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 陳書梅
21世紀是個競爭激烈、天災人禍不斷、無常恆變的時代,此讓人們對未來感到無望,亦不時充斥著挫敗感。因此,個人擁有調適負面情緒的能力,以及從挫折中再奮起的韌性與挫折復原力(resilience),便顯得格外重要。而此種能力的培養,在幼兒時期,即應展開,因兒童也跟成人一樣,會遭遇諸多挫折事件,並導致心情低落。故此,當孩子遭遇不如意事件時,父母可帶領孩子閱讀與討論繪本,使之了解,也有人遭遇過與自己同樣的挫折,因而能引發孩子的共鳴感,同時獲得情緒上的支持,並釋放出壓抑在心中的負面情緒;最終,孩子可以體會到,需以正向的態度,面對與解決自己的不如意與挫折事件。這種以繪本引導孩子自我情緒療癒的親子共讀過程,即是「繪本書目療法」(bibliotherapy with picture book)的運用。
而《小水窪》即是一本優質的繪本書目療法素材,適合學齡前至小學低年級的兒童閱讀,其可提升兒童情緒商數(EQ),且能培養兒童的挫折復原力商數(resilience quotient, RQ)。本書獲選為2017年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優良兒童圖書(Notable Children's Books),以及201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圖書館嬰幼兒早期素養「說」的範疇最佳繪本(Colorado Library for Early Literacy, CLEL Bell Picture Book Awards)。《小水窪》描繪小男孩因下雨天的緣故,無法外出從事喜歡的戶外活動,故覺得很無聊與悶悶不樂;對許多父母與兒童而言,此種情況並不陌生。畫面中小男孩百無聊賴地攤在沙發裡,對照一旁慵懶無趣的寵物貓狗,將小男孩面對下雨天的厭煩情緒,淋漓盡致地呈現出來,兒童讀者可以由此照見自己的心境,從而能引發深深的共鳴感。
另一方面,由上述的故事情節與畫面,兒童亦可充分感受到小男孩面對下雨天,頗為無聊、無奈、不開心的心情。而當看到母子二人在繪畫中互動,小男孩因投入畫畫,心情由無聊轉為開心,讀者亦跟著舒緩了煩悶的心情。之後,小男孩向媽媽提出在雨天出門的請求,獲得允許,母子終得以一起享受如圖畫中的雨天戶外散步的樂趣。看到小男孩穿著雨衣雨鞋、撐著自己的小傘,滿臉愉悅的神情,兒童讀者可感染到主角無比快樂的情緒;此外,小男孩與寵物狗淘氣地一起踩踏地上水窪的畫面,也令人覺得極其可愛逗趣。
《小水窪》以少許的文字,富趣味性的圖畫,精準的角色情緒描繪,以及精彩的故事轉折發展,顯現其淺顯易懂、輕鬆、充滿童趣等優質繪本特質。父母可透過此繪本的故事情節,如一開始對小男孩煩悶心情的描繪,或是後來男孩與媽媽一起畫畫、在雨天一起外出散步等溫馨逗趣的母子互動等,讓兒童領悟到,在日常生活中,即使一開始覺得煩厭的挫折事件,只要轉個念頭,想個辦法,也能變得充滿樂趣。同時,兒童的父母也可以學習故事中小男孩媽媽的作法,在孩子心情低落時,嘗試利用機會,以寓教於樂的方式,進行情緒教育,帶領孩子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並使其明白,不應過度執著於不可得之事,而該尋求其他解決問題的方式。
文、圖/任惠元(Hyewon Yum)
陳書梅(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莊祝娥(何嘉仁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郭亮吟(紀錄片導演)、黃筱茵〈兒童文學工作者〉最愛推薦
只要親子間用心經營,下雨天也是好玩天!
「下雨天真討厭。」
不能去遊樂場,不能踢足球,也不能騎腳踏車。
什麼事都不能做,哪裡也不能去。
真的,壞天氣毀了這一天。被困在屋內、煩悶無聊的小男孩抱怨著。很不開心的他,甚至一口回絕了媽媽畫圖的提議。
但是當媽媽拿起他的蠟筆與色鉛筆,畫了他的藍色小雨傘後,小男孩開始感興趣了──
「你可以畫我拿著雨傘嗎?」他問媽媽,並且拜託媽媽把圖發展成一家人(媽媽、小男孩和小狗比利)穿雨衣、撐雨傘出門散步的情景。
「可是沒有雨啊!」「對耶。你來畫雨好嗎?」「好啊!我很會畫雨喔。」
於是,小男孩也參與了圖畫的創作,他用藍色蠟筆畫出了颳著強風的傾盆大雨,以及一個小水窪……而且他還一腳踩了進去,感受水花四濺的痛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