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 Bezos 上週又在紐約的 Pace 大學宣佈了 Kindle DX,是電子紙閱讀器繼 Kindle、Kindle
2 的第三個版本,特點是顯示幕比前兩個版本大得多,有 25 公分那麼大(如圖、點選放大),大小接近美式信紙(Letter Size、約
28 x 20 公分),可以容得下大頁面的 PDF 文件與書本,Bezos 解釋說,現在印到紙上的東西越來越多,讀者想轉到電子閱讀,又不滿意複雜的編排在小畫面裡擠在一起,所以大顯示幕能帶給讀者更好的閱讀環境。DX
今夏上市,能否造成買潮還是未知數,因為售價訂在 489 美元,比 Kindle 2 貴 130 美元。
與 DX 同步宣佈,Amazon 即將與幾所大學、與幾家報紙合作,寄望 DX 能當作大學生的電子書包,也寄望日漸衰退的報紙藉閱讀器來找回讀者。美東的三家大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波斯頓環球報,今夏開始發行促銷活動,讓新訂戶購買
DX 的優惠折扣。紐約時報董事長 Arthur Sulzberger 說,DX 讓讀者與閱讀印刷版相同的經驗,但時報與波斯頓環球報對
DX 讀者的折扣,僅限於印刷版派送不到的地方。
今年秋季,DX 將在普林斯頓等六所大學試用,Case 大學將以實驗的方式,選出四十名學生使用 DX,然後與同班同學在課業表現上比較,如果證明有助於學習,就會進一步實驗。這可能是首度對電子紙閱讀器擺脫遊戲機的科學實驗,實驗的結果,應該是這類閱讀器改進的參考。
自從 2007 年第一版本 Kindle 上市,開始走紅,甚至不時傳出供不應求的傳言,但 Amazon 從未公佈到底賣出多少台,大家猜測從
30 萬到 50 萬不等,Bezos 說 DX 是延續前兩版本的熱潮的推出,但終究能否替代實體的紙與墨,甚至像 iPod 人手一台,專家都表是懷疑。英國資深顧問
Andrew Tribute 日前撰文分析,大畫面閱讀器可用於工作、但非休閒,而且不可能像 iPod 那樣普及,因為閱讀與聽音樂不同,不能相提並論。
IDC 分析師 Richard Shim 認為 DX 對學生有吸引力,因為教課書在美國售價很高,如果電子版有折扣,幾學期下來買書的節省,就可能超過
489 美元的 DX 售價了,再加上多本教課書放在一起,輕便易攜。但 Shim 質疑僅有以文字為主的無色書籍,像是語文、歷史,才能有較好的顯示品質,有彩色、圖表高價值的教課書,顯示品質就嚴重下降。當然大尺寸可以顯示整本期刊,較一篇篇零散於網路更有整體感。至於用大畫面顯示器來找回失去的報紙讀者,專家們認為非短期可以奏效。
史坦福大學新聞客座教授 David Weir 認為,如 Kindle 的行動電器,用在維繫期刊的品牌上,較網際網路恰當,但對
DX 的放大尺寸不表樂觀,因為成功的行動電器都是小尺寸,DX 可能走錯到相反的方向,即使 Kindle 成為一時的搶手貨,很難成為主流。David
Weir 教授說如果他忠告媒體,他會說別對一個閱讀平台過於浪漫,因為當你愛它們,它們就離開你。
電子紙的研發已經十年,似乎綑綁在定義的侷限裡,既有電子化各項功能,又像紙張輕薄可攜、用外光照明,發展到今天,雖然既不像紙、又沒有很多的電子功能,但仍不失為創新的產品,有相當多的用途,唯最不恰當的使用,就是用在文字閱讀上。Amazon
雖說 Kindle 的明暗對比近似報紙,但文字的清晰卻遠在報紙之下,加上編排欠週,大幅度影響閱讀效率。所以這類的閱讀器僅是技術上的閱讀器,不是合乎人體工學的閱讀器。
即使穩定的 LCD 電腦畫面,國外測試與紙上閱讀的速度比較,至少比紙上閱讀減少30%,英文尚且如此,網頁上細不成形的明體字型,勢必比紙閱讀的速度減少的更多。電子顯示的功能千變萬化,卻仍有一項功能比不上紙張,就是站著不動
(Stood Still),一張便條、一封信、一份告示用圖釘訂在牆上,就能用遠不動,電子顯示就沒有這個功能。電子紙已經發展成為新的媒體,有其應用的領域,也許有一天能發展出完全的「電子+紙」,但不是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