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展前陣子結束,今日忙碌,小分享最近想到的一個研究──
最近剛好看到一個從前有趣的研究,從前只有科技人每次買東西都要去研究這個東西的畫素多少?ISO感光度?小螢幕尺吋?電池多久?現在幾乎每個消費者都懂得「細看規格」,尤其是買3C產品,一定要將規格看個仔細!
看規格,才表示你真正知道你的錢錢,花在什麼地方,為了什麼而花!
但,這個研究竟然和我們想的恰恰相反,它發現,當你每次買東西都去細看它的規格、它的畫素、ISO感光度、小螢幕尺吋、電池?反而會……「超出預算」!
研究者總共做了五場實驗,都顯示一樣的結果,譬如說,其中一場實驗擺了兩台相機在實驗者面前,長得一模一樣,但兩台有諸多地方不同,其中一個的畫素較高,這也是學者給實驗者唯一的數據,結果,竟然有高達75%的人,就直接選了畫素較高的那台,但實際來看,這台相機,除了畫素高,其他的規格比另一台還遜,但,因為消費者最看得到的就是「畫素」,看不到其他的數字,這就是標準的「選錯了」。
研究者說,要讓一個消費者真正了解每個規格的真正涵意,其實還差得相當遠!就算你以為你真的好像知道它的意思,但「知道」不一定能「享受」到,買下來之後也不一定派上用場。
我覺得這個研究很有趣,它的弦外之音就是,現代人買一台相機,已經不是照著自己的「需求」在買,而是在買「數字」。買數字,在當下覺得自己買到東西,但,入手之後,那個相機擺在那邊,已經不再是「數字」的問題,而是你平常使用的時候的一種直覺與感覺。甚至,你有可能在當初為了挑「數字」,而忽略掉其他的對你來說可能更重要但沒寫在規格上的東西。
想到之前一位前輩,他是一個創業家,但手機已經七年沒換過,他歎道,現在買東西,已經很久沒有「感覺」。他提到一個Dilemma,真正的用詞我忘了,大意是:
「到底買下那沒有感覺的『數字』,還是要買下了『感覺』然後再為了數字而懊悔?」
他意思是說,大家難免都要買最棒的,有時候甚至已經使用某品牌很久,也因為最近另一品牌出一款真的無法拒絕的而「跳一個品牌」,但,反而失去了原本購買東西的一種快感!
要怎麼把那種快感找回來,大概就是要「胡塗」一點,不要再看數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