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位於東京世谷田區的存明寺所開辦的小孩食堂。(圖/取自存明寺官網) |
|
|
大家對日本的印象,通常是街道乾淨、民眾有禮、平均所得高,但在亞洲算富裕國家的日本,近幾年為吃不到正常晚餐的兒童而設的「小孩食堂」,正快速增加中。這種由民間自主形成的扶助力量,述說著日本社會的另一種面貌。
案例一
晚餐只有一根香蕉 讓她想到開辦食堂
小孩食堂通常離學校都不遠,有些就設在社區服務中心、也有的是民宅或社區小店,小孩一個人也能安心上門。而這一切,是從東京大田區一家位於安靜住宅區的「隨興八百屋クモクモ(dandan)」蔬果店的老闆近藤博子開始。
會想設食堂,是因有一次上門買菜的國小老師提到:「我們班上有學生晚餐只有一根香蕉。」這番平靜的對話,讓近藤震撼不已,「在食物多到吃不完、甚至被大量丟棄的日本,竟然有這樣的孩子!」
2012年8月,近藤想反正店裡總會有賣不完的蔬菜,材料不是問題,於是她利用已沒營業的居酒屋,開始每周供一次晚餐的「小孩食堂」,逐漸的,有些家長也跟著來吃飯,主動說要幫忙的志工也變多了,還有善心人士捐米捐魚捐肉,幫助食堂豐富菜色,也讓小朋友的飲食更均衡。最後並吸引許多想開辦類似食堂的人去觀摩學習。
菜單是以法式鄉村蔬菜料理為主。每次約20人一起用餐。在這裡用餐的固然有貧困家庭的小孩,但不是所有人都因經濟因素才在此用餐。有父母都晚下班的雙薪家庭兄弟、獨居老人、單親母子檔等,從小孩食堂或多或少反映著日本社會的現況。
就算是家人一起吃飯,也不見得次次都和樂融融,志工說:也是會看到家人間的衝突。但近藤認為「大家聚在一起吃飯,會產生改變」。
「日本每6個兒童就有1人貧困,但外表根本看不出來差別,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陪伴,有時候來了幾次,就會願意講家裡的情形。」除了供餐,現在近藤的店裡也有了課後輔導、英語教室、繪本共讀、料理教室……等,所以蔬果屋還會在臉書上公布課表, 以及菜單等。
「東西不是不夠,而是分配不均,事實上很多人根本就擁有太多了。」你出知識、我出場地,他出食材、她出時間和勞力,「大家只要各自拿一點點出來,合在一起,就會變得很多很多。」
案例二
亡妻遺言不要關門 他把自家變成樂園
另一個為人稱道的兒童食堂,是位於東京都豐島區,2013年開始的「要町朝霞兒童食堂」。
創辦人山田和夫快70歲,原本是因為妻子喜歡做麵包,於是離開企業為太太開了一家麵包店,後來妻子罹患癌症,留下遺言要他把店繼續開下去,妻子死後他大受打擊,麵包店關閉大半年,期間陸續有人上門表示希望可以吃到他家麵包,山田這才重新打起精神開始研究妻子留下的配方。
麵包店重新開門後,老主顧回來了,學徒也回來了,連山田太太用麵包救濟過的流浪漢也回來了。屋子又有了生氣,讓山田對太太的遺言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在參觀過附近的兒童食堂後,他把自家變成兒童食堂。整棟房子除了卧室不對外開放,其他都是孩子吃飯、玩耍的地方。
朝霞食堂每個月開張兩次,提供的晚餐營養又便宜(大人300日元,小孩100日元),每到開張日,小房子就擠滿人,不少是親子一起光顧,很多小朋友在食堂交到朋友,「下次你還會來嗎?我們還坐在一起吧!」
晚餐其實都很簡單很家常,一份主食,一份蔬菜,一碗湯,還有一份水果,不過卻吃得人心裡暖暖的。所以不少老客人自行排班到食堂幫忙。甚至有的鄰居合送一台冰箱,「現在食堂的人越來越多,食材不夠放,多一個冰箱總有點用。」還有很多不能到現場幫忙的人,就採買物資,寄到山田家裡。
「我的願望並不是解決社會問題之類的大事,只是想要讓大家在這個家裡過得開心而已。想用我的小家,和當地人一起將這些孩子培養成人。」山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