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林光明教授論文「以梵漢對照的佛教音譯詞,作為聲韻學研究的新材料和新方法──以《梵漢大辭典》、《房山明咒集》為例」,原文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聲韻學會議」
雖然我做過多本自漢譯重建梵文的咒語研究,如:《大悲咒研究》、《往生咒研究》、《尊勝咒研究》……;也做過數百萬言的《新編大藏全咒》;也為了工作,學習過十數種語言文字。但畢竟對音韻學只是個門外漢,因此,在做《房山明咒集》的重建梵文時,在研究方法上,曾多次請教過台灣的萬金川教授,北京的王邦維教授、朱慶之教授,上海的徐時儀教授,京都的梁曉虹教授,從他們的當面指導與著述之中,獲益良多,謹藉此機會謝謝他們。
我們所用的重建方法要點如下所述。若有優點,都是師長朋友們所教;若有缺點,則是我土法煉鋼所致,與他們無關。
本文此處將說明作者在依漢文重建梵文內容架構時,所用的方法和思路歷程,給這門近數十年來有愈來愈多人投入研究的領域,提供一個供其他研究者參考的研究方法。我們所用的重建梵文方法,雖然說不上已臻理想可用,但至少根據這種方法,我們也已做出一些成果,所以這種研究方法,應該是可以被接受的。至於所做出的大量梵漢對音的資料與出版品,相信從梵文的角度而言,也可以為漢字聲韻學的研究,提供一個新材料與新動力。
(一)利用原附悉曇字
房山石經的《釋教最上乘秘密藏陁羅尼集》,原來收有約8,300個悉曇字(註)。這些字是我們最重要的還原成梵文的基礎材料。我們先將這些字通通重建成羅馬轉寫的梵文,如是至少就有近萬字在梵漢對音上很有把握的重建梵文資料。
(二)利用前人研究的成果
接著利用前人已研究過的梵文資料作對音,如:〈大悲咒〉、〈尊勝咒〉、〈往生咒〉、〈準提咒〉,乃至《心經》中的咒語等等,這些咒語都有前人作過詳盡的研究,我們自己也幾乎都出了專書。參考這些資料,也可以增加大量的梵漢對音詞。
(三)上述二項資料交叉比對
接著利用上述二項資料交叉比對,做出更多對音。如此對後續的其他咒語的重建梵文,就幾乎達到重建合理梵文的目標。
(四)以上三點無法完成重建時的處理原則
至於以上三點無法完成的部分,則利用漢音與梵文詞條的知識,大致找出對應的音之後,再依《梵漢大辭典》的內容,查閱並選取在意義上與該咒內容較對應的詞條。
(五)比較書中同一字詞的梵漢對音
我們在整理的過程中,隨時以某一字或詞條的對音結果,比較同書在別處的梵漢對音情形。其實這部分,花掉我們最多的時間。因為每一次對某一個字有疑義並有新的看法時,我們都會回去比對全書別的部分。這個時候,整部書從頭到尾要翻閱並修改一遍,幾乎做到「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地步。本書最後的定稿階段,也多次發生這種情形,往往為了一個字,把全書從頭到尾再作修改。
(六)統整後力求對音一致
我們的作法與目的,是希望綜合整個整理的結果,盡力試著做出全書一致的內容。雖然目標如此設定,我們也盡了力,但所做出的成果,錯誤之處在所難免。這個部分只有期待未來的研究者,能繼續幫我們修正。
註:
此處所說的悉曇字,是廣義的悉曇字。依照我們五體梵文的分法,這種字嚴格來說,應該較接近遼金時期的城體字,不過因為本書為了配合《大正藏》以悉曇為主的主流情勢,我們將《房山明咒集》全書作悉曇化。
(未完,以下待續)
(編按:由於字型支援的關係,專欄「咒語漫談」裡的梵文與藏文原文、羅馬拼音轉寫等種種字體,幾乎皆無法在網路上忠實呈現;我們
有時必須因應字型支援作一些編輯的處理,因此網路版本可能和原文有所差異,還請讀者同修們特別留意。
在累積一定的稿量以後,我們預計將「咒語漫談」的專欄集結成冊,屆時,我們除了將電子報裡缺漏的梵文羅馬拼音、藏文羅馬拼音全部補足,並添增梵文咒語悉曇原文、藏文咒語藏文原文以及簡易國語注音,敬請
讀者同修們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