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創作向來是電影取材的重要來源,只是最近似乎更密集了點。不久前才上映過改編自《小飛俠》、《小王子》的電影, 最近又有兩部跟文學名著相關的作品跟觀眾見面。其中之一,是《怪物》(Victor Frankenstein)。
正港科學怪人 原著只稱IT
這是大家熟悉的「科學怪人」故事,它被重拍大不下上百遍了。英文片名裡普遍有Frankenstein這個字,中文片名幾乎一概條件反射譯成「科學怪人」,讓很多人以為兩者是同一人。事實上,Frankenstein是故事中瘋狂科學家的名字(弗蘭肯斯坦)。至於正港的科學怪人,是沒有名字的。瑪麗雪萊的原著中只稱之為IT(它)。
Frankenstein 科學家非怪人
以往的科學怪人電影,片名幾乎都是用Frankenstein加上別的詞彙組成,例如《新科學怪人》(Young Frankenstein)、《科學怪人的新娘》(The Bride of Frankenstein)等。《怪物》則十分罕見的把瘋狂科學家的全名Victor Frankenstein拿來作電影片名,似乎是有意跟以往的作品有所區隔。中文片名不曉得是否受了它影響,也十分罕見的沒有把「科學怪人」這個詞放進片名裡。
這本來並非壞事。但《怪物》實在說不上是個好片名,因為太「菜市場名」、太缺乏想像力、也太乏味了(小學生都可能想出比這個更好的片名),既無法折射出影片的內容,也很難發揮宣傳上的吸引力。巧的是,同期還有一部日本動畫電影叫《怪物的孩子》。不明底細的人,還以為它是《怪物》的續集呢!
白鯨傳奇 說的不是白鯨記
另一部要說的電影,是《白鯨傳奇︰怒海之心》(In the Heart of the Sea)。當然,這個片名讓大家立馬聯想到經典《白鯨記》(Moby-Dick, 1851)。不過本片說的不是《白鯨記》的故事,而是追溯引發作者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創作這本小說靈感的一宗真實海難事件。美國作家菲爾布里克(Nathaniel Philbrick)2000年時把該事件寫成一本「傳記體冒險驚悚紀實」(biographical adventure thriller):《怒海之心》(In the Heart of the Sea),也就是同名電影的原著。
Moby-Dick 香港神譯《無比敵》
或許有不少人好奇,小說《白鯨記》的原名Moby-Dick究竟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它源自作家雷諾斯(Jeremiah Reynolds)1839年5月刊在《紐約人》(Knickerbocker)雜誌裡的一篇文章︰Mocha Dick: or The White Whale of the Pacific。這篇文章記述在太平洋莫查島水域捕獵一頭會攻擊船隻的凶暴抹香鯨(sperm whale)的故事。Mocha是指智利的太平洋島嶼莫查島。Dick在當時俚語裡是指「鯨」。後來,梅爾維爾在小說裡就把那頭「巨靈級」的白鯨取名為Moby-Dick。
1956年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把這本小說搬上銀幕。香港當時給了它一個音、義都很傳神的譯名:《無比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