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25日,當時投入電子書研發十七年,耗資十數億元的溫世仁先生無奈宣布「電子書已死」。六年後的今日,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於2009年12
月初在丹麥哥本哈根登場,「節能減碳」是重要議題,電子書可減少紙張消耗,自然受到各界關注,電子書相關類股上漲,成為「哥本哈根概念股」之一。短短數年間,電子書市場從冷淡到熱絡,真可謂滄海桑田!
電子書之所以能夠在近幾年瓜熟蒂落,大致受到三個主要因素影響。第一,是電子書內容建構漸趨成熟與多樣。在美國,很早就有如「古騰堡計畫」(Project
Gutenberg) 與「線上書頁」(Online Book Page) 這類免費電子書資料庫,提供開放版權的作品,讓使用者下載全文。這些免費圖書資源建構歷史悠久,例如最早的古騰堡計畫開始於1971年,截至2009年已經擁有超過30,000冊免費電子藏書。因此,美國的電子書閱讀習慣早已醞釀超過三十年。至於日本,則是因為卡漫風氣興盛,連帶刺激數位閱讀發展。反觀國內,「熾天使書城」等網站都曾經提供免費下載,無論金庸、瓊瑤還是古典文學名著,都可以免費取得;雖然隨著這些網站逐漸採取付費會員制,電子書讀者一度銳減,然而許多經典文學名著都已經數位化,只待時機成熟,便能夠開花結果。我曾經於2001年開始,陸續於《聯合報e世代文學報》撰文〈古人不曾讀
e 書,e 書作者是古人〉、〈「文本電子化」對於電腦文學的意義〉等文,當時電子書內容的多樣性已然初具雛形。
網路產業通常需要從免費服務開始,投入大量資金,先建立使用習慣,待市場穩定成熟,才有可能將免費轉變為付費。在台灣,過去數位閱讀習慣並不風行,可供選擇的電子書也不多,因此儘管溫世仁先生走在風潮之前,卻難以在市場尚未成熟前靠電子書獲利。然而時至今日,隨著電子書內容不斷增加,不只是普通書籍,連雜誌、報紙等也開始出現數位版本,而且價格比實體書籍便宜很多,因此數位閱讀開始變得流行起來。例如在2009資訊月台北世貿一館「未來書城」中,就展示了中華電信所提供的Hami書城,只要使用該系統業者的3G服務,即可進入書城,以低價選購。據會場的解說人員表示,使用者選購的書籍、雜誌將以「雲端」方式儲存在帳戶內,供使用者隨時閱讀。
|
|
左為Hami書城入口介面,右為資訊月「未來書城」展場
|
第二,閱讀介面的推陳出新,更為電子書推波助瀾。在只有桌上型電腦的時代,大家對於電子書的抱怨是無法舒服地躺在床上閱讀。不過,隨著筆記型電腦、手持式PDA出現,「可攜性」與「機動性」大幅增加,閱讀自然更方便。台灣曾經在千禧年後開始流行PDA,電子書因而紅極一時。當時的Palm
OS手持設備都使用單色FSTN LCD螢幕與Motorola Dragonball 16 MHz 低速CPU,因此非常省電,還可以使用背光,適合夜間閱讀。我在2000年購進了生平第一台
Palm III,不久後便換成可插CF卡的 TRG Pro,頓時將PDA晉升為電子書庫,隨時可以帶幾百本小說在身邊。從當兵時偷偷躲在被窩裡看小說、到出國時紓解鄉愁,我如今仍然使用這台功能簡單卻強大的電子書閱讀器。除了單純閱讀電子書以外,當時還可以利用AvantGo軟體,透過類似現今RSS的機制訂閱報紙雜誌,在與電腦同步時更新內容,攜帶閱讀。這樣的服務如今越來越成熟,提供數位內容的報章雜誌也越來越多了。比較少人知道的是,這樣的服務早已有近十年的歷史,我身為當時嘗試新鮮科技的一代,眼看電子書發展與興衰,確有恍如隔世之嘆。
|
利用TRG Pro閱讀金庸小說(資料來源:作者)
|
有趣的是,台灣電子書閱讀風潮退燒,與搭載高速CPU與彩色螢幕的PDA出現有密切關係。由於高速CPU與彩色螢幕會縮短PDA續航力,而大部分文字閱讀卻只需單色螢幕,因此在當時被視為華而不實的進步。大約就在這個時候,電子紙張的構想開始快速發展,閱讀介面出現革命性的改變。所謂電子紙張,即是在雙層超薄塑膠片之間鋪入可以受電荷影響改變排列狀態的「電子墨水」。當特定電流通過,紙張夾層內的色素便會隨電荷影響而改變排列方式,形成文字或是圖片。這種電子紙張輕薄可攜,而且可以扭動捲曲,更重要的是,它僅僅在改變資料內容時
(也就是換頁時) 耗電,之後便會固定狀態,不用繼續通電維持,因此非常省電,更勝單色液晶螢幕。
|
英國所展示之一款電子紙張 (資料來源:中國公共科技網)
|
電子紙張不需搭載儲存設備與電源,只要透過類似印表機的機制,就可以輸出、保存畫面,適合當作報紙的單張閱讀介面。不過,倘若要閱讀書籍、雜誌,那麼就需要儲存書籍檔案、翻頁,搭載鋰電池與儲存設備就比較方便了。因此,在今年資訊月展場中出現的,不是看來極具未來感的電子紙張,而是外型近似
PDA,但並非LCD顯示器,而是使用電子紙張的「電子墨水」。這種電子書閱讀器非常輕薄,而且電池續航力超長。由於只需要在換頁時消耗電力,根據解說人員所提供的數據,充飽電後可以連續閱讀7,000-8,000頁,大幅超越過去單色螢幕PDA的續航力,是非常實用的電子書閱讀器。
|
資訊月「未來書城」所展出的FLEPia閱讀器
|
影響電子書發展的第三個重要因素,是生活模式的轉變。似乎很少人注意到,近年來台灣電子書的發展,與台北、高雄捷運生活有密切的關係。過去台灣人大多以開車、騎車代步,有時間利用通勤時間閱讀的人口並不多。反觀紐約、倫敦等大型歐美都會,捷運通勤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由於捷運系統比公車平穩,燈光照明也較好,因此在通勤時間閱讀,是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所謂的「口袋書」(Pocket
Books),早在電子書出現前,就普遍出現在歐美地區。時至今日,英美小說大多以約 18 x 11 公分的尺寸印刷,這正是方便一手掌握,隨身閱讀的例子。同樣地,日本東京上班族大多以電車通勤,因此「文庫本」這種袖珍書深受大眾喜愛。我曾在2006年於資策會《數位內容產業週報》發表〈從文庫本到數位文本:建立在傳統習慣的未來市場〉,即發現此種現象而提出觀察,如今看來似乎與近年來電子書發展方向若合符節。
以研究「機械複製藝術理論」而聞名的班雅民(Walter Benjamin)曾經指出,十九、二十世紀小說進入新高峰,與長途旅行有直接的關係。從火車旅行的風潮,到飛機跨越不同時區的飛行,旅行者在單調無聊的等待時間,便需要長篇小說調劑。同樣的情形出現在今日,當大眾捷運工具成為已開發國家「節能減碳」的重要發展方向後,電子書不但配合了這個環保潮流,同時也提供了車廂中四目交投的尷尬乘客,閉目養神之外的另一個選擇。
在這個影音掛帥的時代,照理來說應當是電視、電影等多媒體蓬勃發展,文字閱讀難免受到排擠。然而,在技術面臨特定瓶頸時,側重於某些單純感官的媒體將得到意想不到的發展機會。例如在高速移動的交通工具,或是收訊不佳的隧道內,WIFI無線上網受到侷限,而3G網路資費仍屬昂貴,服務尚未完全普及,甚至頻寬尚未完全足夠,觀看影音容易出現遲滯,此時沉靜的離線閱讀
(電子書),或是有聲聆聽(MP3或是Podcast) 就擁有較佳的發展空間。因此,在當前的生活模式中,電子書逐漸成為大家注意的話題。一般人不只使用專門的電子書閱覽器,甚至連手機、電子字典,都可以派上用場。
意想不到的是,許多早已被人遺忘的古典作品,或是大眾作家,開始在數位的世界裡「浴火重生」。過去曾經有人擔心電腦的世代將是對於古典文化毫無所知的世代,也有人擔心多媒體將扼殺文學的優美,以及單純文字的感動;然而在電子書興起後,文字開始出現了奇妙的「逆轉勝」。然而,隨著閱讀介面不斷推陳出新,未來的文字閱讀將出現更多圖片、聲音、甚至影像。還記得電影《哈利波特》中有著文字與會動照片的報紙嗎?在電子書的世界裡,這非但不是夢想,而且是唾手可得的現實。在不久的將來,這將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