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謝雯 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實施在家教育多以白人家庭為主;然而,近年來非裔族群中,越來越多人拒絕公立學校體制,選擇自行在家教育子女。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校園中屢屢發生打架事件,甚至還有學生遭槍擊,是這些家長選擇在家教育的主因。 不再專屬於白人家庭在家教育的家長松雅(Sonya Barbee)坦承,在家學習對孩子並不是個好環境;儘管她必須工作,很難調配時間在家教育小孩,她仍認為這是正確的決定。松雅的決定使得她的日子更為忙碌。身為單親媽媽,她在美國政府工作,現在又增加負擔,擔任她11歲兒子柯普蘭(Copeland)的老師。

▲美國賓州的蘭開斯特,母親愛登(Theresa Alden)陪同2名孩子閱讀童書,圖攝於2008年6月10日。(圖文/路透)
事實上,並不是因為兒子被霸凌,才讓松雅決定讓柯普蘭離開她口中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壞區」;事實是,柯普蘭慢慢失去了學習的熱忱。現在,松雅每週有兩天在兒子上網學習時,同步上網陪伴,再加上一個在家教育合作團體的幫助,她希望能重新點燃兒子的「學習之火。」她則會在下班後和假日時教兒子功課。 到目前為止,她唯一的遺憾是,柯普蘭並沒有變得更有學習熱忱,老是嚷著他懷念教室裡的「瘋狂氣氛」;然而,她強調,現在才剛開始。 直到不久之前,松雅的故事在美國都還是會被認為是特例。 根據全美在家教育研究所(National Home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NHERI)的統計,全美約有4%名兒童,約2百萬人接受在家教育。該統計僅是粗估,因為在部分州別,在家教育家庭並不需要向有關當局登記。 傳統上選擇在家教育的多是居住於美國南方鄉村的白人基督教家庭,因為反對公立學校在性教育和達爾文主義等領域的課綱,而離開公立學校。 根據NHERI的執行長雷博士(Dr Brian Ray)的說法,因為教育因素而非宗教因素,選擇在家教育的都會貧民區父母人數有所成長,直到最近,才有越來越多非裔家庭加入在家教育的行列。 非裔美國人社群中想要選擇在家教育者,一直面對很大的壓力。因為在美國,今日在家教育世代的祖父母,當年必須奮戰,對抗在學校面對的種族隔離。他們認為「公立學校是要來拯救我們的。」 雷博士目前的研究計畫會定期訪談非裔在家教育家庭。他表示,這樣的態度正在快速轉變。對非裔家庭來說,現在要嘗試在家教育比20年前來得容易多了。全美黑人在家教育者(National Black Home Educators)共同創立者波赫斯(Joyce Burges)在家教育了自己的5名子女。她表示,在家教育在非裔美國人社群間呈指數方式成長。 波赫斯表示:「公立學校教育失敗讓我們所有的人,無論白人或黑人,都開始對於我們該如何教育子女這個問題,提出有創意的想法。這解釋了何以會有這麼多合作團體和非裔美國人認為,這不再是一件白人專屬的事。」 校園課程缺多元文化觀儘管學校裡已不再有種族隔離的規定,但非裔美國人和白人學生在美國校園中的成就鴻溝,從1960年代起就沒有太大改變。在黑人男孩身上,問題特別嚴重。 根據修特公立教育基金會(Schott Foundation)2008年所做的一項研究:「過去25年來,非裔男性的社會、教育和經濟成果,明顯比其他種族或性別的成果來得差。」 烏特席(Monica Utsey)在華府經營一個非裔美國人專屬的在家教育合作團體。她說,非裔美人母親,特別是那些家有兒子的母親,她們發現學校體制有很多問題。課堂上的學習方式比較像是為女孩所設計的。 然而,對她來說,之所以選擇在家教育,最主要的動機是文化。她希望兒子們學習非洲祖先的根源,不要「認為他們的歷史起源自黑奴時期。」 成績擺第1 不利學習在家教育者認為公立學校的教育方式以測驗為目標,而犧牲了他們所謂的「全面教育」。在家教育者對公立學校的另一項不滿在於,學校教師每每遇到行為問題就會怪罪學生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並經常鼓勵家長給小孩服用利他能(Ritalin)和安非他命緩釋劑(Adderall)等藥物。

▲美國愛荷華州聖查爾斯的一戶人家採行在家自學,孩童趁休息之餘在庭院裡玩盪鞦韆,圖攝於2011年9月30日。過去在美國選擇在家自學的小孩多以白人為主,但近幾年非裔族群參與自學的人數也在持續增加。(圖文/路透)
「公立學校老師總是告訴父母,他們應該要給孩子吃藥,好像孩子得了什麼病。這太瘋狂了。」松雅表示:「你不希望孩子變成僵屍。」 近年來,全美各地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的在家教育合作團體,是由家長替混齡學童上課,用意是幫助在家教育兒童避免外界常批評的社交隔離。然而,就連在家教育最忠誠的擁護者也承認,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這種教育方式。 只有最能全心投入的父母,也就是那些希望參與孩子成長發展每一階段,同時享受與孩子相處時光的人,才能夠成功進行在家教育。並非所有父母都有能力教導子女課程要求的所有知識,特別是當他們想要子女接受大學教育時。許多在年紀較小時接受在家教育的兒童,在進入中學後,還是回歸一般教育。 部分專家表示,在家教育無法真正提高公立學校的水準,特別是如果目標明確也積極投入的父母讓子女離開學校,那麼受傷害的是整個非裔美國人社群。波赫士相信,這一天即將到來,到時由熱心家長所組成的各地在家教育合作團體,將變成公立學校以外的替代選擇,各年齡層和各族群的兒童都能夠進入就讀。 學校以外的替代教育方案有極大的需求。「我一直接到電子郵件和電話,那些人都想知道,有沒有人可以幫在家教育他們的孩子。」烏特席表示:「我告訴他們,在家教育不是這樣進行的,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