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獨手扎:{小小家}微小的,靜謐或喧囂的流動窗景 獨獨Book:《溼地.石化.島嶼想像》 獨獨Book:《老紅帽》 獨獨鮮事:{小小家} 「姊妹,賣冬瓜」紀錄片播映&座談 獨獨鮮事:{有河家}當詩的信使遇上邊地詩人 獨獨鮮事:{凱風卡瑪家}李檬《如果,有一天你長大了,你還會記得嗎》新書座談會 獨獨鮮事:{洪雅家}陳世憲主講:意象書法的劇場書寫 獨獨招募:採訪撰文義工 編輯手札
{小小家} 微小的,靜謐或喧囂的流動窗景 文/虹風(小小書房店主)原刊於《文訊》303期。2011年1月號 還在那幽深狹長的舊店時,極小的咖啡區,躲藏在書店的最後方,倘若人在吧台裡收攏物拾、整理貨品,是否有客人或廠商踏入,便只能靠那對豎起的、有時卻不太靈敏的耳朵。郵差或業務老站在空無一人的書店櫃台旁,扯著喉嚨嚷:「掛號喔!」,或者「送貨喔!」;接著看見人匆忙地擦著猶溼半乾的雙手,從辦公室的小門竄出。有時,會從咖啡區的門探入半顆頭,彷彿闖入誰的祕密基地般抱歉地小聲問:「有人在嗎……」,看到從吧台歪著頭冒出人影,嚇一跳又補一句:「不好意思,我想……結帳……」。彼時,書區通往咖啡區的透明窗格,對於「監控」、「觀察」店內動靜毫無用處;甚至,從咖啡區內抬頭,便只能望見書架上端、鵝黃燈光的此般微小扇窗風景,也不具有調劑心情的效能。 然而,這格看似無用且渺小的室內窗景,卻在某次,「貓。果然如是」初來書店上課時,被如實地描繪下來,刻成橡皮印章,成為我們的鎮店之寶。而後,這扇窗景,被許多來買書的客人印在扉頁,我們一次又一次將印泥清除、清洗,一年又一年,直到橡皮墊整塊掀起、硬化,再也無法蓋出美好的圖樣之後,被小心翼翼地包藏、收起。而那時,舊店的那扇窗景,也早已成為記憶,留在還知曉的人們心底。 裝潢時期,緊貼著馬路的大落地窗讓我很沒有安全感——一開門就會撞到馬路,或者從路上彎進來就撞上大門。 總覺得這樣的距離很礙眼。 電話裡迴盪著玻璃門師傅大約長達五分鐘的碎念:「我只有聽過人家要加大店內空間的,沒聽過要把門往內推縮小營業空間的!」 玻璃門被往內推了足足一公尺半。為了這一公尺半的呼吸,花了我窘迫的荷包裡的一萬五千元。 落地窗外有一張室外桌,門內也有一張木桌。兩張桌子僅隔著一層玻璃,卻切割出四個平行世界。 玻璃門外的客人或我們,安全地窩在盆栽、DM小桌、二手書箱後的小空間,身旁咫尺,喧鬧的車流從旁不時呼嘯而過;玻璃門內的客人,陷入書架與桌子間的縫隙,從隙間抬眼,一排排安靜的書架佇立沉睡。 偶爾,從馬路那端踅來人客,停在門外的DM小桌旁,搜羅完畢,捺門步入,將夥伴遞上的水杯放在門內的木桌上。 架上的書,才突地騷動起來。 被2008年9月的經濟風暴襲擊,書店不得不積極尋覓交通更便利的新處。很幸運,在離捷運站不到一分鐘的巷弄內覓得新處。書店的新居,原本有三扇空曠的大門,鄰近咖啡區的兩扇,用木欄杆隔起,門便成了窗;面向較大巷弄的那一扇,則是作為主要的出入口。秋末之時搬遷,亦正值書店財務蕭冷之時,因此,一開始就打算儘可能地延遲為這三扇窗/門,加裝昂貴落地門窗的時機。 與巷弄間幾乎毫無阻隔的窗景、門庭,讓前來的客人大感驚異。秋日午後,咖啡區裡的,個個彷若身置歐洲露天咖啡館般興奮、讚嘆之情難掩;而書區的,對於能從吵雜的捷運站/市場情境,一秒切換到書店模式,也備覺小小服務周到。可惜,秋光美景沒能讓客人欣賞太久,旋即步入抖澀淒冷的冬季。 某個週末,寒風逼冷,縱使咖啡區裡已經坐滿參與書友會的讀者,書店總體溫度依舊不見上升,不忍看大家縮著脖子,便把咖啡區的兩扇鐵門拉下。然而,平日咖啡區開門做生意,賣點就是小巷裡的那面斑駁舊牆,拉下鐵門就沒啥可看了。隔天,撥了電話給同一個玻璃師傅,請他趕緊來裝落地窗。原本要連大門一起裝,想不到玻璃師傅顯然比我還瞭解書店的經濟狀況,曉以大義:「那個不用現在裝啦,夏天要開冷氣再裝就好了啊!」。因此,這一扇主門,硬狠狠地等到隔年盛夏,客人都熱到發飆,節能減碳之說聽不入耳,才又火速地把師傅請來。師傅門裡門外一邊丈量尺寸,一邊誇獎自己:「看吧,就跟你說夏天再裝就好了啊,幹嘛浪費錢!」。玻璃門的好處是,能夠有效的阻隔空氣、聲音,卻能夠保持視野的穿透與流動。新處面向的小巷弄,很容易讓人有一種靜謐的錯覺,喜愛舊店幽靜小小氣味的熟客,一開始很難接受種種湧入不歇的大量聲響。 它們,有時是被阿嬤拖著回家的哭鬧小娃,有時是從另一端蜿蜒巷弄竄出的機車、停車場發動許久的汽車,要往菜市場拉著菜籃車的主婦們、收攤的小販、叱喝著狗散步的老伯伯、剛放學的小朋友、結束夜市行程要回家的一家人、吵架的情侶……無法忍受的客人,便從書頁、電腦或活動進行式裡起身,默默且堅毅地將玻璃門關上。 然而,這些聲響隨著時光滲入,成為小小的一部份。起身關窗的客人越來越少,他們與玻璃門外的一切逐漸學得和平共處。偶爾,巷弄裡的聲音會突然消失,彷彿它一直都是如此安靜、如此乖巧地存在。在那一刻,我會非常懷念,還沒有玻璃窗時的小小2.0,伸手可及的一切,空氣,聲音,光影,以及自由來去的,風。
《溼地.石化.島嶼想像 》 ∥吳晟、吳明益 主編 ∥有鹿文化 出版
《老紅帽》 ∥藍博洲 著 ∥南方家園 出版
{小小家} 姊妹們,勇敢地向前走!——「姊妹,賣冬瓜」紀錄片播映&座談 時間:1.15(六)7:30pm~9:00pm 講者:邱雅青(南洋姊妹會執行秘書) 費用:100元{新移民、移工、卡卡會員,小小志工群(書店志工、反折扣戰、電子報志工)免費入場。} 地址:小小書房,小小cafe,永和市復興街36號
《姊妹,賣冬瓜》,是由第一部完全由新移民姊妹們親手拍攝、剪輯完成的紀錄片。「Speak Out」的精神,藉由自己組織社團、劇團演出、拍攝影片、參與國際組織連線,一步步為自己的權益發聲。生下來就享有各種公民權益的自己,看著這群來自他鄉,在此生根的姊妹們,吋履艱辛地開拓出一片他們得以呼吸的天空時,敬佩不足以形容,更接近的,應該是尊敬。期待這部紀錄片,能讓更多人聽見他們的聲音,透過各種參與的形式,瞭解他們所受到的不平待遇,並且能夠與他們,真正地站在同一邊。他們,是這塊主人,如你我一樣。邀請你,一起來聽滿枝說她的故事,說這些姊妹們的故事。...more
{有河家} 當詩的信使遇上邊地詩人 時間:1.15(六)2:00pm∼4:00pm 地點:有河book(請勿照地址走,出淡水捷運站沿河走3分鐘,注意2樓)主講:彤雅立、李敏勇(詩人)※活動免費,無需報名。活動期間僅供應瓶裝飲料。
擺盪於柏林與台北兩座城市之間的彤雅立,書寫邊地,在詩句之中鑿出時代女性的刻痕。《邊地微光》是她的第一本詩集。詩的信使李敏勇,長期以詩關照世界與社會。詩歌作為在邊緣的文學領域,在我們的時代如何創造前進的力量? ...more
{凱風卡瑪家} {凱風卡瑪家}李檬《如果,有一天你長大了,你還會記得嗎》新書座談會 時間:1.16(日)2:30pm~4:00pm 主講人:李檬 費用:免費,請先預約報名。 地點:凱風卡瑪兒童書店(花蓮市中美路81號) 人數:預約報名20人,現場開放5名。 請來電(03)8246-533預約報名,或是寫信到staff@kkbooks.tw給我們,來信請留下連絡電話。
全書28張油畫,描繪大多數人記憶中的共同景象:小時候家附近、經常流連玩樂的地方、旅行偶然到的地方、夢中場景等等……每張圖便是一個既熟稔又帶點糢糊的影像,配上簡單清晰如詩ㄧ般的文字,想引入觀者到一個幽秘寧靜的可觸摸空間;那些曾經是我們不發一語卻親近共享清風、微光的景緻。...more
{洪雅家} {洪雅家}陳世憲主講:意象書法的劇場書寫 時間:1.12(三)7:30pm 地點:洪雅書房:嘉義市長榮街116號 畢業後的陳世憲,並未投身職場,毅然朝理想前進,回到家中重整父親廢棄不用的豬圈,鎮日創作書法,陳世憲的理想使豬圈「鹹魚翻身」,從此書香、墨香螢繞一室,也因此得了「豬圈書法家」的封號。陳世憲將豬圈工作室取名「忘齋」,「忘齋」語出莊子,意為「不快樂事應善加解決,然後忘記;快樂事好好享受,然後也忘記」,頗有佛家所說「心無罣礙」之意。 在知名度尚未打開前,陳世憲無疑十分有勇氣,「膽敢」無視社會對成年男子必須「治國,平天下」的期待,待在遠離城市喧囂的白河,一心投入書法創作。朋友最常問起:「世憲,你怎麼過生活?」他總是笑笑的回答,因為沒錢租房子所以住豬圈,媽媽做飯就去吃,衣服髒了就去洗,日子就是這麼簡單過。這份澹泊,正應證「忘齋」的無牽無掛。 ...more
*徵大圖,【創意,俯拾皆是】 等你來投稿! 在我們生活周圍,你是不是常看到一些別出心裁的創意設計呢?譬如在等公車時,意外發現公車亭的設計有別於一般,讓普通的公車亭成了拍照的好景點;或是在街頭隨處可見的裝置藝術,像是傅慶豊在的「百家姓」雕塑、台北奔牛節的牛像彩繪等,將市容裝扮的更加活潑,抑或是極富創意巧思的街頭藝人表演,總令人不由得駐足欣賞。生活中隨處可得的創意,不僅增添了生活上趣味,更激盪了有趣創新的想法。別害羞,快來和我們分享你在生活中所發掘到的創意,徵圖:相片或者繪稿皆可,330x220pixel,150dpi,附上你的部落格或網頁或介紹,入選作品會在每期電子報秀出你的創意來喔!請email:indiebookstore@gmail.com。
主編/羿樺 最困擾的到底是你吹了泡泡,還是待在泡泡裡很開心這件事情呢。
•展望新球季 洋基要如何對抗紅襪展望新球季,洋基要能對抗紅襪攻擊必需有劇烈的改變,賈納打第一棒,基特打第八、九棒,波沙達退休可能就是唯一的選擇。•揭開J女郎的珍面目剛出爐、最新鮮的「J女郎」-羅康妮,其經營的部落格累積不少人氣,也曾拍攝購物中心的魚干女廣告,但「J女郎」話題正熱,讓她想低調也難。
•揭開J女郎的珍面目剛出爐、最新鮮的「J女郎」-羅康妮,其經營的部落格累積不少人氣,也曾拍攝購物中心的魚干女廣告,但「J女郎」話題正熱,讓她想低調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