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給您中醫的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下一個版本的Android代號名稱將會是什麼甜點呢?根據Google高階產品經理表示將會是︰「Froyo (霜凍優格)」?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本期主題 iPad,iPhone,iPod,以及蘋果告訴我們的事
 
延伸閱讀 iPhone中也有台「iPhone」
推特創辦人多爾西 要顛覆信用卡
Facebook崛起 無名小站:沒有排擠效應
谷歌事件網路激辯 大陸網友意見分歧
谷歌與中國「意氣」之爭 可能妥協收場
 
2010/02/01 第299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本期主題
iPad,iPhone,iPod,以及蘋果告訴我們的事
 
◎行動裝置不是電腦

蘋果公司的平板電腦iPad一出,讚美與批評聲四起。讚美之詞在此就不提了,許多科技玩家的批評聲音集中在認為這是一款沒有達到期待的電腦,包含他的大小,價格,規格等等。這些聲浪充斥在Facebook ,Twitter 以及眾多個人部落格上。

這似乎是一台很多科技玩家都不怎麼滿意的電腦,但這好像正是關鍵所在:以衡量電腦的標準,來衡量一台不打算被當成電腦的裝置。這個死結正是蘋果公司(記得嗎?這公司的名字在2007年從「蘋果電腦」正式改名為「蘋果公司」)10年以來一直試圖告訴我們的。

是的,蘋果公司不是電腦公司,而行動裝置不是電腦,蘋果公司認為自己做出來的不是電腦。從2001年第一台iPod誕生開始,到2007年第一台iPhone,一直到2010年的iPad,這似乎是10年來Steve Jobs一直在告訴世人的事,而這件事是整個電腦產業一直沒有想通的。

近年來由於價格不斷大眾化,科技產品的使用族群發生了很大改變。對於 CPU速度,記憶體容量等技術規格不敏感的消費群體,成了市場上新興的主流。他們對於行動裝置所展現出來的需求是多樣性的,個性化的,每個人要的都不一樣的。

此外,還產生了以應用為導向的認知與購買行為(也就是說,想要很明確的知道,買了這個能幹嘛?)例如,能拿來聽音樂嗎?能拿來看電視嗎?能拿來看書嗎?這種以應用為導向的需求,導致了裝置更加的被細分到更分散的某一種小眾市場去。

◎過往的手段失靈

這些改變,是以英特爾和微軟為首的個人電腦產業不熟悉的。首先是單一商品賣出大量的時代已經過去。以前的電腦製造商頂多只要區分「商用機」和「家用機」,現在忙著應付「筆記型電腦」,「CULV輕薄筆記電腦」,「Netbook 小筆電」,「平板電腦」等無數市場區隔。

更別說接下去可能還有MID (Mobile Internet Device)以及開始有電腦製造商跨入電子書閱讀器,智慧型手機的製造與銷售中。要管理這麼多的產品線,進而在銷售上迎合到各種消費者的需求,電腦製造商迎來的是一個「小量多樣」的時代。「大量少樣」的時代過去了。

其次,新興起的主流消費群體讓電腦製造商非常錯愕。之前定位在「個人的第二台筆記型電腦」的小筆電,顯然是打算賣給重度科技玩家,沒想到居然成為了許多人「人生中的第一台電腦」。這些消費者是學生,長輩,時尚人群。電腦產業用來做市場定位的那一套失靈了。

然而,製造商們似乎還沒有辦法繞出這個死胡同。回過頭來看看當蘋果推出iPad的時候,大家在想什麼?一些人認為,像iPad這樣的平板電腦,功能與規格以及能做的事情與智慧型手機相比差不多,如果這樣那還不如買小筆電。因此認為iPad沒有生存空間,不知道賣給誰。

這種比較法問題在哪?問題在於把iPad當成電腦。我們拿了一把量電腦的尺去量iPad,怎麼量都覺不對。然而,這種量法在過去兩年裡已被證明是死路一條:當小筆電問世的時候我們量了一遍,MID 問世的時候又量了一遍,CULV問世的時候再量第三遍。我們找到答案了嗎?

◎以應用為導向,以消費者為核心

電腦製造商始終在這把電腦量尺上找不出答案。一開始小筆電被定位在筆記型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的中間產品,後來筆記型電腦越做越小越便宜,侵入小筆電產品線。而小筆電的功能越做越強大,侵入到筆記型電腦市場。之後的CULV更是說不清楚市場定位,在三者間掙扎。

而還在概念階段只有小量產品的MID ,號稱介於小筆電以及智慧型手機之間的市場區隔更是怎麼都說不清,電腦製造商感覺到自己怎麼做都不對。這些林林總總的問題,似乎都指向一個方向:這把量尺還合用嗎?我們拿這把尺繼續量下去是對的嗎?

把眼光從產品線定位拿開,移回消費者身上吧。這群對規格與技術不敏感的主流人群,他們到底要甚麼「應用」?讓iPod活起來的是音樂,讓iPhone活起來的是上網與上萬種Application 應用,現在蘋果打算拿電子書的應用讓iPad活起來。iPad不是電腦,蘋果認為不是。

蘋果這一次嘗試是否會成功還不知道。但是當Steve Jobs在iPad發布會現場提到蘋果公司時,說他是一家「行動裝置製造商」,我們知道他深深抓住了重點,那就是「行動裝置不等於電腦」。這裡指的不是硬體,不是作業系統,而是以應用為導向,以消費者為核心的思維。

我們要問,電腦產業用了這麼久的英特爾微軟架構(所謂的Wintel)符合以應用為導向,以消費者為核心的思維嗎?符合新興消費族群要的應用與體驗嗎?改變並非一夕可成,電腦這個產品也會持續存在,然而我們開始擺脫電腦的角度在看新興的行動終端了嗎?(文:黃紹麟


延伸閱讀
iPhone中也有台「iPhone」
 
擴增實境 (AR,Augmented Reality)在這陣子相當紅,例如用於地圖導航、道路安全使用等,先前小編也曾經介紹過幾個有趣的實際應用,這次則是要介紹這項運用在iPhone上的有趣程式-「在iPhone上操作"iPhone"」。 由Ogmento Develop為Orange電信所開發出的這個應用程式,可以讓使用者將iPhone鏡頭對準Orange的Logo,接著畫面上就會浮現一組虛擬的iPhone手機。透過手指觸控,使用者可以上下 ......詳全文

推特創辦人多爾西 要顛覆信用卡
 
從小在媽媽開的咖啡店長大,微型網誌推特(Twitter)創辦人多爾西 (Jack Dorsey)對人群充滿好奇。他滿腦的鬼點子都跟社會互動有關,不斷在網路世界實驗自己的理念。 繼Twitter之後,他的「人群互動實驗」又要進入新的實體領域,創辦付費服務系統Square公司,希望用便捷的「行動錢包」串連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易的橋樑。 33歲的多爾西對日常互動的興趣可追溯自青少年時期,在多爾 ......詳全文

Facebook崛起 無名小站:沒有排擠效應
 
面對來勢洶洶的社群網站facebook,無名小站今天表示,這些新興網路工具不會對部落格產生排擠效應,反而是相輔相成,未來是部落格、微網誌和社群網站互相整合的時代。 無名小站將於明日舉辦大型部落客聚會,邀請各領域的知名部落客分享網站經營的心得;無名創辦人簡志宇今天在會前記者會上作出上述表示。 根據去年底統計數據,facebook已超越無名小站,登上全台第二大網站,僅次於Yaho ......詳全文

谷歌事件網路激辯 大陸網友意見分歧
 
全球網路搜索引擎巨頭谷歌(Google)傳將退出中國市場後,支持谷歌的「G粉」和大陸市占率最高的搜索引擎百度死忠粉絲「百粉」及中立網友,對「谷歌是否應該退出中國」展開激烈論戰。 香港文匯報報導,谷歌2006年正式進入中國以來,培養了一批忠實用戶,這些被稱為「G粉」的網友在情緒上很難接受「谷歌退出中國」消息,包括「谷歌,你千萬別走」、「谷歌,今夜為你失眠」等類似貼文陸續 ......詳全文

谷歌與中國「意氣」之爭 可能妥協收場
 
美國網路搜尋巨擘谷歌公司(Google)退不退出中國市場,一直引人注目,根據最新情報,谷歌高層明白表示不願退出,卻又不想再做「箝制網路自由」的幫兇,最後將如何收場呢? 谷歌執行長史密特上周在瑞士達佛「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希望繼續留在中國」、「不想關閉在中國的業務」,但對於元月上旬強硬表示過的不願繼續配合中國政府限制網路搜尋的政策,卻要說到做到,且「在合理的很短 ......詳全文

文章回顧
台灣為什麼做不出一個Facebook?
 
◎Facebook襲捲全台

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筆者就不斷收到台灣朋友們寄來加入Facebook 的邀請函。到年底,在Facebook上面開心農場種菜偷菜的遊戲已襲捲全島,甚至有夫妻因此失和而鬧上新聞。各大企業的IT部門開始研究要怎樣封鎖Facebook讓員工上班不能玩,如此盛況可謂空前。

根據台灣市場調查公司創市際的研究,在綜合考量網站到達 ......詳全文


寫給年輕的,老闆(三)
 
親愛的M,

首先要恭喜你拿到了第一筆投資,你的事業得以繼續發展,我們也覺得很幸運能夠投資這樣專業的團隊,參與到你們的創業過程中。今天白天聊的都是財務數字,晚上吃飯我們就閒聊些有關創業方面的話題吧。我們看過的創業者很多,或許可以給你一些其他方面的建議。

你從大企業離開,出來自行創業也有一年左右的時間了。如何?幫別人打工以及自 ......詳全文


關於作者
數位之牆牆主,資深通訊網路產業工作者。本文著作權為數位之牆所有,歡迎傳閱。如欲用於商業用途請先來信取得授權,數位之牆保留一切權利。
訊息公告
Mr.6:三個富翁的故事
這些錢花慣了的富翁們,來到網路上,卻面臨了「有錢沒處花」的窘境。我抓著這點開個玩笑:富翁連到了iPad這個地方都沒辦法享有與眾不同的服務。

寫下戀愛蜜語,即有機會獲得青木瓜四物飲
閱讀【愛•回憶】動畫,並將回應感言,就有機會獲得順天堂「紅玫瑰四物飲6入盒」或「青木瓜四物飲6入盒」乙組。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