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個朋友,某天和我聊起她小時候的事。
她吐露了很多兒時回憶,都不是好事(唉)。
不過有一件小事我記得特別清楚。
她說,她曾經很困惑,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她一吹口哨,就會被她媽媽罵。
「幹嘛吹口哨,妳阿媽最不喜歡人家吹口哨,輕佻得要命!」
也對!台灣長輩對吹口哨都有大大小小的顧忌,所以她從小就特別的注意。
不過,顯然在那個家的「禁忌」,不只是吹口哨,還包括「唱歌」。
相信嗎?那個家,不能隨意唱歌。
朋友說,小時候,只要在家一不小心唱了歌,無論是一邊洗澡一邊唱歌,還是洗碗忍不住哼起歌兒,一邊跑跑跳跳的跳到廚房,母親尖銳的責罵聲就傳出來了──
「你爸爸最不喜歡別人唱歌!」
「走路可以慢慢走嗎?你爸爸最討厭女生這麼粗魯!」
她們家住在一樓,左右沒有鄰居,最重要的是,她媽口裡的那個阿媽、爸爸,從來都沒有真的出言禁止她吹口哨、唱歌、跑跑跳跳。
慢慢長大,她才發現她媽媽各種情緒上的問題──她媽媽在潛意識裡,不希望看到她的女兒,比她還快樂。
你相信嗎?
當女兒顯露出「她今天很快樂」,她媽媽馬上覺得「不蘇胡」。
「你今天這麼輕鬆嗎?來,多做一點家事!」
「你是功課寫完了是不是?不然你怎麼可以這麼高興?」
長大後,女兒回家炫耀,啊呀,她做了一頭新髮型!或是她得了獎學金!她媽媽都會說,啊呀,還好啦,她以前也弄過,她以前也得過。
女兒交了男朋友,她媽也莫名其妙把對方嫌得要命,說對方有多糟、沒什麼了不起,但,當女兒被那個死男人甩掉,哭花了臉,她媽竟然冷嘲熱諷的補一刀:「妳配不上他。」
一次又一次的被自己的媽媽傷害,現在這個女兒已經懂得和她媽「保持距離」。
那個朋友講的故事,讓我更小心自己對孩子的教養。明顯的,生命過得愈辛苦的大人,「管理」孩子的聲量就愈大。大人經常制止小朋友,不要太「over」誇張,不要這個、不要那個。有些父母更是經常「喊大聲」,吼孩子,不要這個、不要那個,而那些制止的聲音,背後是為什麼?
真的是在「管理」孩子嗎?
還是某部份,不希望看到「歡樂」?
也不能怪大人啦,大人的世界,太辛苦了,孩子天天都很快樂,天天唱歌、天天跳來跳去,大人今天心情不好,心裡就會自然產生出一種強烈的力量想去訓一頓孩子「不要再玩了」。這時候,我總會想起那個朋友。
既然大人的世界如此多愁,我們更應該給孩子一個毫無保留的超級愉快童年,不要再找理由,制止孩子的歡樂,來填滿自己的痛苦。
快樂是錢也買不來的,既然不能制止不快樂,那千萬千萬不能制止孩子的快樂。
你到底在制止「吵鬧」,還是在制止「歡樂」?
請弄清楚,再開口糾正吧。
(圖片來源:Jenny Cu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