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謝雯 整理報導】西非持續處於天然和人道災難當中,面臨旱災、水災、蝗蟲入侵、傳染病和長期糧食供應不穩的情況。在這個區域,大多數人口鮮少獲得實用教育,學習如何避免、緩和並適應這些災難。 據《路透警示網》報導,專家表示,西非各國政府若將減少災難風險的相關課程訓練加入學校課綱,將有助於減少災難對民眾所造成的衝擊。 「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一旦人們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事,而他們又應該如何應對之後,他們便可以採取行動,減少災難的風險和衝擊。」樂施會(Oxfam)地區災難風險減少顧問穆諾茲(Carlos Munoz)表示。 新聞記者佛明言(George Fominyen)曾經在西非洲最高峰,活火山喀麥隆山(Mount Cameroon)山腳的小鎮布亞(Buea)度過求學階段。他表示,他不記得求學時,學校中有任何課程教他們要如何為火山爆發時做準備,而若真的爆發時,又要如何回應。 他擔心,如果火山真的爆發,熔岩開始流向布亞時該如何是好。他只記得,地方耆老曾說,一名神祕的山神會在火山爆發時確保熔岩不會流向下方的村莊。 不過,喀麥隆山1999年爆發時,熔岩沿著山壁南側下流,將巴金吉利(Bakingili)村的農作全毀。熔岩一路流到距出海口2百公尺才停止。 火山爆發前的震動讓該地區的建築物搖動不已,有些甚至倒塌,有些房舍的屋牆出現裂痕,布亞的總統別墅(Presidential Villa)就是一例。佛明言先前就讀的學校聖喬瑟夫學院(St. Joseph's College Sasse),也在該次火山爆發中遭到損害,物理和化學實驗室全部倒塌。 現行課程實用性低早期的火山爆發會造成地方居民莫名的恐慌,有些嚇壞的民眾會占據鎮上唯一的出口;有些人看見火山灰飄揚在空氣中,並且開始堆積在住家屋頂時,感到困惑,而不知要如何是好。 政府並未制定明確且連貫的後續處理計畫,延宕至2000年另一次爆發後,情形亦未好轉;而地方人民也沒有獲得有關災難應變的教育。 雖然喀麥隆的地理課中,涵蓋了火山的知識,然而卻缺乏介紹喀麥隆山爆發之前的重要徵兆,也沒有告訴學生當喀麥隆山爆發時,要如何應對,學校中也沒有舉辦演習的習慣。事實上,大多數學校或是公家建築裡,連火警警報器都沒有。 專家表示,這樣的情形在西非相當普遍,學校並未開設適應和應對災難的基礎課程,學習如何在旱災、糧食短缺、傳染病橫行及水災瀕傳的該地區求生。 民間籲政府動起來目前已有部分組織提供類似補充課程,欲填補正式教育的空缺。 舉例而言,計畫國際(Plan International)與幾內亞比索(Guinea Bissau)和喀麥隆的青年團體合作,倡導如何防範霍亂傳播。該組織表示,自2009年起,該組織曾訓練過的社區就再未傳出兒童因霍亂致死的案例。 專家表示,這些活動顯示了,教育能夠幫助減少該地區面對災難時所受的衝擊。但他們也表示,必須要仰賴由政府所提供的系統化、組織化課程的全面教育,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設計課程、培訓教師教導這類的課程,並尋找資金來讓這類課程永續經營,這都需要政府的參與,這是何以我們必須帶頭向政府呼籲。」樂施會的穆諾茲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