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申請到一個夢想的工作,上班第一天,老闆就指派一位資深的員工給我當「業師」,不過,這位資深經理對我似乎沒啥好感。
我:「請問這位客戶是在竹科裡面嗎?」
資深經理:「這麼大的公司,不在竹科,不然會在哪裡?」
我倖倖然閉上了嘴,心裡滴咕,也有大公司地址在新竹卻不在園區裡啊。
沒多久,我又有問題想問。
「那,」我開口:「他們做的產品,有賺錢嗎?」
資深經理回答,「你自己想一想就知道了,其實這很直覺、很容易懂。」
我:「⋯⋯⋯。」
「那麼,」我又再提出問題了,「它的上游廠是哪幾家?」
資深經理:「你應該知道這答案,你是學這方面的不是嗎?」
總之,在訓練的期間,從頭到尾我都覺得我像個「呆子」,這個呆子真的聽不懂,一直問一些笨問題,而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哪裡惹了這個同事,為何他好像都不太願意幫助我?
等到我待了幾個月,我才終於知道,我犯了什麼錯。
我的錯就在:我一直在問問題!
什麼?
你說,菜鳥本來就應該問問題不是嗎?剛進來的年輕人不就是應該一直問問題的不是嗎?而且,在國外,老外是很喜歡別人「問問題」的!當你敢問問題的時候,就表示你很上進、你有在聆聽。亞洲人到國外第一個要適應的就是要開始「勇於開口」,從課堂到職場,老外最忌諱的是你裝懂而不問問題,老外最喜歡的也是你自知自己不足而拚命的問問題!
但在台灣,亞洲人可不這樣想。
問問題的人,比不問的人,在職場上看起來就是要「愚惷」了一點。
問問題的人,和回答問題的人,尤其是在工作的事情上,就馬上表示誰是專家、誰是學徒。
問問題的人,只會讓對方將你全部都「看穿」了!在企業內部的鬥爭尤其不利於你!
後來我就學會了此道,不只將問題「吞」到肚子裡,別問出來,還學會了更厲害的一招:當別人問問題的時候,怎樣趁這個機會,好好的告訴對方,我真的、真的、真的很厲害!
「你自己想一想就知道了」、「你應該知道答案!」、「答案當然是這樣啦,不然會是什麼?」,這些,都變成我學起來的口頭禪。
這種「不問問題」的文化也延伸到社會各角落,你會發現,從計程車司機一直到商業大樓的管理員,當你問一個問題,對方又知道答案,他會趁這個難得的機會好好的「告訴」你,他真的很了不起!
譬如我要看一間房子,打電話給房仲。
「這個地方是在復興北路旁邊嗎?」
「當然是在路口啊,不然會在哪裡?」又是這句話。
「住址不是已經寫在上面了嗎?」
「你應該知道答案!」
對方是要做生意的,不會惹火客戶,但他們就是已經習慣了這種模式,對於問問題的人總是不太友善。
或許,在這個地方,就是要懂得怎麼問問題又同時保護自己,最後可以既得到答案,又不會被對方抓到機會對你怎樣。
所以,Q&A就是職場分水嶺--
生手碰到問題就亂「問問題」被扣分,老手逮到機會裝模作樣的「回答問題」不斷加分!
怎麼辦?
問一問Google,先查好答案,確定查不到的,再問問題吧(哀)!
就在星期五,我們即將舉辦一場小型的行銷座談會,僅須酌收入場費,現場打卡並送$200元(運費與處理費皆免費)自選禮券。我們想分享的行銷主題是現在許多人都躍躍欲試的「O2O」。
大陸內地的行銷,早將「O2O」視為今年的重要發展項目,他們稱2013年為「O2O元年」,有些評論家繼續稱今年才是「O2O元年」。
所謂O2O,就是「Online to offline」,業界討論已久,嘗試的案子也多。
它有這麼好嗎?
它真的可行嗎?
裡面究竟可能有什麼秘訣?
隱藏的機會?
歡迎報名「O2O虛實整合行銷,愛恨情仇座談會」。此為限額10~25位的小型講座,大家可以聽到最新的O2O的行銷案例,包括成功的、失敗的、以及為什麼成功、為什麼失敗,還有許許多多的經驗、數據分享。同時,也聽聽在場其他行銷人員對於O2O的實際經驗談,互相交流。
Mr.6團隊多年來操作許多企業品牌的第一線行銷專案,自2009年起,客戶包括消費產品、時尚、通路、金融、醫療等各產業,留下許多可貴的經驗。我們希望透過這些小型的行銷交流會,和行銷人員分享我們的經驗、以及我們對其他國內外知名案例的看法。
若你有一些需要幫忙的行銷構想,也歡迎提出,由Mr.6團隊及其他來賓一起集思廣益。
本講座純粹交流性質,因此僅酌收入場費,現場打卡並可贈送價值200元的禮券(可自選,含運費與處理費)。
人數有限,歡迎儘快點擊這裡報名參加,加入這一場行銷菁英的小群組,看盡O2O的一切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