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文化歷史報】提供深入淺出的歷史知識、及精闢切合時事的人文觀察,滿足你閱讀歷史的渴望!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林光明教授嘉豐出版社
2010/04/15 第145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本期咒語漫談解說:試解大悲咒的幾個謎


   本期目錄:  

   咒語名著《房山明咒集》精裝五冊
   大悲咒的概說
   探討「那囉謹墀」(narakindhi)的問題
   中華國際梵漢咒語協會成立緣起
   「咒語漫談」期許
 

咒語名著《房山明咒集》精裝五冊

咒語名著《房山明咒集》精裝五冊
《房山明咒集》是中國首次使用悉曇梵文及羅馬轉寫,將漢譯咒文重建梵音的咒語集。所收錄咒文皆是唐密之總集大成,不僅為現今漢譯大藏經所未收錄的絕世孤本之一,其石經中所鐫刻的梵字高達八千三百字,更備受矚目。

 

大悲咒的概說

文/林光明教授(梵文暨佛教咒語學者)
 

摘錄自林光明教授論文,原文發表於 「試論大悲咒的幾個問題」系列論文之一:從空海帶回的悉曇大悲咒看那囉謹墀,第一屆兩岸三地佛教傳統與當代文化學術研討會

(續上期:試論大悲咒的幾個問題)

〈大悲咒〉雖然在中、日、韓等地流傳很廣,不過卻有很多問題值得探討,例如:
(1)〈大悲咒〉在《大正藏》中收有五種型式的十多種版本,加上房山石經新發現的千句〈大悲咒〉,就有六種型式,依長短分別是甲型的6字型、乙型300字、丙型400字、丁型600字、戊型1,000字與己型5,000字。為何在中國最流行的是丙型的400字版本?

(2)丙型的〈大悲咒〉在《大正藏》中收有五本(以下簡稱”丙型A本”),可是房山石經與韓國的《真言集》所收的丙型〈大悲咒〉(以下簡稱”丙型B本”),與《大正藏》所收的五本”丙型A本”內容雖大同,但卻約有三成的內容差異。我覺得二者最主要的差別在:前者的梵文文字意義不明,而後者與前者的咒文雖然大同小異,可是幾乎每個字都有清楚的梵文意義。

在這裡有一個非常奇怪而值得玩味的問題是:中國人流行的是前者的”丙型A本”,但從房山石經來看,”丙型A本”根本不存在於房山石經房山石經只收錄後者的”丙型B本”,為何會有此現象?又為何梵文意義不明的版本會比梵文意義清楚的版本流行?

(3)日本自上一世紀初就開始從梵文的角度研究咒語,不過他們所有有關〈大悲咒〉的研究,幾乎都是”丙型B本”。當然這種型式的咒語內容意思很清楚,可能是原因之一,可是為何日本人會這樣研究?而且他們都說他們根據的是《大正藏》經號1064的版本,而事實上1064卻對不出這種結果。(註:栂尾祥雲說他的根據來自韓國的《真言集》,而田久保周譽則說他根據的是他宗門祖傳的一個〈大悲咒〉本,這兩者目前我們找不到原始資料,而只有二手資料。可是從內容上來看,不管是《真言集》或我們取得的”丙型B本”所引用的資料,都與房山石經很接近。)

(4)大家都知道,〈大悲咒〉的主角是觀世音,特別是千手觀世音,以通行本來講,它在第3、11、78句,共有三次出現觀自在菩薩,但卻在第12、49、60、72句,共出現了四次的那囉謹墀,而「那囉謹墀」(narakindhi)除了〈大悲咒〉通行本這個系統外,未見於其他相關的經咒。為何通行本會使用四次的那囉謹墀?

比對所有其他戊型與己型的〈大悲咒〉有關nilakantha(註:正確寫法應為,唯因網路字型顯示問題,我們以下內文皆採用梵文羅馬簡易拼音nilakantha,還請讀者特別留意。)的漢譯內容,它們的對應梵文都是nilakantha,而這是標準的梵文,也就是青頸,為什麼通行本不用nilakantha而用梵文字源不知為何的narakindhi?

(5)從語言的角度來說,辨音作用主要是靠子音,母音稍有差異,在語言的現象裡屬於自然現象,因此若從這個角度來看,nilakantha與narakindhi其實是很接近的字,即n-l-k-nth-與n-r-k-ndh-。在語言的演化過程裡,被重疊使用的可能也非少見,但那囉謹墀總有它的來源,其來源為何?
 

 

探討「那囉謹墀」(narakindhi)的問題

筆者計畫書寫一系列有關〈大悲咒〉的論文,每次探討一個主題,本文主要在探討「那囉謹墀」(narakindhi)的問題,此問題的背景如下:
(1)《大正藏》中收有很多種〈大悲咒〉(本文將其分成甲、乙、丙、丁、戊五型),另外在房山石經中有一本佛教最長的咒語,我們把它當作第六型(己型)。

(2)〈大悲咒〉的主角是千手觀音,可是在丙、戊、己型的咒文中,幾乎每個咒都包含有青頸觀音,以通行的84句415字本為例,觀自在菩薩共出現三次,在第3、11、78句,但是青頸觀音卻出現四次,因此青頸觀音在〈大悲咒〉中,一定有其出現與存在的意義。

(3)青頸觀音的梵文是nilakantha,從上文表中可見除了”丙型A本”系列用narakindhi(那囉謹墀)外,其他所有的咒文都是nilakantha的對音詞。那麼「那囉謹墀」的來源究竟如何?

(4)既然其他咒本中都是nilakantha的對音詞,而只有經號1060的伽梵達磨本作那囉謹墀(narakindhi)(註:《大正藏》中所收的三本丙型A本〈大悲咒〉:T1060、T1064、T1113B,後二者皆標明為不空所譯,不過其內容與用字,皆與T1060的伽梵達磨本幾乎一模一樣,所以有很多學者就認為後二者是後人以前者為基礎所作的糅合本或簡化本,再假借不空的名義製作出來的。從萬金川教授所用的研究方法可見,不空應該不可能使用與伽梵達磨相同的音譯字,而且不空有他特定的用字習慣,例如:b用m音漢譯、d用n音漢譯、還有g用v音漢譯等音譯的特色,可見這種懷疑與推論,是有其根據的。) ,那麼「那囉謹墀」就錯了嗎?

(5)我一向主張危害人家的信仰是不道德的事,因此絕對鼓勵與支持人家的信仰,不管是哪一種方式的信仰。我也覺得經過歷史驗證的東西,雖然不一定最好,不過卻相當可靠,因為畢竟是許多人的經驗累積。所以我主張在念誦〈大悲咒〉時,最好能依據最傳統的方式,持誦最古老的版本。因此,有關〈大悲咒〉,我主張應該念所謂的伽梵達磨最通行的84句415字本。也許有人從標準梵文的角度,推論此通行本的內容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我還是鼓勵大家持誦這個通行本,而我之所以敢做〈大悲咒〉的重建梵文本,其立場也在於:我頂多是做一本通行本的梵音本而已,既然通行本可以用台語、廣東話、北京話、上海話、韓國話、日本話、越南話……來念,那麼用所謂的還原梵音去念,應該沒有問題,而且也很可靠,不是嗎?

(6)儘管〈大悲咒〉有很多種形式,且漢族與日本的傳統資料,所使用的都是伽梵達磨本(《大正藏》卷二十,經號1060),但是幾乎所有日本學者以及韓國與印度的學者,其所作的重建梵文本,卻都是另外一個形式(即本文所謂的”丙型B本”)。

雖然這些研究者,都號稱是根據《大正藏》1064的所謂不空本,但核對該本的漢字內容,卻與經號1060幾乎一致,因此,所謂的據不空本所作的重建梵文本,它所根據用以重建梵文的漢譯本,必然另有所指。筆者以為,這是受韓國《真言集》的影響所致,而韓國本的來源,卻很可能是來自遼金刻經,也就是本文稱為房山石經的資料或契丹藏,其詳細情形,我會用另一篇專文討論。

從現代通行使用的〈大悲咒〉,可看到中國人用的都是丙型A本 ;而韓國人用的幾乎都是丙型B本,包括目前韓國市面上可見的圖像本(類似在漢地盛行的84幅圖像本)的內容,也都以丙型B本為主 ;至於日本一般使用的漢字本是丙型A本 ,而學者研究的卻都是丙型B本 。

關於上述三點內容的理由,我略作推論附在本頁下面的附註欄中,當然這只是個人的推論,我正在找尋相關資料,待有確切的證據時再發表相關的論文。
本社曾針對narakindhi與nilakantha的對音詞作比較,發現所有上述的梵文重建本大約可分成兩派,一派全用nilakantha,一派則用narakindhi,唯一的例外是空海本,亦即本論文的要點所在。(我們找到空海本,並由空海本做出一個結論:二者通用。因為空海本身就將二者共同使用。)

(未完,以下待續)

 

中華國際梵漢咒語協會成立緣起

梵文係佛教經典與咒語所使用的文字,忠實保留佛法及咒語的原貌,期望有心於梵漢咒語研究的人士,能夠共同發心齊聚一堂,並提供身邊相關資源來貢獻支持這一深具意義的工作,為梵漢咒語的研究,齊心協力,與林光明教授共同致力於梵漢咒語的推廣。
 

咒語漫談期許

「咒語漫談」是林光明教授的專欄,固定每月十五號與三十號刊登。本專欄將陸續介紹梵文、藏文悉曇蘭札等不同咒語,更希望藉由電子報的發行,來讓更多人認識佛教咒語

我們期望,藉著電子報「咒語漫談」的廣傳,所有佛教徒將使用共通法本唸誦同一咒語;且讓我們一同努力。


訊息公告


春日採摘草莓趣
要想盡興採莓,3至5月來訪草莓園最逢時,初春正是草莓盛產的季節,園裡結實纍纍採摘起來更過癮。

活動》創作神童許雅涵 送您專業流行歌譜
創作神童許雅涵所熱力推廣的歌譜,是由台灣音樂叢書的出版界的哪間出版社出版的呢?答對了就有機會獲得專業流行歌譜。


咒語百科全書

咒語相關辭典

各式咒語書籍

咒語CD錄音帶

咒語課程教學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