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並非完全靠「教導」,父母的以身作則與經驗引導,才是成就孩子同理心發展的關鍵。
同理心的萌芽
一般認為,具有同理心的孩子在行為表現上較為體貼,甚至因為能夠覺察並了解他人的心情而能給予更多的接納與包容。毛蟲藝術心理諮商所洪意晴心理師表示,同理心(empathy)是一種能夠感受與知覺別人情感的能力,亦即所謂感同身受、將心比心的能力,研究發現,同理心的發展從嬰兒時期就可見端倪:共處一室的新生嬰兒,因為同伴的哭泣而跟著哭泣,此現象稱為「伴哭現象」,此時雖然只是聽覺刺激的反應,但卻是同理心最開始的源頭;此外,1歲前的寶寶大多已懂得看臉色,如果媽媽露出極為不高興的臉色時,他也會不自覺收斂笑容,寶寶雖然還不清楚觀察對象不開心的原因,但此時同理心卻已開始萌發。
複製家長同理自己的方式待人
寶寶1歲之前,對於「我」的概念尚不明確,透過聽到自己的哭聲、動動與嚐嚐自己的小手小腳,寶寶才開始熟悉自己的身體,並對於自己的身體動作有所認識,約於18個月後,寶寶逐漸開始有了「我」的意識,此時,對於別人的不幸,他會以「我也有不幸」來表示同情,例如:當有其他小朋友跌倒了說痛痛,他也會指出他曾經受傷的地方說痛痛,或者他會企圖以自己遭遇不幸時所獲得的安慰方式去安慰他人,例如:寶寶可能會摸摸那個人跌倒受傷的部位,因為他之前被這樣對待過。因此,洪意晴心理師強調,寶寶的脆弱如何被同理、如何被安慰,將會影響到他如何同理別人及安慰別人的能力。
於六歲左右逐漸成熟
在寶寶2、3歲時,幾乎已經能視自己為一個生理上有別於他人的個體,對於「別人的感覺」或「別人對自己的感覺」有更多的重視,孩子會愈來愈基於別人的感覺而行動,不再只是基於自己的感覺而行動,洪意晴心理師表示,這是因為寶寶此階段開始發展「角色取替」的能力,係指一個人從他人的立場來看待一種情境的能力。所以他們會開始知道,別人的感受和自己不一樣,大約到了4歲,孩子就能很清楚明確地分辨出他人的快樂與悲傷。而約當孩子6歲後,他們所呈現的同理心,已能擴及到其他人的生活情境中,會去體會他人的遭遇。例如:現實生活中的痛苦、分離、對未來的期待或種種的得失等,明白每個人的感受是生活經驗所影響的,而不只是對當前的情境所引發,此時,孩子的同理心發展幾乎已臻於成熟。
透過經驗•於日常生活中培養
家庭是孩子早期學習的重要環境,亦是人格養成的關鍵源頭,因此想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同理心,爸爸媽媽的身教就十分重要,除了以身作則地對家人、親戚與朋友展現尊重與關懷,對於寶寶需求與情緒也必須抱持包容、接納與理解的態度。
1.帶寶寶認識情緒:
在孩子出現情緒時,教導孩子辨認當下情緒,讓孩子了解此時的感受是屬於何種情緒,並協助他正確表達,如:「你現在很傷心,因為不能出去玩」或「現在不能看電視讓你好生氣」等,透過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才有機會提供孩子日後辨別他人相同的情緒感受並給予同理,同時,在孩子情緒發生時,家長也須同理孩子的心情、給予接納,使孩子日後也能在相同情境下,以相同的方式對待他人。
2.學習對他人付出關心:
真心的關心他人,是同理心發展的基礎,如果不關心他人,自然也不會對他人發展出同理心。因此,爸媽可以教育孩子隨時給予他人小小的幫助,並引導孩子去感受其中的快樂,同時,觀察孩子的表現,並適時給予具體讚美,也能讓孩子感受被關心的感覺,當孩子被稱讚,他會知道自己的能力被看見,使他更有信心、也相信自己能夠為他人付出關愛。洪意晴心理師也建議,如果家中有手足,透過孩子的相處與爭吵,爸媽可以引導彼此間互相幫助與關心,爭吵發生時,父母也以身作則地嘗試理解雙方的心情,讓孩子們的心情都能因為被理解而獲得安慰,再帶領他們去了解對方不舒服的心情、調解爭吵,而非只有懲罰或指責。例如:當孩子看到另一個手足在哭,父母可以先問孩子知不知道對方哭泣的原因?然後指出這種情緒叫做難過,並鼓勵2個孩子想想若互相換位,自己是否也會有相同情緒,進而再逐步解決當下造成兩個人不開心的原因與提供調解辦法。當父母去同理手足的感受,往往也可以提升手足對於彼此的了解與同理,進而幫助孩子學習對其他人的同理。
【完整內容請見2016年0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