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報告指出,照相機畫素的提升已經到主流的2、3百萬畫素,到了2010年又將會提升到哪個境界? 商業週刊、天下、遠見等電子雜誌最新資訊【UDN電子雜誌新訊快報】報你知。讓你走在時代最前端,快速掌握全世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影音   理財   追星   電子書   行動   社群   Blog   相簿   書籤   哇新聞  
林光明教授嘉豐出版社
2009/09/30 第132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本期咒語漫談解說:「咒語」的起源


   本期目錄:  

   印順導師閱讀《梵藏心經自學》
   「四十二字門」的探索
   「四十二字門」的研究
   林光明教授開講!生命電視台「梵漢咒語大講堂」
   「咒語漫談」期許
 

印順導師閱讀《梵藏心經自學》

圖片攝於新竹福嚴精舍,本文作者林光明教授作者攜帶梵文咒語相關作品恭請印順導師指教。圖片中印順導師所持書籍為林光明教授所著之《梵藏心經自學》。此書主要目的是讓讀者以自學方式,看懂梵文和藏文心經的字面意義。書中將梵文及藏文心經分段對照,並配合幾種重要字典中的解釋,逐字分析拆解,幫助讀者了解《心經》的內容,正確掌握經文的字面意義。

 

「四十二字門」的探索

文/林光明教授(梵文暨佛教咒語學者)
 

摘錄自林光明教授論文

依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所說:「在陀羅尼中,最根本的是四十二字門,成為大乘的重要法門。」 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也記載:「當善知一字,乃至四十二字。一切語言,皆入初字門!」 由此可見「四十二字門」的重要性。(印順導師採《大智度論》及《四分律》的文獻,說明如下--誦持一切佛法,都依文字語言而施設,所以四十二字義,有了根本的、重要的地位,如《大智度論》卷四八說:「諸陀羅尼法,皆從分別字語生,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語,因語有名,因名有義。菩薩若聞字,因字乃至能了其義」。四十二字,「初阿(A)後荼(dha)中有四十」。「字」是字母(也叫「文」)印度的文字─名句文,是依音聲而施設的。從發音的字母而有語言,所以說「因字有語」。字母與字母的綴合,成為名,名就有了意義。名與名相結合,就成為句了。依《大智度論》,四十二字是拼音的字母。《四分律》卷11(大22,p.639a)說:「字義者,二人共誦,不前不後,阿、羅、波、遮、那 (A-Ra-Pa-Ca-Na )」。「阿、羅、波、遮、那」,正是四十二字的前五字。律制比丘與沒有受戒的人,是不許同時發聲誦經的,因而說到同誦的,有「句義非句義,句味非句味,字義非字義」。這就是句、名(味)、文(字)-- 三類,可見這確是古代字母的一種。摘錄於: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p.745-6。)

然而,由於當時歷史考古學及碑銘文獻資料的缺乏,印順導師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746,僅由《大智度論》及《般若經》等漢譯文獻的記載 ,即推論:
「現在的印度,沒有四十二字母的拼音文字,然可以決定的,這是古代南印度的一類方言。」
 

 

「四十二字門」的研究

依於筆者近來的研究,認為這樣的「決定」說明,是稍有問題的。「最早印度文字起源」的探討,可以參看筆者編著的《梵字悉曇入門》之介紹 ;另外,關於「四十二字門」的研究,在該書pp.341〜9中,筆者依據:「1.基本梵字字母(收錄九部經典史料)」、及「2.華嚴字母(收錄九部漢譯經典)」區分成兩大部分。並且,將這兩部分的梵字字母與不同譯者所使用的漢文音譯,作了詳細的「音譯對照表」,收錄於拙著《梵字悉曇入門》

另外,John Brough教授也研究「四十二字門」。他指出:漢譯《佛本行集經》及《方廣大莊嚴經》內容中的「四十二字門」與Lalv的梵文抄本是一致的;然而,漢譯《普曜經》中的「四十二字門」,卻未採用此音節文字的字母表達,而是直接從印度字「意譯」成漢文的。

茲依漢譯《普曜經》,摘錄一段已經「意譯」的中文片段,試製表如下:

根據學者徐真友的研究,此A-Ra-Pa-Ca-Na音節字母與「佉留文字 (Kharosti《佛本行集經》漢譯為「驢脣」)」 有關。依據考古學證明,更顯示古代「佉留文字」的確使用了A-Ra-Pa-Ca-Na的音節順序。且古犍陀羅地區發現一些佛典故事的石雕,清楚地書寫A-Ra-Pa-Ca-Na音節字母寫成的佉留文字;另外,S.Lévi在七十年前,也提到「四十二字門」中的第三十九字Yas,發Za音,這個音不是一般印度文所用,而是中亞地區Iranian(伊朗的) 語系,以及犍陀羅語言的發音。

若依據這些石雕、碑文等的證據,以及學者們近來的研究成果,或可推論「四十二字門」可能的發源地,應該離中亞Iranian語系或西北印不遠,而且,應該不是印順導師所推論的「南印度方言」。

由於印順導師當代的歷史考古學及碑銘文獻資料的缺乏,若僅由漢譯《大智度論》(p.25,p.408b-c)和《般若經》(大8,p.396b-c)等的文字記錄,即推論「四十二字門,是古代南印度的一類方言。」這是有問題的。

依於筆者近幾年的研究,認為:經論的文字記錄,是可以虛構一套有利於自己派別的鋪陳方式。這也就是近代先進佛學研究者,專注於「中亞區域佛教的研究」或「南方區域佛教之研究」,在現代佛學學術的研究方法上,顯得特別有意義的地方。

此處,亦將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一段文字摘錄-- 現在的印度,沒有四十二字母的拼音文字,然可以決定的,這是古代南印度的一類方言。《大智度論》說:「若聞荼da字,即知諸法無熱相。南天竺荼闍他,秦言不熱」。「若聞他(tha)字,即知諸法無住處。南天竺他那,秦言處」;「若聞拏(na)字,即知一切法及眾生,不來不去,不坐不臥,不立不起,眾生空法空故。南天竺拏,秦言不」。對字義的解說,引用南天竺音來解說,可見《般若經》的四十二字門,所有的解說,是與南印度方言有關的。請詳: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p.745-6。

(未完,以下待續)

 

林光明教授開講!生命電視台「梵漢咒語大講堂」

「持咒」是佛教徒主要的功課之一,專門研究梵文咒語的林光明老師,即日起於生命電視開闢「梵漢咒語大講堂」全新節目!「梵漢咒語大講堂」於週六、日早上十一點播出,網路同步直播,每週末不間斷連續為您播出兩集,歡迎大家準時收看!
 

咒語漫談期許

「咒語漫談」是林光明教授的專欄,固定每月十五號與三十號刊登。本專欄將陸續介紹梵文、藏文悉曇蘭札等不同咒語,更希望藉由電子報的發行,來讓更多人認識佛教咒語

我們期望,藉著電子報「咒語漫談」的廣傳,所有佛教徒將使用共通法本唸誦同一咒語;且讓我們一同努力。


訊息公告


[攝影技巧] 如何營造空間感?
在拍攝人物之前,初學者最容易犯下的錯誤是眼中只有看到漂亮的模特兒,其實,退遠一些,先觀察一下場景,常常會發現有很多不同的前景可做為構圖時的趣味。

一窺名人衣櫥秘密
《慾望城市》中凱莉那個小小的衣櫥空間是她所有慾望的投射,現實生活裡,每個女人的衣櫥也有著數不盡的故事。


咒語百科全書

咒語相關辭典

各式咒語書籍

咒語CD錄音帶

咒語課程教學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