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日前表示,美國經濟仍需要高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讓擔心QE退場的投資人終於可鬆一口氣,全球股市也隨之大漲。
最傷的不是大跌
其實,回顧5月中柏南克引發市場憂慮退場的言論以來,全球股市的確大跌,但對投資人來說,最傷的不是大跌,因為趨勢真的要往下的話,大不了認賠殺出就算了,但最怕的是行情上下震盪劇烈,像過去2、3週以來,不管是台股也好,美股也罷,經常是1天大漲,接著就1天大跌,如果把持不住,真的就多空雙殺,就算空手的投資人,恐怕心情也好不到哪裡去,也許現在要檢討的,不是如何分析行情,而是如何解讀市場情緒。
MarketWatch的專欄作家布頓(Jonathan Burton)日前發表1篇文章:如何藉市場情緒來賺錢(How the market's mood can make you money),就列出1張投資人的情緒在行情漲跌之間,所產生出來的變化,相當有趣。
例如當行情開始起漲的時後,投資人的情緒是樂觀(optimism),然後跟著漲勢而轉為刺激(excitement)、振奮(thrill),到行情最高點時達至亢奮(euphoria),投資人到這時候往往會認為,能賺錢都是因為自己夠聰明。
但是,當行情從高點拉回之後,投資人的情緒就會開始焦慮(anxiety),持續下跌的話,就會變得不接受現實(denial)、接著害怕(fear)、絕望(desperation)、驚恐(panic)、認賠(capitulation),最後以沮喪(despondency)的心情跟行情一起跌到谷底,這時投資人會自責怎麼可能犯下如此大錯。
不過,行情沒有只跌不漲,當行情又開始跌深回升時,投資人的情緒又會從意志消沈(depression)、希望(hope)、欣慰(relief)再回到樂觀,接下來又重回剛才提到的循環,大家不妨對照一下自己最近的心情,有多少是跟這個情緒循環一模一樣?布頓這篇文章的好處是,就算你不認同其情緒起伏的說法,至少也能從中學了不少英文吧。
進出要冷靜判斷
布頓認為,我們應該利用市場的情緒變動來找賺錢的機會,即觀察市場情緒氛圍,如果你感覺到「亢奮」時,就應趕快找賣點;反之,到了「沮喪」時就要找買點。由於一般人的情緒都跟著市場走,因此,要發現這些情緒氛圍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如何在做投資決定時,別受自己的情緒所影響,這有點像巴菲特說的眾人貪婪時要害怕,眾人害怕時要貪婪,當然,要採用巴菲特這套說法的前提,是要挑選對的股票。
其實,投資人都有能力挑出對的股票,但往往不能賺錢甚至倒賠的原因,是進出場的時機點不對,而買賣點又常被自己乃至市場的情緒所左右,巴菲特的用意,是投資時要冷靜判斷而不被情緒左右;並非要大家逆勢而為,跟市場趨勢對著幹,畢竟不能因為大家躲開地雷股時,你要反其道而行來搶進吧。
那麼現在美股的情緒是什麼呢?儘管美股3大指數目前輪番創新高,但是,嘉信理財在6月中向客戶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不到一半受訪者認為現在是投資股市的好時機,跟3月底調查54%受訪者看多的結果相比還要低。另外,根據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的投資人情緒調查,目前約38%受訪者看好美股在未來6個月內將走高,32%認為會走低,30%持中性立場,而美國銀行美林的最新賣方指標也反映目前股市沒有過度樂觀。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13/07/19No.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