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漢對音詞的研究,除了漢文發音可資參考外,五體梵字及羅馬拼音也是可藉以參考的工具,茲說明如下:
(一)五體梵字
安然在《悉曇藏》的序文裡提到:「欲使夫披此藏之者,以了彼方之音,每見古今之訛譯,乃辨梵唐之真文。以東垂之脣舌,同西天之言音,縱令雖有百千梵漢之對譯,若其不解十八悉曇之例文,何以得定同字異形、異字同形之區分,亦能肯決一字多音、多字一音之差別?」
上述序文,充分說明了要從漢字(尤其是唐代的漢字)資料來研究梵文,若沒有具備悉曇梵文的基礎知識,是幾乎不可能的。筆者有鑑於此,才會計畫出版五體梵字的教科書。
關於漢文佛典中所出現的五種梵字,茲先列表如下:
梵 字 |
時代 |
其他地區 |
刊 載 佛 典 |
悉曇體 |
唐代 |
日本 |
《大正藏》、《卍正藏》、《卍續藏》等 |
城體 |
宋代 |
韓國
雲南、遼金 |
《磧砂藏》、《趙城金藏》、《高麗藏》等 |
蘭札體 |
元明清 |
西藏 |
《永樂北藏》、《嘉興藏》、《龍藏》、《悉曇經傳》等 |
藏文梵字 |
元明清 |
西藏 |
《御製滿漢蒙藏四體合璧大藏全咒》等 |
天城體 |
現代 |
|
近代刊印之梵文佛教經咒等 |
關於五體梵字的教科書,作者至目前已出版者如下:
(1)
《悉曇梵字入門》:1999年。
(2)
《蘭札體梵字入門》:2004年。
(3)
《藏文梵字入門》:2005年。
(4)
《城體梵字入門》:2006年。
(二)羅馬轉寫梵字
雖然我們致力於五體梵文教科書的編纂,目前且已出版上述四種字體,不過仍有很多研究者對此文體的學習興趣缺缺。其實對現代人而言,要作梵漢對應的研究,甚至梵漢聲韻的比對研究,較之古人,我們是得天獨厚,因為我們擁有一種新工具,那就是羅馬轉寫的梵文。
關於羅馬轉寫的系統,目前學術界最通用的梵文羅馬轉寫,是依USLA(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規則轉寫而成,透過這種轉寫法,加上英文教育的普及,對新一代的學習者而言,有此新工具可以運用,在學習上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我認為羅馬轉寫的梵文是未來的主流。而且從以下所舉的「琉璃」、「玻璃」的例子(見本文第六.(一)),也可以看出。甚至從上文《悉曇十二例》,也可看出,要解釋半音跟滿音,用羅馬轉寫是最方便的方法(見本文第三.(二).2.)。
又,2007年5月台灣教育部公佈《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使用手冊》,其中所用的拼音符號,與梵文的USLC的羅馬轉寫拼音符號很接近,特別是有關出氣音的標示方法這一部分。讀者可參考使用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網站的「資料下載」區,網站為http://www.edu.tw/EDU_WEB/Web/MANDR/index.php,來下載參考。
(未完,以下待續)
(編按:由於字型支援的關係,專欄「咒語漫談」裡的梵文與藏文原文、羅馬拼音轉寫等種種字體,幾乎皆無法在網路上忠實呈現;我們
有時必須因應字型支援作一些編輯的處理,因此網路版本可能和原文有所差異,還請讀者同修們特別留意。
在累積一定的稿量以後,我們預計將「咒語漫談」的專欄集結成冊,屆時,我們除了將電子報裡缺漏的梵文羅馬拼音、藏文羅馬拼音全部補足,並添增梵文咒語悉曇原文、藏文咒語藏文原文以及簡易國語注音,敬請
讀者同修們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