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健康生活報】透過醫師及各領域專家,提供生活保健相關知識,引導民眾養成正確的健康生活態度及觀念。 【Sense好感電子報】給您新觀念,一種實踐質感生活的方法!旅遊、設計、美食,展現品味生活的價值與憧憬!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

菜市場就是我的自然教室

第359期 2013/10/12

本期摘要

 
熱門專題:

經典費曼 全收錄

好書推薦:

《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

科文書摘

《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 》書摘

科文新聞 基因決定命運? 英研究有此一說
 

  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討論沸沸揚揚的話題, 你可否記得,曾有一段時間,大家針對「基因改造」食品,有過一番爭辯與討論,但我們真的了解基因改造嗎?了解基因改造的好與壞?本書是我國第一本基改科普書,細說基因改造科技的相關知識、歷史因緣、以及營養保健等。帶你真正認識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

 

經典費曼

*二十世紀後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費曼, 不僅是諾貝爾獎得主、首屈一指的物理學導師!他獨到的見解為我們留下經典的《費曼物理學講義》,至今仍是喜愛物理、研究物理的讀者最好的教科書,如果你也是費曼迷,整套著作收藏你絕不容錯過!

《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 》

進來看看這本書

你知道傳統作物也是基改作物嗎?
你知道我們每天吃下的食物裡都含有基因嗎?
到底存不存在「細菌基因」、「番茄基因」?

基因改造,到底改造了什麼?
基改產品需不需要標示?
天然的食材,最好嗎?
該問「是否有機」,還是問「是否永續」?

 

 

 

許多抗爭基改食品者,其實不了解自己在抗爭什麼。
也許最明顯的例子是抗爭黃金米,
這是第一個為拯救生命而研發成功的基因改造作物。
本書細說基因改造科技的相關知識、歷史因緣、以及營養保健等。

……《進來看看這本書》

 《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 》書摘

生物本來就共用DNA和蛋白質

  三十多億年前,地球開始出現生物,後來的生物出自同一源頭。你我現在的DNA和基因,有一部分還是三十億年前流傳下來的。人類的DNA序列和黑猩猩的差異度只有1%。(但為何五百萬年前分開演化的人與黑猩猩,長得很不像?因為大多數重要的演化改變,發生在控制基因開啟和關閉的DNA片段,因此一個微小的遺傳變化,就可能造成重大的影響,例如改變了基因表現的時機。大自然可藉由調控相同的基因,以不同的方式運作,而發展出兩種很不同的生物。)和父母親的基因體比較,你我的基因體大約有一百個突變。
  人類有兩百種細胞,均來自單一細胞(受精卵)。人類基因數目是大腸桿菌的十倍、果蠅的兩倍、約與玉米相近。我們的基因體和老鼠很相似;人和其他生物的相似性,讓我們更體會生命的統一性,畢竟生物來自同一源頭。
  不論何種生物的細胞,均是膠狀長分子的聚合,大部分為蛋白質。細胞都具有共通處,例如,分裂時均複製DNA——大腸桿菌大約在二十分鐘完成複製,人類則需八小時(因為人類的複製機器數目約為大腸桿菌的千倍)。
  各種生物基因的運作規則都一樣:都是由基因轉錄成RNA,再轉譯成蛋白質。製造蛋白質的過程也相似,蛋白質的功能區塊(domain)也相近——當我們比較細菌、植物、人等,蛋白質的功能區塊不論在序列或結構上,均很類似。不同生物的蛋白質的相似性,反映出生物細胞執行了許多相同的反應,而且顯示生物之間的演化關係。
  生物內的轉錄和轉譯規則均相同,因此,細菌的基因經過適宜的轉換,便可在植物中運作,也可製造出相同的蛋白質。這便是基因改造技術的基礎所在。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1965年得主賈寇布指出,生物均由差不多同樣的分子組成,從人類到酵母均具有類似分子,執行共同的功能(細胞分裂、傳遞訊息等),但是因為控制基因運作調節的差異,就出現了這麼多不同的外形。因此我們說,人類和豌豆(魚和番茄等)的差異主要並非在於基因,而在於基因如何、何時、何地運作和布局蛋白質。魚類與哺乳類的外觀差異大,是因為幾個調節基因系統上有差異,這些調節基因就是決定在何時、以何種基因開始運作的指揮者。生物個體很不同,但胚胎發育時,主導基因很類似,就是這樣,透過演化才得以產生複雜的生物。

沒有所謂「番茄基因」或「細菌基因」

  形成基因的方法包括「分子拼湊」(DNA片段的複製或整個基因的複製)、排列組合已有的片段(馬賽克般的基因)。整個生物世界就像個巨大的積木,可一塊塊拆下,再以不同方式組合,產生不同的外形。例如,控制細胞分裂的基因體,在酵母菌和人類中相同;控制動物脊椎前後軸的細胞功能,在人類和蒼蠅的基因相同。
  幾億年來演化過程中,生物保存了功能和結構;有些基因和蛋白質經過複製,出現小差異,能執行新的功能。新物種或新現象,往往來自舊的基本單位出現全新的組合方式;大自然的複雜度,是由少數量的單位組成的。
  看上去並不相關的生物之間,轉移基因之所以可行,正是因為所有活的生物都有相同的DNA編碼、相同的蛋白質合成、相同的許多基本生命機能。因此,表面上看起來也許很不相同的生物,實際上非常相似,至少是在分子層次而言非常相似。對所有生物而言,相似性大於相異性,這也是看似完全不同的生物之間,能夠轉移基因的原因之一。
  基因並不獨屬於它的生物來源。因此,並沒有所謂的「番茄基因」或「細菌基因」;無論番茄還是細菌,它們都是由基因體合作、而不是由單個基因構成的。大部分品種只是因為有很小比例的基因不同而相異,即使番茄和細菌,尺度差異這麼大,也都擁有很多共同的基因——因為番茄和細菌曾經有過共同的祖先。


擔心DNA作怪

  食物中早就含有各式各樣的基因,這些基因源自肉類、蔬菜水果、甚至昆蟲、病毒、細菌等等。經過消化後,食物中的DNA就會分解成為腺嘌呤、鳥糞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也就是組成DNA的四種鹼基。消化系統中的唾液腺、胰臟、小腸均有分泌物可分解DNA,胃酸則從腺嘌呤和鳥糞嘌呤下手,破解整個分子的作用。但是這些分解並非百分之百完成,這就讓反對基改食物者拿到把柄,認為可能導致「水平基因轉移」,亦即吃下基因會改變人的基因。
  真是這樣嗎?
  有些科學家宣稱:檢測到一些DNA會逃離消化道,進入血液系統。但細究之下,發現他們使用非常高濃度的DNA進行實驗,這在實際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這些科學家若非刻意誤導,就是疏忽。例如,德國科隆大學遺傳研究所的多夫勒(Walter Doerfler)團隊,研究食物中的基因在大鼠體內的流動情況,他們的確發現一些DNA會逃離消化道,進入血液系統。他們所用的材料其實來自「嗜菌體M13」,但這是天然基因,而非轉殖基因;他們發現大鼠體內到處都有其DNA。這結果讓人擔心基改食物中的轉殖基因也會到處跑。
  其實,該團隊餵食大鼠的是50微克的「嗜菌體M13」DNA分子(1微克等於百萬分之一公克),而非50微克的基改黃豆DNA,兩者相比,其值相差約二十萬倍(嗜菌體M13有6,400鹼基對,黃豆DNA有10億鹼基對)。如果要公平比較(正確的實驗),就必須餵大鼠吃二十萬倍的黃豆DNA。但是大鼠並不吃純DNA(黃豆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和蛋白質),那大鼠就得吃下非常非常多的黃豆,這是很不可能的事。
  另外,在2003年,英國「環境、食物、田野事務」部的部長報告指出,「多夫勒研究並不在研究轉殖基因,而是研究所有吃下的基因。」亦即,在血液系統中找到食物DNA,並不值得驚訝。
  人類演化過程中,一直吃下各種食物,各式人物嗜食各式食物——動植物之外,當然也包括各種菌類等「異鄉異氣、異國風味」,因此,我們的身體一直暴露在各式外來基因中。

 『自有人類以來,一直在進食基因,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食物基因可進入人體細胞。』
—— 梅勒寇(Alan Malcolm),英國生物研究所執行長

  所有乾燥後的蔬果與肉的重量,大約有百分之一是DNA。所有食物幾乎都包含DNA,現代人一天吃下大約1公克的DNA,其中,少於二十五萬分之一是基因改造食物的DNA。一般基改蛋白(改造後的基因所轉譯產生的蛋白質),在一公克植株的含量大約為20微克,占所有蛋白的萬分之一左右。
食物中帶有基因的DNA,在消化道會被消化液分解,變成營養成分被吸收。例如,胰液中的核酸?分解DNA成為核?酸(串聯成DNA與RNA的基本分子,由含氮鹼基、五碳糖和磷酸根構成),腸液中的核?酸?再將核?酸分解為五碳醣、含氮鹽基、磷酸。英國新堡大學的季堡特(Harry Gilbert)團隊,以自願者實驗基改黃豆,發現在排泄物中並無轉殖基因,顯示DNA在經過消化道後均被分解了。所以,基改作物的基因(DNA片段)不會汙染人體,只要是國家核准的基改食品,均可安心食用。
事實上,人類食用各種作物數千年,並無作物基因進入人體細胞的實情。
若有人擔心基改作物,質問:「誰知道幾十年後是否會造成身體出問題」?會這樣質問的人,對於非基改的傳統育種作物,更應該要提出同樣的質疑,因為非基改(包括輻射與化學改變)等傳統育種,其實是「揮舞大鎚來改造基因」,也就是「無知的基因大混合」,根本不知道混合了哪些特定的基因——這也是基因改造,卻從無人擔心,也從無嚴格評估檢驗安全性。那麼為何還要擔心「經過嚴格檢驗的基改作物」?

                        (更多內容請見《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

基因決定命運? 英研究有此一說

科學新聞由SciScape提供

  最新研究指出,基因對我們性格的成形,具有比我們原本所想像中的更大的影響力,甚至會影響我們的自我控制、決策能力和社交能力。

  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心理學家在對超過八百對雙胞胎進行研究後發現,遺傳因子對我們性格塑形的影響,比生長環境還來的重要。這意謂著基因對於一個人未來的成就,具有決定性的關鍵影響力。

  受測的雙胞胎來自美國,年約超過五十歲,他們受測的問題包括「你是否易受主見強的人所影響?」、「你是否對自己的人生成就感到失望」,這些問題可以測試出他們如何看待他們自己和旁人,然後測驗的結果再根據心理幸福感量表(Ryf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進行評估,以將他們的性格標準化後來比較。受測者的答案經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那些DNA理應完全相同的雙胞胎,他們相較於其它對雙胞胎,有高出兩倍以上的可能性會擁有相同的性格。

  心理學家說,這項發現意義非同小可,因為這代表遺傳的連結愈強烈,同一家族中擁有相近性格的可能性也就愈高。而愛丁堡大學的提莫斯•貝提斯(Timothy Bates)教授說,遺傳因子對於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影響特別大。

  研究人員發現,基因會影響一個人建立明確的目標、與他人相處的模式,以及持續學習發展的能力。據此貝提斯認為,自古希臘人以來,人們對於良善人生的本質一直爭辯不休:為什麼就是有些人可以經營好他們的人生,可以和他人建立良好關係並彼此合作以達成他們的目標,但其它人卻一輩子庸庸碌碌、一事無成?過去人們認為家庭與環境是影響人生幸福感的關鍵,但他們的研究卻直指出遺傳因子可能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

  先前發現幸福感乃由基因所決定的研究成果,促使貝提斯他們進一步探討性格的成因,而他們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性格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上。

Journal reference:

Despina Archontaki, Gary J. Lewis, Timothy C. Bates. Genetic influences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twin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12; DOI: 10.1111/j.1467-6494.2012.00787.x

參考來源:

 

歡迎您完整轉寄本報,將優質科文知識介紹給您的親友,但未經授權請勿轉貼節錄於其他用途。

科學文化頻道 及 科文知識報
是由天下文化製作發行 所有內容著作權屬於天下文化及相關著作權所有人

科學文化頻道
http://SCC.bookzone.com.tw   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104台北市松江路93巷1號2樓 
TEL:886 2 26620012      FAX:886 2 26620007     與我們聯絡:
 service@cwgv.com.tw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