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咒語漫談解說:漢傳陀羅尼被的形式
本期目錄:
嘉豐出版社:《光明論文選集》
《光明論文選集》 編著:林光明 教授 本論文集共選錄筆者六篇佛學論文,其中五篇為梵文與音韻的相關研究,另一篇為玄奘與《心經》的關係之研究。筆者研究中國佛教中的古梵字,是緣於對佛教咒語的熱忱,愈是涉入,愈發覺其重要性。願藉本論文集的出版,吸引更多同好投入,讓研究成果更為豐碩。
漢傳陀羅尼被的形式
摘錄自林光明教授著作:《光明論文選集》〈漢傳陀羅尼被與尊勝咒關係之研究〉
目前坊間陀羅尼被約有數十種,最常見的為長方形,中間有一個塔形,其內寫滿梵咒。為方便研究,茲將陀羅尼被略分為「基本形」及「衍生形」兩種。兩種皆為長方形,但「基本形」主要內容為:書有咒語的「塔」、「咒輪」和「種子字」;「衍生形」則多為後人依「基本形」的形制,或取其咒輪、或取其梵字的特色而自行創發。「基本形」是使用最久,也是目前使用最為普遍的陀羅尼被,故本文以基本形為主要研究對象。 筆者目前蒐集到「基本形」的版本資料中,字跡比較清楚的有兩個版本,分別是現收藏於台北天母「振樂堂」據說為清代宮廷中所使用的版本(以下簡稱「清宮版」),及張定榮先生以上海居士林於民國十年印製的陀羅尼被為基礎,再請拉卜楞寺喇嘛重新繪製的「福田被」。
由上面「清宮版」與「福田被」的圖片可見,兩種版本在形制上頗為相近。由上面「清宮版」與「福田被」的圖片可見,兩種版本在形制上頗為相近。以下,再舉兩種「衍生形」陀羅尼被例,供參考對照:
陀羅尼被的經典出處
前舉兩種基本形中,「清宮版」比「福田被」多出不少漢字的說明。在「清宮版」咒塔的正下方處,有一段漢文說明,內容為:「此陀羅被乃按『滅惡趣本續』所作也,續云:此滅惡趣威德王密咒功德不可思議,若為亡魂作利益者,書此密咒真言字種,貼於亡屍額喉心密等處,或復佩戴蓋覆之者,是人魂識承佛如來密咒功德攝受之力,無始劫來種種罪業悉皆清淨,不墮地獄餓鬼畜生諸餘惡趣,即得往生西方淨土,蓮花化生,阿彌陀前受菩提記。若彼亡魂罪極深重,不能往生西方淨土者,承此攝受亦得往生人間天上,精修善行,畢竟往生蓮花世界獲菩提果也。」 筆者遍查西藏大藏經中,並未找到名為「滅惡趣本續」的經文。其後由「福田被」咒塔中,解讀出其內有《尊勝經》的長咒及心咒等內容,又續查《西藏大藏經》中的五部《尊勝經》,雖然,目錄中漢譯為《最勝佛頂陀羅尼經》,筆者將之完整翻譯為《聖淨除一切惡趣佛頂最勝陀羅尼》。其中「淨除一切惡趣」,其意與陀羅尼被上「滅惡趣本續」的「滅惡趣」相當,所以推測該經或為陀羅尼被的經典出處之一。
經筆者解讀陀羅尼被上塔形內的主要咒語為尊勝咒,尊勝咒出於《尊勝經》,《尊勝經》在唐代、宋代均有不同譯本,唐代譯本中的尊勝咒約有三百六十多字,宋代譯本中的尊勝咒約有五百三十多字,而陀羅尼被上的尊勝咒有五百多字,由此可知陀羅尼被的製作時間應在宋代以後。 此外,從陀羅尼被上面以蘭札梵字書寫咒語的情形來看,因為蘭札梵字流行於漢地的時間是元、明、清三代,所以陀羅尼被發生的時間應該不早於元代。又從陀羅尼被上的蘭札梵字書寫風格看,它與清代《同文韻統》或《龍藏》上的蘭札梵字書寫特色較為接近 ,如福田被製作者張定榮先生即稱該字體為「乾隆體」梵字。因此就梵字特色可知,陀羅尼被很可能為清代的作品。
(未完,以下待續)
林光明教授開講!生命電視台「梵漢咒語大講堂」
咒語漫談期許
「咒語漫談」是林光明教授的專欄,固定每月十五號與三十號刊登。本專欄將陸續介紹梵文、藏文、悉曇與蘭札等不同咒語,更希望藉由電子報的發行,來讓更多人認識佛教咒語。
我們期望,藉著電子報「咒語漫談」的廣傳,所有佛教徒將使用共通法本唸誦同一咒語;且讓我們一同努力。
咒語百科全書
咒語相關辭典
各式咒語書籍
咒語CD錄音帶
咒語課程教學
客服專線:(02)2762-5540、傳真電話:(02)2763-2778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69巷2弄36號 「咒語漫談」全部圖文係屬嘉豐出版社,版權所有。 「咒語漫談」歡迎諸位大德傳閱。唯用於學術研究或商業用途時,請先來函取得授權。 非經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任何權益侵犯,絕對依法追究。 Copyright © 2006 Mantra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