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三年一月希特勒奪權,標誌著納粹時期的開始。我們知道,第三帝國影響了猶太人的命運、戰爭的形態、建立極權法西斯主義的範本,也造就了二十世紀下半業國際局勢的消長。但是除了政治、外交、軍事層面,我們也意外地發現納粹影響了一般老百姓的飲食生活,連麵包都可以拿來當成政治工具。
納粹侵略政策引發的直接後果,飢荒就是其一。飢餓基本上侵襲了所有戰事所及之地,更在東歐引發劇烈效應,使餓死成為當地大規模現象。在德國,飢餓促使因應貧困而生的特殊菜餚再度出現,不過為時不長。反之,大屠殺則使猶太古老烹飪傳統在歐洲永久斷脈。一九四五年戰爭結束,對世界大部分地區不僅是政治軍事上的一大轉變,也意味著飲食文化的重大轉折。
相對於二次大戰,一次大戰主要在戰場上和人煙稀少地區進行,但對飲食仍有直接影響。一九一四年以前德國糧食生產速度已趕不上人口增長的腳步,以致戰事爆發初期旋告糧食短缺。一九一四年十月起,德國境內所有碾穀廠受命加速碾磨製造麵包用的穀物。麵包師傅須在小麥麵包裡混摻一定比例的黑麥;黑麥麵包則通常加入馬鈴薯粉。這種戰時麵包(Kriegsbrot),德語通用簡稱為「K-Brot」。其製作規定不久出爐,按規定小麥麵包至少要含百分之十的黑麥麵粉;黑麥麵包須摻入至少百分之五的馬鈴薯片、馬鈴薯粉或馬鈴薯澱粉。
納粹於掌政初期,即把飲食文化和民生供應宣告為國政要務。一九三六年帝國議會制定「飲食暨國防自由」做為四年計畫的首要目標。實踐這個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由國家主導的麵包政策,政策內容在於致力推廣當時幾無人知的全麥麵包。
一八九○年代起,有個所謂「麵包改革者」的團體開始研發新法,以期做出天然又健康的麵包。新麵包在發展之初接受度不高,納粹卻能把這種麵包新概念融入其意識型態:全麥麵包健康又營養,兼具防齲齒功能,且是極能突顯「德國民族性」的食物。一時之間,上有國家立法促進新麵包普及,下有地方同步施行相關措施。一九三九年全德厲行全麥麵包政策,並有「帝國全麥麵包委員會」成立。全麥麵包和納粹衛生保健觀念一拍即合。然而,在納粹統治之下,連麵包都有意識型態──這「正統雅利安麵包」透過麵包票制度配發給雅利安人,非雅利安人休想吃到。在後續的納粹統治期間,這套麵包政策一直有其獨特重要性。麵包還區隔著德國人和非德國人。全麥麵包為我方,老俄麵包」(Russenbrot)為彼方。
雖然第三帝國鋪天蓋地的統治人民,連飲食都多所限制,但文化的固著性總怕也不是那麼容易就移除。因應物資匱乏而改變麵包做法,即突顯這種典型特徵:飲食文化具有強韌生命力。當原料缺乏,人們會轉循傳統模式解決。麵包是摻了其他原料,但就是沒人想到減吃麵包多吃粥,更何況換吃粥食就當時情況而言划算多了(資料來源:《歐洲飲食文化:吃吃喝喝五千年》,左岸文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