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Magic,只有Basic!【經理人月刊電子報】以實用易學滿足經理人的管理需求,讓你提升管理能力無負擔! 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9/05 第7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科學少年 | 粉絲團
 
編輯的話 凡摸過必留下指紋
本期主打 指紋偵探
好文推薦 看植物使出渾身解數度過逆境
人類已製造83億噸塑膠
活動專區 購買【維生素C大調查】就可免費參加一堂實驗課!
培養12年國教「新學力」--《科學少年》+《閱讀理解》!
   
凡摸過必留下指紋
郭雅欣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凡摸過必留下指紋。身為偵探小說或漫畫的鐵粉,你一定對於鑑識人員在犯案現場採集指紋的畫面並不陌生。不過,指紋是怎麼取得的呢?為什麼我們只要摸過,就會留下指紋呢?指紋可以留多久?會採不到嗎?想當一名和柯南一樣厲害的偵探,採集指紋只是基本功,一定要好好閱讀 〈指紋偵探〉,認識一下其中的原理和方法啊!

在日本,所有中小學生的暑假作業都會有一項「自由研究」,你可以自訂研究題目,提出假設,發揮你的實驗精神與創造力,做出屬於你的研究結果。現在《科學少年》出了 「自由研究」專屬教具包,邀你一起來玩,還可以抽獎唷!詳見 「分享實驗拿好康」活動。

 
指紋偵探
高憲章
電影中常出現用指紋尋找犯人的劇情,其實人的皮膚上有凹凸紋路,手指上的稱為指紋,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指紋,雖然看不到,但是就好像走過必留下痕跡一般,摸過也必留下指紋喔!

人的指紋在胎兒時期就已經形成了,隨著身體長大,指紋會變長變寬,但紋路和形狀卻不會改變,會跟著我們一輩子。當我們手指觸碰到物品的時候,手指上無數的毛細孔所分泌出的物質,會依據手指的紋路殘留在這些物品上,這些物質就是尋找指紋時最重要的線索,這些手指所殘留的物質成分中,水是最大宗的,占了98.5%,其他還有尿素、胺基酸等等的有機化合物占了約1%,剩下的0.5%就是鉀、鈉、鈣……等電解質,科學家利用這些物質的特性,就能在我們摸過的地方把指紋找出來。

利用指紋的水分

要找出指紋,可以利用殘留在物體表面的水分,只要讓這些水分吸附粉末,就能夠重現指紋,不過還是有些限制,如果手指摸過的表面是紙張或布料這類具有吸水性的材質,會使得指紋殘留的水分蒸發或是被擴散開來,隨著時間愈久,想要靠粉末在這些表面重新顯現指紋的效果就愈差。

尋找指紋要使用顆粒夠細的粉末,如果用的粉末顆粒比指紋紋路的寬度還要大,那絕對看不出指紋的模樣,而且粉末的顏色要跟表面顏色有明顯的對比,如果是在比較暗的表面,就必須使用淺色的粉末,通常尋找指紋會使用深色的鐵粉或是淺色的鋁粉這類的金屬粉末。

用柔軟刷毛沾些均勻細小的粉末後,非常輕的把粉末刷在可能殘留指紋的表面上,指紋留存在表面上的水分,會吸附這些粉末,接著輕輕的把多餘的粉末刷掉,就能看到指紋了。如果手指已經接觸過很久了,表面殘留水分很少時,可以輕輕的對著表面呵氣補充水分,然後再刷粉,指紋就能顯現得更清楚了。......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7年9月 ]

 
看植物使出渾身解數度過逆境
張亦葳
什麼是逆境?

還記得嗎?在2017年7月號〈昆蟲終結者─肉食植物〉 文章中,我們認識了許多因環境缺乏氮元素而演化出捕食構造的食蟲植物,這些植物即使因為生活在貧瘠的土壤或沼澤、濕地等處,無法由根部吸收到足夠的氮元素,也能透過特化的葉片構造取得昆蟲的氮元素,合成體內的蛋白質。

不過呀,植物所面臨的大自然挑戰可不只有「缺氮」而已喔,任何不適合植物存活、生長或繁殖的不良環境條件,例如溫度過低或過高、水分太少或太多等,都是植物會面臨的「逆境」。

逆境,相當於環境給的壓力。不妨想想看,如果是我們碰到這些狀況會怎麼做呢?比方說:

冷到受不了─會多穿點衣服、戴上帽子圍巾嗎?

熱到受不了─會打開電扇或冷氣,再來點涼涼的飲料嗎?

空氣好潮濕─會拿除濕機出來用嗎?

感覺太乾燥─會多喝水、幫肌膚擦個乳液嗎?

不同的人在面對壓力、困難或挑戰的時候,反應可能有所不同,或許是逃避,或許是忍耐,又或許會做一些事情對抗它。植物也是一樣的。

只不過,植物不像動物,它們無法做任何大動作的反應,也無法真正離開惡劣的環境、到處遷移尋找更適合居住的環境。一旦身處逆境之中,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代謝和生長等過程可能受到影響的情形下,有些植物能存活,有些植物卻因而死亡,這和它們體內的基因有關。存活下來的植物,代表它具有生存對策、具有適應那一種環境的能力,像沙漠裡的仙人掌,就屬於對乾旱的高壓環境耐受力較強的植物。適者生存,毋庸置疑。

現在,我們就去探訪幾個特殊環境,聽聽在那裡生活的植物怎麼說吧!......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7年9月 ]

人類已製造83億噸塑膠
科學少年編輯部
分解與回收的速度遠遠追不上製造與廢棄的速度。

塑膠為我們帶來便利的生活,卻也為地球環境帶來巨大的負擔。最近一項統計數據顯示,人類自從1950年代塑膠普及以來,至今已製造出重達83億噸的塑膠,大約相當於101大樓的1萬2000倍重,而且其中有一半的量是在最近13年內才製造出來的。

塑膠在人類生活中的最大用途是「包裝」,在包裝拆掉後,這些塑膠只被使用了一次,就變成了垃圾。事實上,大約有一半的塑膠在製造出來的四年內,就會變成垃圾。科學家估計,在83億的塑膠總量中,有63億已經變成垃圾,其中只有9%被回收,12%被燒掉,其他都留在自然環境或垃圾掩埋場裡,等著遙遙無期的分解。我們不是不能使用好用的塑膠,不過為了環境著想,如何減少塑膠用量、增長塑膠的使用壽命,是人類接下來的重要課題。......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7年9月 ]

 
購買【維生素C大調查】就可免費參加一堂實驗課!
凡購買【自由研究:維生素C大調查】就可免費參加一堂實驗課!

9/16(六)紀伊國屋天母店、9/17(日)金石堂中和環球店,機會難得,歡迎至各店報名!

[看更多《維生素C大調查》 ]

............................

培養12年國教「新學力」--《科學少年》+《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是當前最重要的素養,更是未來人才的關鍵能力。透過《閱讀理解》學習誌每期精選文本和題目的練習,可以循序漸進,有效培養閱讀素養,提升學習成就。

[立即前往 ]

 
政府說台灣不缺電 你信嗎?
「台灣目前並不缺電。」8月21日,行政院長林全在立法院備詢時強調。原來,政府信誓旦旦「面對缺水缺電,政府準備好了。」「今年不會跳電,不會缺電!」是如此禁不起考驗。

步行萬歲的偉大城市 紐約V.S.台中雙城記
一座偉大的城市,要能適合步行,才能累積出市民的品味與文化。建築師姜樂靜一趟睽違二十五年的美國紐約之旅,希望透過她敏銳的城市觀察,期許故鄉台中,也能成為一座偉大的城市。
 
 
遠流博識網 | 遠流俱樂部 | 遠流粉絲團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