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近寫的一篇序文為今天的主題,由於此書還沒上,先以匿名,待書上架後再更換此篇文章幫這本書推廣一下!
你知道嗎?「行銷」不是一陣猛攻,它是一套「系統」。
當你設計行銷方案,你設計的不是一場活動,而是一套「系統」。
從新型態趨勢介入網路行銷,我對目前國內有些行銷行為「短視」的情形頗有感觸──
向來喜歡逛夜市,從這個已經有上百年的習俗中,找到行銷和商業的一些蛛絲馬跡。然而在最近在逛夜市的時候,我們都看到了一個奇景,那就是,這些夜市攤,不約而同的,在最顯著的前板上,放上一塊藍色的「F」。
本身從事Facebook社群行銷,這個藍色「F」是我一生中最神奇的藍色,因為它,我們的公司得以從在咖啡廳接案子過活的小團隊,一路成長到至今近五十個人,突然間,我得以接觸到成百上千的企業經理人,以最新型態的行銷趨勢來規畫他們的社群策略,再藉由往後真實的操作經驗,再告訴他們更多故事,影響了更多行銷人員。
在我眼前,夜市小販的這個「F」,還有旁邊這個QR-CODE二維條碼,卻讓我皺了眉頭!
不是因為小吃攤這類「小店」不能放這種東西、不能擁抱最新型態社群行銷,而是──
「放了,有什麼用?」
單單在台灣,每天大概就有上百個新的粉絲團被建立出來,也有大概上百個新的QR碼的貼紙被貼在全台灣各地,大部份都是熱情的商家,聽了一場演講,或看了一本書,趕快趕快趕快來喔!來用最新的科技喔!
不幸的是,我們從很多數據來源都看到,這樣隨便貼一張「F」、隨便搞一張「QR碼」,只是好像貼一張護身符,事實上,並不會帶來老闆想像中的那種人潮。
不帶來人潮,幾個月以後,這些店家就失望嚷嚷,「唉,這些東西不能用啦!無法導銷售!」
殊不知,那都是因為,這些急就章擁抱最新趨勢的店家們,沒有將這個工具,結合在他們自己的產品、自己的特色上。一樣的「F」、一樣的粉絲團、一樣的QR碼,用在任何一家店家都可以,用在你身上,因此一點特色也沒有、一點系統也沒有!
你可以看到,在這片土地上,業主其實是很願意接受新事物的,但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時,他們忘記了「新」與「舊」的交結,以致於原本的特色,反而被新帶來的東西給沖刷掉了。
這種「沖刷」,從另一樣東西尤其明顯,那就是看到現在滿街都是的「CIS」(企業識別),你看到,各地方特色的傳統百年老店,在近幾年都開始「換了招牌」,導入一個強烈色彩,店名換成了設計過的美術字體,但,仔細看看這些「企業識別」,似乎充滿了「匠氣」。
這匠氣氣氛之濃,你彷彿看到那個畫面──做CIS的廠商,想盡辦法說服這些想重新啟動品牌的老店第二代:你需要一個企業識別、你需要一個企業識別!外面的CIS設計規畫要價100萬以上,你的只要5萬元,就幫你做好標誌、看板、名片、信封、杯蓋……通通都有。
一間老招牌,變得美了,變得國際化了,但是,它「識別」了什麼?
一家傳統老店的餅,一入口即可辨識出這是哪一家店,但,看到企業識別,新潮非常,卻感受不出此老店的特色;不見得是該識別沒設計好,而是該設計並未與完整的行銷系統結合,亦沒有和任何策略環環相扣,單兵作戰,注定要在競爭中給沖刷掉。
和許多大企業細節的做「品牌洗腦」,你真的有「洗」到你的消費者的「腦袋」嗎?
行銷的第一課,就是不應該和其他人一樣!整條饒河夜市都貼同一個「F」貼紙,整個當地的土產店都用類似的識別設計,就是不對了。
你的品牌,真的讓人記得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