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咒語漫談解說:西藏寺院建築中蘭札梵字的作用
本期目錄:
光明文集《蘭札體梵字入門》精裝本
光明文集《蘭札體梵字入門》精裝本 編著:林光明 教授
蘭札梵字是公認最美也最難學的一種梵文字體,本書蒐羅許多珍貴之漢地、西藏以及尼泊爾的蘭札文獻,為數百年來第一本以漢文撰述的蘭札體梵字入門之教學書。本書的設計條理分明,循序漸進,深入淺出,不僅是初學大眾的學習入門指南,也可作為學者專家之研究參考必備。
蘭札梵字存在於藏傳佛寺中的原因
摘錄自林光明教授論文,原文發表於木柵政治大學2004年12月,佛教藝術與思想學術研討會
由前面的說明簡介,吾人不難發現蘭札 字普遍存在於各藏傳佛寺之中,可說是藏傳佛寺的重要特色。 為何蘭札 字會存在於藏傳佛寺中呢?其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傳統,如桑耶寺第三層的印度式建築中,全殿幾乎佈滿蘭札梵字;其二是受漢地與尼泊爾文化的影響,如尼泊爾金寺中也同樣有蘭札咒牌的例子 ,這說明藏傳佛寺的蘭札梵字,也受尼泊爾佛教傳統的影響。而「吉祥咒牌」裡除了梵字還有「福、壽」二個漢字,如唐波且寺、札什倫布寺及青海塔爾寺等佛寺中的「吉祥咒牌」例,顯然是同時受到印度及漢地文化影響的產物。 藏傳佛寺中的蘭札梵字,主要的內容是佛教咒語。這些咒語都各有功能,如前面介紹過的「蓮花頂咒」,經中提到它具有消除宿業等作用,屬宗教性的功能。 除了宗教性的功能,蘭札梵字還具有美化與調和作用的裝飾性功能。以蘭札梵字書寫的時輪咒牌為例,寫法即極富有變化性,七個梵字連接組合時,其中豎劃有四筆、五筆、六筆乃至七筆;或如才旦夏茸《蘭札 字帖》與《梵文字帖》中的「時輪咒牌」組合字例,其豎劃筆數有三筆、四筆、五筆、七筆乃至八筆等變化。
由上面的例子可知,蘭札梵字書寫的時輪咒牌,常依書寫者的美感認知,以增減筆劃的方式讓空間佈局更臻於完美,除了宗教性的功能,也兼具了美感的藝術性功能。
文字最主要的作用,是透過符號傳達語言訊息的工具。由於蘭札畢竟是梵文,長期以來藏人並不使用該種語言,所以蘭札梵字在西藏很難發揮文字原本的功能。不過,雖然西藏很少人懂蘭札梵字,但卻又將蘭札梵字視為一種西藏的書法藝術,如古文義、史學禮編《藏文書法薈萃》及多智編《藏文書法——藏文字帖集縮寫法初學明鑰》等藏文字帖中,都列有蘭札 字的書寫範例。而筆者也曾於參訪的西藏寺院中,聽見僧侶稱牆上之蘭札梵字為藏文。
結語
據筆者實際走訪,西藏寺院中許多負責書寫蘭札 字的藏人,是依著字帖描繪,雖然字帖中有對應的藏文轉寫,但對一般信眾而言,蘭札 字僅是一種神聖的文字或符號,乃至象徵意義較大的圖形。而由上述因素發展的結果,自然容易產生書寫錯誤的情形,如: 一、幸運常被誤寫(i長音被誤為a長音,另外加上短音i符號。)。 二、可能於整修或維護破舊的蘭札 字跡時,依舊跡描繪產生的錯誤。甚至有的畫成完全無法辨識所寫梵字為何的情形。 透過實地走訪後發現,蘭札梵字普遍存在於藏傳佛寺中。蘭札梵字隨著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原本應是為了宗教性的功能,開始書寫於佛寺之中,後來逐漸發展成具裝飾與美化的功能,並成為藏傳佛寺的傳統與特色。 不過,藏傳佛寺中的蘭札梵字傳承,似乎並未受到重視與延續,所以偶爾也有書寫錯誤的情形。因蘭札梵字常用於書寫咒語,故自有其宗教上的神聖意義。若因為對蘭札 字不夠瞭解,而書寫錯誤,恐怕有損其宗教意義。經過筆者一再詢問,發現舛誤的原因,主要是懂得蘭札梵字的人太少,即使寺院有負責處理的人,也多半是依著範本描繪,因此發生錯誤在所難免。 蘭札梵字既是藏傳寺院建築的重要特色,了解蘭札梵字與藏傳佛寺的關係,有助於理解與欣賞藏傳佛教的文化與藝術。同時,對於藏傳佛教寺院的維護與整修工作,學習蘭札梵字的相關知識也是必要的課題。 (全文完)
中華國際梵漢咒語協會成立緣起
咒語漫談期許
「咒語漫談」是林光明教授的專欄,固定每月十五號與三十號刊登。本專欄將陸續介紹梵文、藏文、悉曇與蘭札等不同咒語,更希望藉由電子報的發行,來讓更多人認識佛教咒語。
我們期望,藉著電子報「咒語漫談」的廣傳,所有佛教徒將使用共通法本唸誦同一咒語;且讓我們一同努力。
訊息公告
•第三帝國與全麥麵包的關係第三帝國影響了猶太人的命運、戰爭的形態、建立極權法西斯主義的範本,除了政治、外交、軍事層面。但納粹也影響了一般老百姓的飲食生活,連麵包都被拿來當成政治工具。•此生必遊 江蘇周庄林園水鄉張藝謀的電影「搖到外婆橋」,唯美到不行,那水澤蘆花的景,正在蘇州郊外的周庄拍攝,這裡是明朝首富沈萬三故居,有極詩情畫意的富豪民居風情和最具代表的江南林園。
•此生必遊 江蘇周庄林園水鄉張藝謀的電影「搖到外婆橋」,唯美到不行,那水澤蘆花的景,正在蘇州郊外的周庄拍攝,這裡是明朝首富沈萬三故居,有極詩情畫意的富豪民居風情和最具代表的江南林園。
咒語百科全書
咒語相關辭典
各式咒語書籍
咒語CD錄音帶
咒語課程教學
客服專線:(02)2762-5540、傳真電話:(02)2763-2778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69巷2弄36號 「咒語漫談」全部圖文係屬嘉豐出版社,版權所有。 「咒語漫談」歡迎諸位大德傳閱。唯用於學術研究或商業用途時,請先來函取得授權。 非經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任何權益侵犯,絕對依法追究。 Copyright © 2006 Mantra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