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某個展覽,看到兩個孩子。
其中一個孩子,看到某一個展覽品,指著它說:「我好討厭這個!」
媽媽繼續帶他到下一區。
在眾多展覽品中,那個孩子又挑出了其中一個,大聲說:「我也好討厭這個!」
然後又看到另一個孩子,完全相反。
在眾多展覽品中,這個孩子指出其中一幅。
「我好喜歡這張!」孩子說,然後又跑去指另一個展覽品:「我最喜歡這一個!」
兩個孩子,一個一直說這個他好「討厭」,那個他也好「討厭」。
另一個則一直說那個他好「喜歡」、這個他好「喜歡」。
然後,最有趣的來了──
最有趣的是,我發現,無論是那個四處討厭的小孩,還是四處喜歡的小孩,他們都繼續在逛那個展,尤其是那個一直說討厭的小孩,看起來仍逛得津津有味,一點也沒想離開的樣子!
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曾經在某個百貨公司做DIY的場合,同樣兩個小孩,看到了彼此的捏麵人。
第一個小孩和對方說:「你做得不錯耶!」
第二個小孩卻和對方說:「你做得好醜!」
其實,兩人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
只是一個看事情的「習慣」不同而已。
其實,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是大人教他的。
你可以看得出,那些動不動就說「好討厭」、「好醜」的孩子,他的父母一定也是動不動就說「好討厭、好醜」。
你也不能怪他的父母,因為他的父母的父母,肯定也是把同樣的話,掛在嘴邊。
講久了以後,全天下所有事情都變得「好討厭」。
全天下所有物品都「好醜」。
負面思考的結果,看什麼都不順眼,別人在努力往上爬,他在努力抗議東、抗議西。
最後,為別人,留下了口水和臭空氣,為自己,更是什麼也沒有留下。
台灣最需要的,並不是將每個錯的、醜的、爛的,都矯正回來。
當「討厭」變成了全民運動,台灣最需要的是──「正面思考」。
正面思考,就從欣賞「美好的一面」開始,這件事,只要愈多人推動,愈多人有意識的去調整,那,我們的下一代才會「愈來愈美」。
(本文為舊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