍卵。這位28歲的小姐是因為要到美國唸博士,算一算7年後才能拿到學位,她擔心到時已經35歲不易受孕,決定先把卵子凍起來。年輕女性凍卵的比例並不高,大多數女性都是快40歲時,突然警覺,已過最佳生育年齡,趁卵子還沒有完全老化前,把卵子冰存起來給自己一個機會。

35歲以後 卵子數目極速下滑

女性跟男性有很大的不同,男性精子是由睪丸隨時「無限大量製造」,即使到了50、60歲,通常還有生育能力;而女性卵子則是「有限庫存」的概念,隨著年齡增長將逐漸消耗。

女性打從在娘胎時,卵巢就存放了近700萬顆卵子,出生時約留存200萬顆,到了青春期只剩下25萬至30萬顆卵子,隨著月經周期,卵子數量會逐年遞減。35歲是一個「分水嶺」,35歲以前,卵子數目下降速度比較慢;35至37歲以後,卵子數目則快速直線下滑。

過了35歲,不僅卵子數目快速下降,卵子品質也會跟著逐漸下降。所以,20歲跟40歲存卵差別很大,同樣取得10顆卵子,20歲者10顆卵子有9顆卵子可用;40歲者,10顆裡只有1顆卵子可用。

因此,想要冰存卵子最好在35歲前,可以提高人工生殖的成功率,問題是實務上,婦女在35歲前通常不太會考慮冷凍卵子的問題。根據研究,每顆冷凍卵子的活產率大約3%至5%,如果能冰存10顆以上的卵子,大大增加懷孕的機率。

40歲後才凍卵 懷孕率、活產率均低

冷凍卵子成為新興話題,除了跟國人晚婚、不婚,或晚懷孕有關外,很多人看到不少名人40、50歲仍可生兒育女,如企業名人陳由豪的太太在56歲生下龍鳳胎,

林青霞46歲產女......讓很多資深熟女燃起一線希望。

一位49歲王小姐,年輕時忙於工作,有一天警覺,即將進入更年期,想到後半生必須一個人生活,老後沒人送終,她想給自已一個機會,到醫院要求凍卵。但醫師坦白告知,40歲以後凍卵,受孕機率比較低,即使可以成功著床,嬰兒活產的機率也非常低。因此,醫師不太建議這麼晚才凍卵。

美國疾病管制局2005年曾發表一份統計數據,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女性,在42歲時的懷孕率為15.1%,但因她們卵子品質較差,胚胎較易流產,因此最後成功產下寶寶的活產率,只有8.4%;44歲時,懷孕率和活產率分別只剩下8.3%和2.6%;47歲的懷孕率更跌至1.1%,活產率則為0%。從這些數據顯示,多數女性超過45歲後,才想要以自己的卵子完成生育夢想,非常困難。...《閱讀全文》​

【完整內容請見《好健康》2013年7月號25期

 
新莊小巨蛋免費肝炎肝癌篩檢,10/5(六)8:00-12:00歡迎參加!
2013/10/5(六)免費肝炎及肝癌大檢驗 (新莊小巨蛋)歡迎27歲以上民眾參加!

不做肝苦人-好心肝門診中心成立囉,歡迎民眾前往就醫/參觀!

◆好健康保健系列免費APP已經推出,歡迎下載!-"遠離中風好健康"、"一顆好心好健康"、"愛肝保肝好健康"、"肺除疾病好健康"已經推出,歡迎下載!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全民健康基金會 好心肝基金會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