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次因為拍攝親子訪談影片,找來好多小朋友,和他們的家長。
小朋友A,突然跑去和媽媽A說:「媽,爸爸對我好壞!欺負我!」
這句話讓我們相當傻眼。
因為,我們明明就站在那個孩子A和爸爸A的旁邊,事情發生的經過是,那個爸爸拿了兩個三明治給孩子。
「親愛的,你要吃這個有火腿的,還是另一個……有加蛋的?」爸爸問。
沒想到,那孩子大吼:「我不要!我跟你講過我要買卡拉雞腿堡,你沒有買!」
「所以,我就是不要!」孩子大叫。
「可是親愛的,這個很好吃啊!」爸爸A繼續慫恿他的孩子。
「不要就是不要!」孩子說。
到這邊,一切還好。小朋友嘛,挑食,總會發生的。
只是沒想到,小朋友A就跑去找媽媽A,嚎啕大哭,告訴他媽媽,那個爸爸「好兇」,而且「欺負他」。
我們這些工作人員,只能一直搖頭歎息。
有趣的是,「對照組」馬上就在一分鐘後出現了,爸爸B和他的孩子B,像我們一樣,目睹了剛剛孩子A的一切。
爸爸B和我們一樣搖搖頭嘆息,然後,很兇的,對他的孩子「機會教育」───
「你看到了吼?剛剛那個小朋友!」爸爸B大吼:「恁爸才不會對你這麼好!」
孩子B看起來超害怕。
爸爸B繼續惡狠狠的說:「我買什麼,你就吃什麼,你不吃,我把你的腿打斷!」
「你在這邊等我,別亂跑!亂跑你就不用回家了!有聽到某?」
然後爸爸B就去買食物了,留孩子B在現場。
此時,我們就有人,趁機和孩子B開玩笑。
「喂,小子,你爸爸平常對你很兇吼?」
這孩子天真的看著我們這些人。
然後,他的回答,出乎我們意料之外。
「哪有,我爸爸人很好!」
「爸爸對我不錯!」
一副理所當然、天真的模樣,令我們哈哈大笑,摸摸孩子B的頭,大家都很喜歡這個小朋友。
這就是我們拍攝各種小孩的時候,所看到的「人間百態」────爸爸A對孩子A充滿慈愛,給他二選一,孩子A吼回去,爸爸A還照單全收,沒有脾氣,但最後孩子A卻跑去和媽媽A說:「媽,爸爸對我好壞!欺負我!」
而,爸爸B對孩子B霸道又專制,孩子B即便在爸爸不在場、沒聽到的時候,也都真心的表示:「我爸爸人很好!」「爸爸對我不錯!」
到底,兩者差別在哪裡?
關鍵在哪裡?
差別可能在那個「媽媽A」。
我們觀察到,當孩子A跑去跟媽媽A「告狀」:「媽,爸爸對我好壞!欺負我!」
媽媽A的反應,竟然比爸爸B更「兇」,而且,她兇的不是孩子,而是她的老公。
也就是對爸爸A。
「孩子不要吃,你就別強迫他吃!」
「是你自己沒買到卡啦雞腿堡,還說!」
「你閃邊去啦!」媽媽A對爸爸A狂飆。
這是一個有趣的爸爸A、媽媽A與孩子A之間的關係系統,這樣的系統,是整個人類社會、公司組織的一個小縮影。
譬如,為什麼你的主管,這麼的霸道蠻橫、無禮無理,而大部份的人卻都乖乖的聽話?
因為,其中有另一個關鍵人物,可能是最大的大老闆,更高的主管,和主管有親戚關係的某個同事,或是和大家坐在一塊兒的某個秘書,是百分之百「挺」這個霸道蠻橫、無禮無理的主管的,幫他反過去去指責任何指責他的人!
於是,造成「失衡」。
這個霸道蠻橫、無禮無理的主管,只是一個被寵溺而走偏的主管而已,倒是那個「關鍵人物」才是造成整個組織「失衡」的關鍵。
以那個家庭A來說,所有人都有錯,但,現狀是,爸爸A已經被媽媽A、孩子A責罵,無力再改變,下一代如何發展,已經操之在「關鍵人物」之手,也就是媽媽A。
所有的霸道,後面都有這麼一個更沒道理的「關鍵人物」────身為受害者,絕對不能搞不清楚加害者是誰,才能「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