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位相機上市訊息、完整產品測試報導、攝影作品分享、熱門攝影技術討論,盡在【DCView數位視野】! 【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4/15 第27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明鏡亦非臺
認識咒語 鏡智觀自在
漫談隨筆 敦博本壇經
 
明鏡亦非臺
文/摘自林光明教授相關著作
李淨老師所恭繪觀音四十二手之寶鏡手
本期介紹四十手(或四十二手)之寶鏡手,圖示為李淨老師所恭繪。「鏡」在中國佛教最令眾人琅琅上口的偈頌,首推六祖惠能的題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本文先介紹寶鏡手之鏡智觀自在,再介紹此題偈在《六祖壇經及其英譯》書中所收不同版本的內容。此《六祖》書主要是將《壇經》之鈴木大拙所修訂的〈敦煌本〉以及楊曾文校寫的北京版〈敦煌博物館本〉,二本分段並列,從中比較二本的差異;再根據楊曾文所修訂的漢文本作英譯。讀者借此能對《壇經》的相關內容有一概觀性的認識。

有心共同研究及貢獻於這一領域者可參與推廣,詳參中華國際梵漢咒語協會 ;相關的出版,可參考著作品 ;而想要聽取咒語讀音的讀者,可參考於Youtube網路梵漢咒語大講堂

鏡智觀自在
文/摘自林光明教授相關著作
鏡智觀自在(寶鏡手)之真言及其略釋
鏡智觀自在為四十觀音之一。又名寶鏡觀音,乃千手觀音之持寶鏡手所化現。《千光眼祕密法經》云:「若人求智慧者,應修寶鏡法。」(大正20•123a)

【尊形】左手當心持寶鏡向外,右手作智拳印。《千光眼祕密法經》云:「相好威光如上所說」,故其他相好同於與願觀自在。

【印相】右拳置腰,左手開舒,舉於面前。見此印,應觀想如見大圓鏡智。

【真言】唵縛日羅達磨薩縛悉地摩訶枳孃曩娑縛賀(Oṃ vajra dharma sarvasiddhi mahājñāna svāhā)。

敦博本壇經
文/摘自林光明教授相關著作
《六祖壇經及其英譯》(嘉豐出版社)
《壇經》提到惠能不識字,請人讀神秀偈,認為: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識心見性,即悟大意。因而回應神秀所書「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拙著《六祖壇經及其英譯》一書(如圖示),第8-2節提到六祖惠能的題偈,〔宗寶本〕「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而於〔楊校敦博本〕是作「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此有三點差異:「非臺」與「無臺」;「本來無一物」與「佛性常清淨」;「何處惹塵埃」與「何處有塵埃」。

此偈是惠能直見本心之作,丁福保《六祖壇經箋注》亦云:「心鏡亦無可磨形,實無方圓明暗之影,安有鏡台之相。」相對神秀未能在「性空」的深層意義上詮釋修行解脫問題,以漸進方式掃除塵垢,使心明淨,尚未能直視本心佛性。如六祖惠能之開示:「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般若常在,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莫起雜妄,即自是真如性。用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見性成佛道。」因而「鏡」取「識心見性」之意。

客服專線:(02)2762-5540、傳真電話:(02)2763-2778
地址:10572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69巷2弄36號
「咒語漫談」全部圖文係屬嘉豐出版社,版權所有。
 
「咒語漫談」歡迎諸位大德傳閱。唯用於學術研究或商業用途時,請先來函取得授權。
非經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任何權益侵犯,絕對依法追究。
Copyright © 2006 Mantra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