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s搖滾誌】建構「音樂微中心」的趨勢生活風格,以及發掘音樂的魅力和人在音樂中找到認同的故事。 想要不出國就能提昇英語競爭力?想自己自修英語?訂閱【學生郵報電子報】,讓你增強英語溝通能力,掌握世界脈動!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8/24 第148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公告江湖 沈默的絮語
焦點武俠 一行武俠浪潮第十波!!!
武林花絮 【武俠發動】第一宗,武俠人計畫,訪談之一:滄海未知生(五)

 
 
沈默的絮語
明日武俠電子報
  致諸位閱讀之人:

  在【焦點武俠】,一行武俠進入稿子大量湧入的衝刺期,精彩篇章一一浮現。我寫此絮語時,仍有兩日時間方才截止收稿,分外期待各位投稿者最後的大爆發。
  【武林花絮】部分,讓我們回到滄海未知生不得不中斷兩週的精彩訪談,這一次且看他如何細細剖析佛教在其武俠、人生的絕妙法喜與覺悟位置。

                沈默
                  寫於101,8,18

 
一行武俠浪潮第十波!!!
一行武俠書寫群

  〈金庸絕句:神雕俠侶〉
         沈默/著
  像墓穴一樣的生活,兩名愛情的鬼魂不斷摩擦劍鋒,終於激起火花,彼此取暖。

  〈當世兩大武林高手某年某月某日道上偶遇你我惺惺相惜情不自禁然後……〉
         秋山澪/著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幹!」

  〈復仇〉
         陳子謙/著
  獨孤求敗又打輸了!當夜他棄劍歸隱,改行寫武俠小說:「既無敵於天下……」

  〈虎父無犬子〉
         手拙/著
  武功蓋世的他屏息似如臨大敵﹕先使擒拿手,再來招移形換影,才換好了尿布。

  〈決戰之後〉
         寂然/著
  決戰之後,劍客贏得名滿天下的一切麻煩,手下敗將卻贏得安穩的下半生。

  〈最強兵器〉
         朗月/著
  「亮兵刃吧」他拔劍在手。我一笑,嗤!「娘親快來~有人欺侮你孩兒!」

  〈相殘〉
         稘玉/著
  他望子成龍,也希望自己是那條龍。但是能夠奪得至尊之位的人、只有一個。

  〈超級俠客〉
         奇魯/著
  豬豬俠七手劍連出,吳公俠見狀喝道:「這有什麼!」然後連踢了二十八腳。

  〈對獎〉
         夜少爺/著
  大盜「四條腿」終於盜得倚天劍屠龍刀!他迫不及待地擊碎一瞧─銘謝惠顧。

  〈釣雪〉
         投幣機的咖啡/著
  寒江上輕舟如葉,老叟閉目垂釣,少年跪在雪岸上四天四夜,只懇求被收為徒。

  〈不如相忘〉
         浪蒼/著
  高手如他,掌中本該是無人匹敵的長劍。然而十年飄浪,他最終選擇執子之手。

  〈門神〉
         路古郎/著
  只要練成了「八臂羅漢手」加「梯雲縱」的綜合技,誰都過不了你身後這道門。

  〈流水〉
         茉莉/著
  撥揉間,沁涼溪水在心底湧現,誰也沒想到這琴聲也曾夾帶巨濤駭浪之勢,殺人。

  〈無頭劍士〉
         不帶劍/著
  血如飛雪。他的劍終究比死亡快了一點,落地的頭顱含笑看著對手倒下。

  〈暗殺〉
         李昀翰(國小六年級)/著
  一老翁在昏暗無人的街上漫步,忽然驚覺有人尾隨,才一轉身,即被一劍刺死。

  〈原來…如此〉
         賀蘭唐君/著
  墨琊山蝠王幼子,志學之年,輕功早已非比尋常。江湖人稱「蝙蝠俠」。

  〈江湖夢〉
         童兒/著
  「殺啦!」 夢碎、完結。

  〈藝〉
         兆軒/著
  反手抄刀狂砍,肉屑噴濺一臉,「用手撕就好啦!你剁碎碎的怎麼吃啊∼」

 
【武俠發動】第一宗,武俠人計畫,訪談之一:滄海未知生(五)
滄海未知生與沈默

  2.佛教

  同樣的,佛教強調不落兩邊,不離兩邊;所謂不偏不倚,恆處中道。
  修練既不放逸亦非苦行,因中道最易積累功力。正如琴弦不鬆不緊,才能彈出好音。
  佛教知道世人有各種對立之想,而它的根本立場是出世的,又和世間形成對反。故佛教名相,是一系列出世和入世的兩端,藉此表達其教義。例如:
  世間:出世間、菩薩:凡夫、有:空、染:淨、有漏:無漏、煩惱:菩提、迷:悟、執著:解脫……。
  這些成對的名相,可以總括為真諦(出世間法)和俗諦(世間法)。真諦是佛教所以為的真理,實證境界之所在,是清淨解脫的真空妙有。俗諦即凡人所執著者,乃苦之根源。
  然修練者苟全心全意厭離人世,那也是執著。所以,他必須放寬看待此岸和彼岸的分野,直接在人世看到出世,即有而證空。換言之,他無法離開人世而修練出世間法,他無法離開此岸而抵達彼岸。
  奇怪了,前面不是說真諦乃真理、實證之所在嗎?實情並非如此。大乘佛教立真諦和俗諦,只是傳道的方便,由對立先讓他們明白佛教出世的教義和世間道理的區別,相信佛教之道在彼岸。等他們境界到了,則云:老實說,真理也不在彼岸;因為真理不(能)在任何一邊。
  換言之,執著任一端,皆非真理的住所。
  真理不在你肯定的地方(真諦),不在你否定的地方(俗諦),而在中道之處。那中道究在何處?
  那是修練者須時時刻刻,苦苦尋索,以生命去實際證得的。如此,一旦桶底脫落,自性即大放光明,徹底解脫,證得果位。
  至於如何達到,「覺性」乃其鑰匙。
  以下且嘗試捨棄名相,設喻說明,以收簡淨易曉之效。

  覺性初始,是對表面意識的念頭,保有察覺力。
  這些念頭包括負面的──我們慣稱為感覺、情緒、壓力、欲望;在此統一稱念頭──還有各類善的、不善不惡的念頭。
  修鍊日深,覺性可以進入常人難以察覺的潛意識。
  潛意識是念頭的根,當覺性之光可以徹照意識的黑海,拔除妄念、惡念之根,便達到一般所云「六根清淨」,執著無法生起(因情緒欲望壓力等而生的痛苦即消失)。若依一般唯識講法,即第八識阿賴耶識清淨如初;依普通心理學,則潛意識完全顯露並獲徹底清理。
  自性清淨,庶幾佛菩薩境界矣。
  而凡人則是今天壓力消除,過兩天生起,其他情緒亦反覆無常。簡言之,任何重複都是小型的輪迴,我們很難從根上斷滅。
  然則,所謂覺性的內涵是甚麼?
  覺性最簡之例如:你生氣時,知道自己生氣,猶如溺水者知道在水裡。但我們生氣大多不知自己「正在」生氣,過後才省覺。恰似上岸後,溺水者方清楚剛才掉在水裡。
  一旦習於察覺處於那種情緒,或情緒未來已知它要起,覺性逐漸萌芽。
  這種覺性乍看很淺,卻是修練的關鍵開端。
  而事實上是甚麼構成那條河呢?
  那些載浮載沈推擠成線每天幾萬個念頭,本身便形成這條意識之河。
  覺性初始是孤單的救生員,救不起幾個人。日漸變強後,念頭剛準備跳河,覺性馬上勸他成為救生員。於是救生員不斷複製,慢慢救起者越多,即使有的來不及撈上,它也漸漸知道誰掉入,誰浮起。
  倘不管行住坐臥,覺性從不放假。日久,隨波逐流的念頭乃逐漸減少。
  然而,覺性並非把念頭變沒了(當然會減少),而主要是將因執著而要跳河並陷溺的煩惱轉化了,以是溺水掙扎昏迷不適者,變成在岸上行動自如,警醒自在的救生員,我們的痛苦便減少了。
  除此,覺性對中性、正念保有相同的覺察力。
  所以修練者一樣和常人有念想,卻沒甚麼煩惱,因為念頭大多變成正向積極而良善的了。這好比念頭原是如山似海縈繞腐腥的蒼蠅,而今是千千萬萬的蜂,不沾染垢,並釀造醇蜜。我們開始品嚐活,喜悅的甜味。
  然而這樣還不夠,尚須中道來提煉。
  修練者的覺性慢慢地,由此看透:執著負念固然不對,執著正念亦有問題。總之,不管正念負念,皆無自性,是生生滅滅,隨起隨滅的。而唯有完全覺察所有表面意識和潛意識的念頭,且完全不執著正負(六祖惠能叫「於念而無念」)。彼時才發現,哦,原來是有那麼一顆心,是絕對自由的,而且穩定廣大如天,念頭千億則來去如雲。
  它是一種不生不滅,非有非無,不偏一邊的明覺。是那個在觀看無量念頭,而不涉入的、醒覺的意識。它從千千萬萬生滅的念頭維持不執,自雜沓往來的念頭陣仗空隙冒出,初始只是一點,慢慢佔有體積,成為成百上千,乃至百萬立方的寂靜,和光。
  完全融入整個世界。
  那是我們本初的覺性,無限的心。
  自證悟生滅無常,叫空性。說心不偏一邊,叫中道。從此心本有,叫自性。依心不染著,叫清淨。形容心常在,叫真常。由其光芒徹照,叫明心(見性)。
  由念入手並找到這顆心,是佛教主要的修練方式之一。

  此外,證悟而不執著,並非不分是非(沒有理性),感官麻木(沒有感性)。
  對是非、善惡、美醜等世俗理性,他可以運用彼等來談說、論析和教誨,同時徹底明白它們不過說法的方便,一樣是無常之物。
  在感性方面,你拿石頭敲他一樣會痛,卻不引發情緒(甚至定力自然緩解痛楚)。而且,其他五感的功能不止具在,甚至遠比常人敏銳,廣大。例如品嚐咖啡,他感受香醇苦酸之時,覺性不失。美味在感官的界域浮現,他感受並同時穿透它(看出空性,空性即連結廣大)。故其所體,有境界的深度和時空的廣度,獲得味外之味。
  且在品味之際、品味結束,不執著不遐想不求重新獲得。
  他能既享受而放下,緣故在感受和覺性是同時並起、無法分離的,就像有火便有熱一般。用我們可以稍微體會的類比是:我們在喝這輩子最後一杯咖啡的,那種感覺。既感受平日未曾有的極度之味(敏銳),卻同時坦然接受此乃不能復得的一杯(空性)。
  那時我們的體味極具穿透力,味蕾鮮活開放而連接上無遠弗屆。
  他卻在平時保有這種狀態。
  總之,他的五感、心識皆如此,所以世界愈發新鮮奇瑰,而非愈老舊陳腐。所謂平凡的每天可以成為日日好日,常見的清風明月如無量的寶藏,便是這樣來的。可說他常處於生生不息,日新又新的世界,以致無聊、苦悶、空虛等等,是早已滅絕而無須拯救之物。
  他的心,清澈照映宇宙,恆處絕對自在的狀態。
  這像常人旅行至絕美之景、藝術家某些時刻的高峰體驗──美麗、廣闊而深邃。而通常我們和廣大絕美瞬間連結,乃一生僅有或屈指可數,難以重複。
  修練者卻要把高峰體驗變成日常狀態,可以重新或正在體驗它,甚至不借外境,心的自然狀態便是這個,穩定保持它,再現它,深化它,開闊它。
  所謂的「當下」,他的心不限於眼前小情境,而是像重症上癮的網路使用者,隨時掛在宇宙之網上,自然感應各方訊息。
  他的當下,是無有限制、四通八達的當下。
  高階修練者的意識,遂如旅遊廣告上地球罕見的清澈海域,高海拔的湖。而我們大多是水溝、池塘、污染的河川。
  以是,我們多是不自由者,宛如玻璃箱的魚,輕輕搖動,世界瀕臨顛覆。而自由人的虛空世界是大海,風暴不過是──展現絕頂衝浪技巧的遊戲。


關於馬拉松的五堂課
馬拉松不只比速度,也比維持速度的能力,誰能花最少的力氣跑步,就可以跑得更長更久。所以感覺上蹦蹦跳跳的選手,通常不會是冠軍。

新北市灣潭古道 夏日避暑勝地
位在新北市雙溪區與坪林區中間的灣潭古道,地理位置偏遠,平日人煙罕至,讓古道保有了傳統的自然生態,兩邊茂密的樹林,提供消暑最好的良方。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