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在今天,幾乎已是全球性的問題,只是各國失業率的程度有高低不同而已。失業的人通常非常苦悶,因為必須面對兩種損失:一是收入沒有了,只能坐吃山空,不免覺得憂慮;二是心生挫折感,覺得自己很沒有用、很沒有面子,心理上無法平衡。
「學問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其實不僅做學問如此,對於各行各業的工作也是一樣。特別是在今天科技發展快速的社會,工作上必備的技能,如電腦操作及對資訊網路的瞭解,一旦離開職場一段時間,可能就會生疏,也就更不利於尋找新工作,更容易被時代的大環境淘汰。所以許多人在失業後,由於職位的陞遷中斷,職能的技巧也日漸退步,情緒便陷入憂鬱和無力感中。
人在失業時是痛苦的,失業者應該如何安身立命?我建議可以先休息一段時間,到想去的地方走一走、把想看的書看一看、與想念的朋友見見面,或者把有興趣的計畫,趁這段時間以悠閒的心情,好好完成。我就知道曾經有人,在失業期間到圖書館看書,利用這段難得的閒暇做有系統的閱讀;也有人趁這個工作上的空檔,努力於學佛和禪修,當作精進於精神修養的充電時段。
如果現實生活沒有問題,則不妨把失業當成提早退休,力行最簡樸的生活。在衣食住行方面處處節省,利用空閒的時間,到非營利事業團體做義工。當義工還是會碰到挫折,但會有成長。目前法鼓山為義工安排有專業課程,讓義工在觀念、技術和人際關係處理上都有成長。因此,當義工也可視為失業時身心安頓的方法。雖然未必要失業了才來當義工,我們的許多義工,並不是由於失業,而是為了奉獻。
或者,也可以重回學校學習。不過讀書也要付學費,如果還付得起學費,就去讀讀書吧!多學會一種專業,或者多一個學位,對於再出發找工作,自然會多一些機會。景氣變差以後,職場上更喜歡用雙學位及多學位的人才。
如果失業之後真的沒有錢,那就要考慮過更簡樸、務實的生活了。然而有些人放不下身段,恐怕才是找不到新工作的原因。擁有博士學位、曾是老闆、經理的人,去當小弟或雜工,乃至撿垃圾、做清道夫也沒有什麼丟臉,工作即是工作,只要不偷、不搶、不做壞事,都是好工作。學以致用、適才適任是平常時期的想法;在高失業率的情況下,有什麼工作能做就先做,騎著一匹馬去找千里馬,才是最務實的生活智慧。
就像美國紐約有一對姐妹,她們大學畢業後失業,於是一方面讀研究所,一方面在紐約曼哈頓的富豪家當褓姆。兩個女孩年紀輕、學歷高,很受雇主歡迎,不但解決失業問題,還把當褓姆的過程與經驗寫成書,那本書後來還上了暢銷書排行榜。這個故事正好說明了,萬一遇到失業,如果能夠面對事實,善加運用,便是人生旅程中的大好轉捩點;幸與不幸,沒有一定,但看如何因應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