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國文學】網路上第一份學術性電子報,以「深入」、「淺出」為訴求,兼具生活藝術、中國文學賞析及學術思想的探討。 【Discover Taipei日文雙月刊電子報】介紹與臺北相關的人文、風俗、流行話題、美食景點,以日文角度感受臺北的魅力。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1/12/05 第8440期  ■歷史報份 ■訂閱 / 退訂
直接訂閱台灣立報
- 今日教育新聞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今日教育新聞


綠化有成 瀋陽走出污染惡夢
 
 

【編譯陳玫伶整理報導】英國《衛報》報導,中國瀋陽曾經是毛澤東推動工業化的主要城市,但現在已經擺脫它烏煙瘴氣的過去,著手清理工廠並擴大它的綠化空間。

1974年出生的何興(音譯)回憶起童年,家鄉瀋陽的天空總是灰濛濛的一片。他說:「如果我穿白襯衫去上學,到下課的時後整件襯衫就會變成棕色的,領口的部分也會出現黑黑的一圈。」

瀋陽約有8百萬人口,是中國遼寧省省會,最重要的產業是重工業及製造業,但這些產業也為瀋陽帶來空氣等污染。長大後,何興望著知名的鐵西(Tiexi)工業區,往事一幕幕湧上心頭,這裡有好幾家大型鋼鐵廠,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個勞動模範村的所在地。

他說:「我在年輕的時後,要是我爬到很高的建築物上鳥瞰鐵西工業區,我會看到林立的煙囪群還有滾滾的黑色濃煙。」

晉升環保模範都市

但今日的景色已完全改變,煙囪再也不是鐵西的指標物,用紅磚砌成的工人宿舍也消失無蹤。現在他是環境顧問公司百奧源(BioHaven)的副總,往返於瀋陽、北京及聖路易斯。對他來說,瀋陽已經完全變成另一個他不認識的地方。

他說:「雖然還不是最完美的,但這空氣已經乾淨許多……好像不在中國本土。唯一相同的東西就是毛主席的雕像了。」他指的是佇立在市中心人民公園的一座青銅像,這是中國境內最大的毛澤東雕像之一。

毛澤東於1950年代至1960年代推動中國工業化改革,瀋陽便是當時的重點發展都市。2010年11月,由麥肯錫顧問公司、哥倫比亞大學及北京清華大學執行的城市中國計畫(Urban China Initiative),發表中國的第一個都市永續性指標。從2004到2008年,這項指數藉由18種環境指標,包括空氣污染、資源回收和垃圾掩埋等追蹤層面,持續評估全球112個城市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數。在中國城市裡,瀋陽成為環境改善的領導者。

根據城市中國計畫的研究指出,瀋陽的發展重心在2010年已經幾乎看不到重工業的痕跡。在新興住宅區,日常炊事的燃煤改為天然氣。城市裡的綠色空間從2005到2007年增加30%。或許仍可在瀋陽發現到重工業的存在,但是目前已經將這些工廠重新分配到城市外環郊區,相較於其他中國的重工業污染程度,瀋陽已有顯著的降低。瀋陽工廠的硫氫化物排放量,只有全中國的平均的1/5。

瀋陽拆除大部分舊工廠並制定重建計畫,重建時會使用新型的設施以及脫硫的設備。麥肯錫上海分公司的董事喬納森(Jonathan Woetzel)認為瀋陽改革是明顯可見的。

記者隨機採訪,居民表示瀋陽的天空比10年前清楚許多,工廠煙囪明顯減少。四線道馬路旁林立著高級公寓,家樂福和宜家等國際品牌也相繼進駐。住宅區四周種植許多銀杏,瀋陽其他地方還有不同面貌的改造。

瀋陽的綠化程度或許不如波特蘭或緬因州,興建工程帶來的灰塵也惡化了都市空氣,但瀋陽的廢水處理率有77%,比中國其他城市的平均(70%)要更高,儘管水準仍低於已開發國家的標準。

廠房老舊 促轉變契機

這個過去惡名昭彰的城市為什麼會開始改變?一名空氣品質專家告訴記者,要關閉仍有獲利的工廠非常困難,但這些已經50歲的老舊設備廠房,幾乎沒有經濟效益可言。她補充,在中國如果沒有政府推動,環保幾乎不可能有進展。

在中國,只要能創造利潤,環保官員就很難要這些製造污染的工廠關閉。瀋陽是例外,因為老舊的廠房已無利可圖。

瀋陽的改變並非一步到位,期間還經歷過許多阻礙。90年代,北京當局開始減少對許多大型國有企業的支持,讓他們在市場上載浮載沉。

瀋陽在50年代雖然象徵國家的先進,但半世紀過後,生鏽的設備與舊式管理系統造成生產效率低下。瀋陽的代工廠、農場設備製造商及數千名工人被迫關閉或失業。

21世紀初,許多工廠被拆除,歷史的外殼也逐漸脫去。改革期間,瀋陽環境保護主管單位的魄力與想法也是促使推動工作具成效的助力之一,環境保護局設立環境保護部落格和市民申訴空氣與噪音污染的專線,並把改善目標對準都市規劃與建設發展部,以及地方的營建管理單位。

關於重建的部分,鐵西區區長明白自己沒有任何退路,他的目標不是創造另一個工業區,而是建造一個中國火紅的地產市場,主力是要吸引輕製造業進駐。他與地方研究中心瀋陽環境科學院(Shenyang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合作,發展土壤淨化方案,如2000年廢廠的瀋陽冶煉廠就耗費政府1千9百萬美元執行土壤淨化專案。

據《新華社》報導,冶煉廠的週邊土地現值已翻漲數倍。簡言之,綠化發展已創造了經濟榮景。

經費到位加上政府的政治意願,促成了瀋陽的綠化工城。麥肯錫的華強森(Jonathan Woetzel)表示:「我們研究的主要發現之一,就是發現那些環境有顯著進展的城市,經常是跨部門且各層級政府通力合作的城市。」

雖然中國這幾個月來的環境新聞充斥水資源短缺以及能源需求增加的消息,但是至少瀋陽成功的都市發展案例,象徵中國城市最灰暗的時代已經過去。



候選人只會迴避 辯論延續口水戰
 
 

【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青年要好野等多個公民團體組成的「我要好總統公民連線」4日召開記者會,評論剛落幕的首場2012總統大選辯論會有如一場口水戰,只有互相指責,候選人皆未對青年貧窮、勞動派遣日增、貧富差距議題提出解決方案,令人失望。



▲青年要好野執委楊政諭4日針對首場2012總統大選辯論,批評3位總統候選人只重視經濟發展,卻忽略日漸惡化的勞動條件。(圖文/黃士航)

輔仁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吳宗昇形容這場辯論會是「不好看的煙火秀」,雖然提問者的題目都很有水準,但3位總統候選人卻未實質回答,甚至言行不一,人民關切的住宅法、消債條例、學貸法在立法院都未過關,是很荒謬的民主表現。

只談經濟不談勞工處境

青年要好野執委楊政諭批評3位總統候選人只重視經濟發展,忽略勞動條件日漸惡化,尤其是勞動派遣、低薪、失業。他氣憤地問:「經濟好了,大家就好了嗎?」楊政諭指出勞動派遣氾濫,馬英九提出的應對竟是培養青年第二專長,重要的應該是制度面的改革,應嚴禁使用勞動派遣,保障青年就業。

居住正義淪形象神主牌

對於貧富差距懸殊,3黨總統候選人也視而不見,無意從稅制改革下手。楊政諭激動地說:「辯論會上,馬總統竟然質問蔡英文:『妳要加稅嗎?』馬總統的意思是,現在的稅制是合理的?國家債務不停上升,倘若不以加稅解決貧困問題,最後債務會落在年輕人身上,苦的是年輕人!」

楊政諭提到馬總統所提的社會救助法,宣稱照顧者增加3倍,但是明年社會救助法預算僅僅只增加25%,而這筆費用從何而來?補貼僅能暫時解決貧窮的問題,政府必須從制度面下手,才能改變困境。

另外,民怨之首的房價,在辯論會上卻顯得十分諷刺。楊政諭憤怒地說,「3黨總統候選人高喊『居住正義』,馬總統提到,在任內開徵奢侈稅,抑制房價,想騙誰啊?民眾一點也感受不到房價下降。蔡英文也承諾提供10%的社會住宅,然而攸關社會住宅的『住宅法』卻仍然躺在立法院。」他批評總統候選人只會唱高調,卻無意解決高房價的問題。

反貧困召集人簡錫 失望地說,這次辯論會僅是口水戰的延續,各候選人都沒有對貧窮、兩岸、青年就業等議題有深入論述,他建議往後總統大選辯論會應增加5到10場,讓各總統候選人針對單一議題辯論,而非流於形式化,毫無意義。



收容所淪集中營 小動物命難保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台灣動物收容所環境慘不忍睹,動保團體多年來要求政府加強源頭管制,減少流浪動物數量,以節育代替撲殺、以認養代替購買;然而,流浪動物持續在狹小的收容所內受傷死亡。數個動保團體4日前往農委會,要求畜牧處處長許桂森與動保團體對談,藝人隋棠也到場聲援。

▲數個動保團體及上百民眾4日下午至農委會門口拉布條抗議,要求改善全台38處公立收容所的種種問題。(圖文/黃士航)

農委會一開始無人回應,引發動保團體不滿,場面一度混亂。之後許桂森邀請動保團體代表入內商談近1小時後,初步同意動保團體的訴求,也保證限期改善。

動保團體提出的訴求包括收容所環境改善、安樂死制度調整以及認養程序完善等。台灣貓狗救援協會籌備處總幹事阮美玲指出,由於收容環境不理想,全台38個收容所幾乎籠罩在犬瘟陰影下,犬隻在所內交叉感染,善心人士領養後,往往得花上大筆醫藥費照顧,提高民眾的認養門檻,降低認養意願。

為方便管理 罔顧生命

貓狗人共和國召集人黃泰山表示,雖然「公立收容所管理作業規範」明定「無身分標示」的犬貓應在送進收容所的當日或隔日立即公告開放認養,但收容所為了管理方便,12日內都拒絕讓民眾認養,但收容12日後無人認養就得撲殺,「被送進去的動物就是在等死。」

許多犬隻即使植入晶片,但被誤捕後,收容所卻不會率先掃描晶片,導致有人飼養的犬隻也跟著被安樂死。收容所禁止一般民眾拍照,也不開放民眾擔任志工,無法監督管理。 

對此,許桂森解釋,收容所規定12天內不得領養,是出於作業方便,「萬一我們讓狗被領養,之後他原本的飼主來收容所找牠,會有糾紛。」許桂森強調,並沒有強制讓犬隻在12天後就得安樂死,許多狗都收容超過30天。

連死都沒有尊嚴

除了收容所內沒有按照標準作業程序執行業務,安樂死制度也一直被動保團體詬病,爆滿的收容所裡擠滿犬隻,實行安樂死的獸醫將針筒往狗狗的心臟猛刺,四處響起因害怕而引起的狂吠,犬隻在驚慌中掙扎著死去。

▲動保團體希望解除禁止民眾進入收容所拍攝照片的限制,如此將有助於收容所透明化,也期待農委會開放志工進入收容所照顧動物,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圖文/黃士航)

綠黨發言人潘翰聲痛斥,政府不敢面對殺戮之島的真相,才取了一個中性的名字──收容所,讓人以為只是收容,「其實收容所是貓狗的集中營、屠宰場,安樂死一點也不安樂。」動保團體要求讓民間推派的獸醫一起參與安樂死執行過程,協助讓這些被迫安樂死的動物平靜走完最後一程。

與動保團體協商會談後,許桂森表示,將召集獸醫組成專案小組,評估全台公立收容所環境,協助改善環境降低犬瘟。另外會發文至公立收容所,嚴格要求收容所必須先針對捕捉的犬隻進行晶片掃描,一旦發現有工作人員未依法執行將立即處分。

至於12天內不得領養,許桂森承諾將以事先簽訂契約解決,領養者簽約同意,若12天內有飼主尋找,領養者將放棄領養以減少糾紛。安樂死部分,許桂森也同意讓民間推派的獸醫入內監督執行。

對於動保團體提倡課徵「寵物稅」,許桂森認為不可行。「課徵寵物稅會造成養狗人的負擔,大家會不敢養狗。」貓狗人共和國志工麥淑雅反駁,寵物稅是針對「買賣」又不是針對飼養,是為了降低買賣的問題。 

動保團體對於會面結果雖不滿意但可接受,參與活動的黃小姐表示,雖然畜牧處同意民間訴求,但缺乏人力落實,恐怕只是空談。

隋棠則表示,沒想到政府會一口氣答應這麼多訴求,畢竟過去政府對民間團體置之不理,「台灣的動保工作很緩慢,但今天至少是往前邁進一步。」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台灣立報歡迎您投稿,詳情請參http://www.lihpao.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40110。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本電子報內容由 http://www.lihpao.com 提供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台灣立報社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歡迎您e-mail : johann@lihpao.com

訊息公告

訂新鮮日本電子報 送電子週刊半年份
【新鮮日本電子報】以經濟、文化、旅遊為主軸,提供讀者全方位的新聞資訊、原汁原味的「大和風情」。現在訂報還送電子週刊半年份!

影音報導【動物快樂紀事】 獎金等你拿!
章魚哥、可魯、團團圓圓...自然界豐富有趣的動物,常常帶給人類不同的感動與驚奇!12月28日前用影音上傳動物相關報導至【udn 我是記者】,就有機會拿2000元!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