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馬克•布塔方來台全記錄
我希望孩子能去發現一切事物,
不一定是知道得更多,而是想要知道、看到更多。
希望他們能夠和我一樣,對於這個世界以及這個世界上多元的事物感到驚奇,並願意勇敢的去體驗和嘗試。
法國人氣插畫家馬克•布塔方先生來台灣囉!其實我自己不是很喜歡用很聳動的說詞來介紹馬克•布塔方,我相信他自己應該也不喜歡被這樣稱呼吧!打從一開始,我們就不是因為馬克•布塔方先生的名氣才選擇出版《跟莫克一起環遊世界》這本書,主要是它與我們的出版主軸「喜歡閱讀•發現世界」──從書中的小世界,發現外面的大世界不謀而合。所以來到展場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我們沒有把書中的插圖當作主視覺,而是回到閱讀的主軸上,最重要的就是希望回到我們真正關心的兒童閱讀本身。
前幾期的電子報中,曾經介紹因為馬克•布塔方先生來台,我們事先書信往返提問了一些問題並製成專刊(下列連結可供下載),當時最讓我覺得感動的就是他說:
我希望孩子能去發現一切事物,不一定是知道得更多,而是想要知道、看到更多。希望他們能夠和我一樣,對於這個世界以及這個世界上多元的事物感到驚奇,並願意勇敢的去體驗和嘗試。
這次與他碰面之後,從他對待讀者、幫讀者簽書的態度等等,更發現他不只是嘴上說說而已,而是一位表裡如一、生活中十分溫柔的人,或許也因此才能在圖像上展現出他對於孩子的溫柔與體貼。
***
2月1日星期五上午馬克•布塔方和太太經過十幾個鐘頭的飛行一同抵台。中午我們與他們先在飯店大廳碰面,這是他第一次看到剛剛出版的《跟莫克一起環遊世界》中文版,還沒跟我打招呼之前,他就先脫口而出「Nice Book」,真是令人開心。
(我
們在製作任何一本書的中文版時,都希望在設計和翻譯上能夠保持原文版的精神,讓中文版的讀者閱讀時如同在讀原文版一樣,沒有任何文字或設計是被扭曲的。為了製作這本書,我們同時參考了原文法文版、英文版及日文版的處理方式。我自己在編輯許多書的過程中,常發現英文版的處理常常會去變動原書的設計。因為法文版有時屬於比較冷調的幽默,和美式的直白不同,但卻因為這樣的不同,會讓變動過後的文字缺乏層次感,因此我們幾乎都會尊重原書法文版的設計和文字。我想這可能是許多常常喜歡買英文版本的讀者在沒有比較的情況下,所沒有發現到的小祕密,下次再來談談這個問題。)
***
2
月1日星期五下午2:40至4:20舉行「跟莫克一起環遊世界玩藝術」的活動。在現場,馬克•布塔方很親切的跟我溝通活動進行的方式。原本法國在台協會建議分兩組進行,但他告訴我,因為他要參與其中,所以分兩組進行對他來說會比較困難,他詢問我的意見,我當然選擇尊重他的方式。不過,因為人數較多,使得孩
子們畫畫的空間比較擁擠,不足之處或許下次可以改進。
馬
克•布塔方將高150公分,寬250公分的長紙鋪在地板上,請孩子們分別圍坐紙的四周。他說,小熊莫克來到台灣的植物園,請孩子們一起想想看在植物園裡會看到什麼。由馬克•布塔方先畫,再逐步引導孩子分區繪製,在最後完成的圖像上,有椰子大王、有候鳥、有台灣黑熊等等,甚至連孩子提到的101大樓都隱身在
植物的後面。
在活動進行之前,馬克•布塔方特別提到《跟莫克一起環遊世界》這本書不是要提供孩子很多知識性的事物,而是希望從孩子的眼中去看他們看到了什麼。他也表示希望下次可以把這次的台灣之行放進他的書裡。
緊接而來的4:30-6:00的簽書會,馬克•布塔方細心的一一幫讀者們繪製了不同的圖畫,並且超時的繪製到7:00,才匆匆趕往一館法國館繼續簽書,據說一直簽到晚上10點多。
***
2
月2日星期六上午10:30至11:30「法國插畫家馬克•布塔方的繪本世界(圖畫書座談)」,由游佩芸老師主持訪談。馬克•布塔方提到對他來說,畫畫要比說話更容易表達。他花了六年的時間構思《跟莫克一起環遊世界》這本書,並花了三年的時間製作完成。過程中,他蒐集了很多的資料,同一時間也有很多工作在
同時進行,但一想到跟這本書有關的內容就會先把它們畫下來,再組織鋪排。誠如我們在專刊上所提到的,馬克•布塔方最開始會想要製作這本書,是因為他所居住的那條街道,他常常帶著第一個孩子去散步(他一共有三個孩子),透過孩子的眼光去觀察生活中的許多小細節。另外,他也提到希望提供色彩豐富且溫柔的意象,讓孩子在書裡能夠獲得安慰。
座談結束後,緊接著原訂12:00到1:30的簽書會,竟然無限延長至傍晚6:00,最後一場在一館的三書新書發表即將開始前才結束。期間他的太太還特別來看看他,給他一個擁抱,並對他說,你很成功嘛!
***
2
月2日星期六下午6:00至6:45是四十五分鐘簡短的新書發表,至此馬克•布塔方已經足足工作了八小時,除了中間停頓吃了一個便當和短暫上廁所以外。這場活動因為時間有限,比較沒有辦法深入探討,主要針對他的三本中譯新作來做分享。馬克•布塔方提到對他來說組織圖象也是一種創作,不只有文字而已。《跟莫
克一起環遊世界》這本書主要來自於孩子的眼光,當時他的孩子四歲,他們一起去散步時,孩子往往會注意到許多他沒有注意到的事物,例如日本餐館裡為什麼總有一隻貓招著手;在希臘那個跨頁裡,他想要分享黑橄欖和綠橄欖之所以不同主要是成熟度不同而已;沙漠裡也有魚,但並不是真正水裡的魚,而是蜥蜴等爬蟲類。
馬克•布塔方不斷的強調他不是要告訴孩子知識上的內容,而是希望讓孩子去注意到生活裡的許多小細節。甚至他也提到,日本因為裡面的國家有些不是熱門景點而不願出版,他很高興我們的中文版卻只看到圖像就有出版的意願。
四十五分鐘的座談結束後,馬克•布塔方立刻前往法國館繼續展開簽書會,據說從七點一直簽到當晚十一點多。
***
2月3日星期天下午1:00至3:00,馬克•布塔方在書展現場的最後一場活動,還是無法準時結束,一直簽到四點為止。
◎親切的馬克•布塔方一一為讀者們簽書,還嘗試寫上讀者中文的名字,看起來很不錯呢!
接下來馬克•布塔方有一些私人行程,共計來台七天六夜。相信他應該能夠帶著滿滿的回憶回到法國。
***
在製作《跟莫克一起環遊世界》時,曾故意問馬克•布塔方有關書中所附貼紙的應用,你們知道嗎?他是怎麼回答的呢?他說,孩子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他們可以把貼紙貼在任何的地方。這個答案真是讓我太欣賞了,在在顯示馬克•布塔方就是這麼一個心中有孩子的創作者。
在
簽書會的過程中,我們也曾幾度問他要不要畫簡單一點或簽名就好,但他堅持不肯這樣草草了事,在書展現場三天為無數的讀者們簽了無數本書。他對於讀者的體貼,對於小讀者的尊重,在在顯示他就是一位表裡如一貼心溫柔的創作者。難怪他的圖像能吸引孩子,或許正是因為他的心裡有孩子。
(以上因活動當時有其他工作要準備,無法一一記錄所有內容,僅能摘錄片段內容與讀者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