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林光明教授著作:《光明論文選集》〈漢傳陀羅尼被與尊勝咒關係之研究〉
從「定陵試掘」
出土的考古資料中,明代萬曆皇帝及孝靖后、孝端后的遺體上所覆蓋的被子來看,雖然有佛教文化的痕跡,卻還沒有見到陀羅尼被的形式。孝靖后身上覆蓋的織錦經被,被黃色,織金線雜花,錦上寫了朱紅經文,經文字跡辨識不清了,僅中部有「南無阿彌…」字樣。孝端后遺體上亦蓋有織錦被,被上繡蓮花,龍紋。萬曆皇帝的遺體上所蓋的錦被,也未見有陀羅尼被的式樣。因此,筆者推測,明代應該還沒有陀羅尼被。
陀羅尼被的出現,似乎是從清代皇宮開始,如據《嘯亭續錄》的記載,賜與陀羅尼被,是清代皇帝的一種特殊恩賜,只有親藩勛舊及大臣,為皇帝特別眷顧者,才有這份殊榮
。而實際賜與陀羅尼被的案例,主要都是在清高宗乾隆皇帝之時,如《清史稿》卷319,〈和珅傳〉第10759頁,中所載:論曰:高宗(乾隆)英毅,大臣有過失,不稍假借,世傳敏中以高雲從事失上意,有疾,令休沐,遽賜陀羅尼被,遂以不起聞。
又如姜念思〈丹巴多爾濟小考〉一文中考證,丹巴多爾濟的父親扎拉豐阿,是乾隆皇帝的愛臣,乾隆在其臨終前亦曾賜與陀羅尼被。而於1967年在遼寧出土的丹巴多爾濟葬墓中,即有一件陀羅尼被實物。
由文中所附該陀羅尼被的摹本樣式,與前面「清宮版」經被的形制比較,可知兩者是同一版本。由此可知,現代流行的陀羅尼被,應是由清宮中流傳出來的。
此外,據《養吉齋叢錄》記載,這種陀羅尼被是西藏喇嘛「胡圖克圖」所貢,以內地的綢緞做成,上面有梵字陀羅尼。此處記載之西藏喇嘛胡圖克圖,可能是指章嘉三世。按章嘉三世可說是清代學識最為淵博的佛教學者,他廣學顯密經論及藏密黃教教法,又通曉藏、梵、漢、滿、蒙等多種語言,還精於佛像繪塑與鑑定。「陀羅尼被」本身為類似西藏佛像繪製的唐卡形式,其上又有漢文及梵文蘭札體書寫的內容,而章嘉三世正是具備能夠辨識梵字及製作此陀羅尼被的條件者。又若此經被是章嘉三世所貢,章嘉三世係乾隆皇帝的灌頂親教師,兩人關係亦師亦友非同一般。如收有10402個咒語的《新編大藏全咒》的原書,就是當時章嘉三世依乾隆的旨意而編纂。
故筆者就前述因緣推測,陀羅尼被很可能即是章嘉三世獻給清高宗乾隆皇帝,並於當時開始製作使用。至於後來清宮的「陀羅尼被」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原因,則可能是於委託民間織造時被人複製流傳出來,之後遂漸漸普及。但因不斷地翻製或轉抄而致模糊不清,所以現在傳本上的梵文字跡,大都難以辨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