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在WebMD看到,多倫多大學學者在《Psychological Science》發表了一篇有趣的研究報告,據研究顯示,對一些神經敏感的人來說,「未知」比「壞消息」還要讓人難受。
這是什麼意思?以現在慘淡的經濟狀況為例,有些員工已經開始擔心他們是否會被裁員?這種事,公司當然不會預先宣布,一定是閃電通知,閃電bye bye。根據這篇報導,當一切都是「不知道」,你不知道會不會被裁員,不知道明天會不會收到解雇信,不知道下個月還會不會在公司上班……如果你剛好是個感情較敏感、較為神經質、容易被環境影響的人,那麼,這種「未知」的難過程度,竟然,有可能,比收到一封直接了當的「You are fired!」信還要痛苦!
痛苦到讓你很想哀嚎:「別再折磨我!」
科學家找來41位大學生,給他們一個標準化的心理測驗,先測量他們的人格特質,看看他們是否有「神經質」的傾向,然後幫他們頭上裝一台EEG腦波監測機,請他們坐在一台電腦前作一個「時間觀測驗」,這測驗非常簡單,播放一張又一張的「圖」,實驗者自己算時間,認為一秒鐘過了,就按鍵,測驗看看他的時間觀念如何?按下去後,電腦會依他按的結果,給他們一個「+」,表示「答對了!」。或「-」,表示「答錯了!」,或給他們一個「?」問號,表示「你的答案不太確定,我們要等一下才告訴你」。
測驗與給答案的過程中,科學家嚴密監控實驗者的大腦運動狀況,他們主要觀測大腦中的「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簡稱ACC,這部位專門負責處理危機、穩定情緒,當大腦受到負面刺激(打擊),這部位會特別繁忙。
科學家發現,當這41位學生收到正面反應時,大腦非常舒服。但一收到負面的反應,腦內ACC部位都會出現一些運作,這表示負面確實是會對人腦產生「打擊」的效果,但,不只如此,當學生們看到「問號」的結果,竟也產生「打擊」的效果,換句話說,除非得到正確答案,不然「未知」也是會打擊大腦的。尤其是那些是比較神經質的,他們看到問號時的反應,竟然高過負面答案的反應。
這個研究的結論其實還蠻直覺的。我看了以後,有一個感觸。觀察我自己的人格特質,應該是比別人還要「神經質」的那一型,這個實驗的結果,我承認「簡直是太正確了」。對我來說,「未知」的事情真的非常的恐怖,有時候寧可要它趕快給我結果,就算是負面結果也沒關係!
我知道這點。但要幹大事,就必須忍受許許多多的「未知」,我想討論一下,自己如何打敗「未知的恐懼」。
各位一定有這樣的經驗,還記得嗎?小時候在學校考試,考完之後,考卷還沒發下來,有些人會積極的和同學先「對答案」,算一下自己的成績,對完答案,這些「好學生」都會告訴你:「哎呀,我考得好爛啊!大概就只有65分吧!」結果,隔天老師發考卷,這位同學,拿到全班最高分「95分」!其他同學就說,X!這傢伙不真誠!明明就考高分,卻裝作考砸了,是要笑同學嗎?其實,他們不了解這位同學的內心風暴──考完試後,因為「未知」帶來的巨大壓力,讓這位同學想要對答案,但怎麼對,也對不完所有的答案,為了「紓解壓力」,這位同學就先假設「我會考得很爛」;就算考出來考得很爛,他或許還不會比「未知」還難受。這是一些神經質的好學生處理內心「未知」恐懼的作法。只有在學校,考完試可以對答案,可以讓那個「未知」不至於完完全全的未知,考卷隔天就發了,「未知」瞬間解除。
然而,好學生這招,離開校園就無效了。社會上、職場裡,許多「未知」是好幾個月的、甚至好幾年的。你怎麼知道,今天花這麼多時間在這間公司的這個部門,過了兩年,是會後悔、還是慶幸?你怎麼知道,現在交往這位男/女朋友,曖昧的打情罵俏,三年後,他/她會認真的和你訂下終身的幸福?
當「未知」是人生最大的折磨,我的方法是,如果害怕未知,害怕自己不知道何時會不見,那就想辦法捲起袖子,雙手建造「已知」。
不只是努力。
不只是信心。
是真真切切建造一些「已知」,譬如:
買書──放到床頭,今天就啃完兩本。明早起來一切仍是「未知」,但自己心裡已經多了兩本書來面對這個未知,今晚又可以多了兩本、明晚再多兩本…。
與老友聯絡──今天就與兩位一年未通信通話的老朋友聯絡,明早起來一切仍是「未知」,但自己已經多了兩條緊緊的感情線,而今晚又可以再多兩條、明天再多兩條…。
寫文章──我自己的方式則是寫文章。有什麼未知,不要管它,拚命的寫兒子的趣事,拚命的寫專欄、寫推薦、寫講稿。就算明天未知,今天已經做完這些事情,這些是已知的。
對付未知,絕對不是「不動」。以自己建造的「已知」來對付無可奈何的「未知」。好學生的好辦法,對我來說,到今天依然蠻合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