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唱誦42字
(一)經典有據
「華嚴字母」的出典,是唐代實叉難陀所譯八十卷本《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的四十二個漢文音譯字。關於「四十二字門」的記載,也見於其他佛教經典,如:《摩訶般若經》、《大智度論》、《光讚般若經》、《放光般若經》、《大般若經》、《大方等大集經》、《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等。
(二)利於觀想
「華嚴字母」的修行方法主要有二種,唱誦與觀想。觀想字母的方法,於《大方廣佛花嚴經入法界品頓證毘盧遮那法身字輪瑜伽儀軌》中的記載是,觀心中有圓明皎潔的大月輪,於月輪內觀右旋布列四十二個梵字,放金色光。
從上面對於華嚴字母546字和基本42字修行方法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各有特色。《金剛經》云:「諸法平等,無有高下」,凡是適合當事人的修學方法,容易得力的,就是最好的法門,此間沒有高下的區分。若問抉擇,筆者提出個人的建議如下:
從「華嚴字母」的主要修行方法之一唱誦來看,546字的梵唄淵源流長;但若要唱誦42字,一時尚未聽聞要如何唱誦。基於此,筆者發心將華嚴42基本字母,配合「字母歌」的旋律,譜成現代人易學易唱的「華嚴字母」42字唱誦。對於繁忙的現代人而言,唱誦42字不啻是個合適而可行的選擇,也與經典出處相應。
再從「華嚴字母」的另一主要修行方法,觀想字輪來看,經中所述都是42字母,因此能掌握42字母的梵文字形,就能落實觀想。反之,546字的觀想字母法,經中從未見過。
雖然筆者主張華嚴字母只要唱42字門即可,不過對願意唱546字母者是尊重的,也是鼓勵的;唱546字是佛門傳統,尤其梵唄旋律具有相當的攝受力,是修行重要的功用之一。
(未完,以下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