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左起:空中英語教室研發部協理蔡介士、格林文化行銷企劃協理張耀水、天下雜誌數位總編輯官振萱、聯合線上副總經理李彥甫,大談影音之路的酸甜苦辣。 |
「現在做,就有明天的資產」
出版業、平面媒體的跨影音發展 企業邁向數位轉型
平面媒體投資電視台,網路影音廣受年輕人喜愛,「影音」已成為許多出版業者、平面媒體的發展方向。「現在做,就有明天的資產」,業者認為趁早開始規劃影音之路,必將累積未來可運用的資產。
由中華民國圖書發行協進會、聯合線上數位閱讀網共同舉辦的「2009數位出版曙光年」系列論壇,首場以「出版業、平面媒體影音發展生存之道」為題,邀請天下雜誌數位總編輯官振萱、空中英語教室研發部協理蔡介士、格林文化行銷企劃協理張耀水、聯合線上副總經理李彥甫,大談影音之路的酸甜苦辣。
天下影音 跨領域人才相互學習 激發創意
天下雜誌推出的「天下影音」多年來已累積400多支頗受好評的紀實影片,無論是介紹王永慶、專訪施振榮或周杰倫,「影音」已成為天下雜誌擴散議題影響力的主要方式,廣泛與電視台、YouTube或聯合影音網等網站合作播出。官振萱表示,天下影音在議題影響力的成效相當可觀,挑戰是人才的投入與創造利潤模式。
「平面媒體人才多是2D思考,對數位轉型有千百個不願意,但是當企業要轉型時,無法轉型、只有平面專才的人難道要被裁掉嗎?」官振萱表示,天下影音的工作團隊是由熟悉影像工作的資深業界人士,與部分天下雜誌記者組成,熟悉影像的人很懂得用影像思考,例如「為了某個畫面,記者應該提出什麼問題」,但是畫面、故事要有「天下的風格」,就得靠文字記者引導,是不同領域人才互相學習的過程。
官振萱認為,新媒體時代好的數位人才,必須有記者與編輯的能力;還要有行銷的能力,自己生產的東西也要會賣;同時有分析的能力,知道如何透過網路追蹤成效;並且有運用科技的能力,能夠與技術、美術人才合作溝通。
聯合報系 報社記者全面參與「聯合影音網」
有別於中時與蘋果投資電視台,聯合報系的影音發展以聯合線上營運的「聯合影音網」為平台,報社記者全面參與供稿。由於記者必須「跨媒體編採」,硬體設備也是記者自備,採用基礎影音編輯軟體,使得推動影音在組織內也遭遇不同的聲音。李彥甫坦言,平面記者全面投入影音發稿,一定會有內部的壓力,但報業工作者無論國內外,都很了解報紙面臨的考驗,「希望協助現有的人才轉型,而不是另外找一群人來取代他們。」
李彥甫以聯合線上發展互動雜誌的經驗為例,認為即使是網站工作者仍然偏向2D思考,但透過互動雜誌的工作,網站編輯和多媒體設計人員合作,讓內容變成腳本、再做分鏡的過程,網站編輯也能轉型成有3D思考邏輯的「製作人」。
對內容提供者來說,要自行營運一個影音平台的成本難以負擔,和YouTube的合作也可能有跨國溝通的問題,因此影音平台的整合性也相對重要。「聯合影音網」已是許多內容商合作的新聞影音平台,李彥甫坦言頻寬成本很大,未來仍需要發展好的網路影音廣告模式。
格林文化 燒錢也要讓繪本動起來
格林文化走出傳統出版格局,邀請許多國外插畫家和本土創作人共同合作,讓繪本作品走向國際化,開創新局。然而面對少子化的趨勢,與「小朋友不愛看書」的現實,格林文化深切擔憂繪本出版的下一步。張耀水趣稱,格林的同仁如果不願意投入數位化,可能要準備一把鏟子把自己活埋了。
為了讓繪本經由數位化動起來,格林不僅花錢找人做動畫,還在北京成立團隊投入多媒體設計,並成立「咕嚕熊親子共讀網」推廣數位繪本;同時繪本童書也授權udn數位閱讀網推出系列電子書,全方位跨媒體經營數位內容。
張耀水認為,出版社燒錢就是為了替未來準備。而出版社在數位時代不能一昧自許Content is King,也得留意Channel,重視合作平台才能讓內容創造更多價值。
空中英語教室 從練兵到獲利的影音之路
「空中英語教室」及「大家說英語」從1997年及2000年開始製播英語教學節目,在多個電視與網路頻道、MOD播放。除跨足廣電,空中英語教室也發展多媒體光碟,整合文字、音頻及視頻教學素材,可謂出版業跨足影音媒體的先驅。
蔡介士認為,空英創辦人與經營者都有廣播與電視的經驗,熟悉並支持影音發展,願意投入資金、資源,是空英跨媒體成功的關鍵。空英早在10多年前就設置了有規模的攝影棚,從一開始土法煉鋼的練兵,之後透過與公視的合作,提升了影音人才的專業度,到現在的Virtual
Studio,演員、幕後人員、後製人員全部專業化,並建立metadata再製多媒體資料、創造營收,前期投資已經發酵,持續收成。
蔡介士認為,出版社或平面媒體都應該關注讀者資訊取得方式的改變,趁早順應這樣的趨勢,做影音不一定要大攝影棚,網路播出的光影要求也不會太高,跨影音的門檻已比以往低了很多,「現在做,就有明天的資產」,數位轉型的腳步不宜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