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音樂會必演之曲
★艾爾加:《第一號威風凜凜進行曲》
Elgar, Edward (1857-1934): Pomp and Circumstance No.1
樂曲形式:進行曲/創作年代:1901年/樂曲長度:5分44秒
雖然說人類音樂史上有許多偉大的作品,但是像《威風凜凜進行曲》這麼振奮人心的樂曲,卻也只有一部。英國作曲家艾爾加是一位自學成家的創作者,但他卻是英國在近三百年中,第一位作品受到歐洲其他國家認可的偉大作曲家。艾爾加的作曲技巧,主要來自他勤奮的抄譜。
艾爾加一共寫了五首威風凜凜進行曲,創作時間大約是1901-1907年間。其中最有名的是第一號。此曲在首演時就大受歡迎。在座的英皇愛德華七世聽過後,就對艾爾加說曲中的旋律必定會流傳全世界。
後來艾爾加應英國女中音克拉拉•芭特之請,將此曲中奏段譜入為英王愛德華七世加冕典禮時演奏的加冕頌歌中,而歌詞則採用雅瑟�班森的詩作,並將之命名為「希望與榮耀的國度」。從此,此曲就成了大英帝國的第二國歌,每年大英國協盃足球賽上,都會演唱此曲。
自從加進這段合唱以後,此曲就成為皇家愛樂廳裡每年逍遙音樂會裡必演的曲目。每年演奏到這段,下面帶來各式怪異聲音玩具、站著聽演奏的興奮群眾們就會忽然嚴肅起來,一同齊聲合唱這段「希望與榮耀的國度」,看到這個場面,就算不是英國人,也會為之感動激昂。艾爾加另外也將此曲改編成管風琴版。
關於這首樂曲的標題「Pomp and Circumstance」,連美國人初看都無法瞭解其涵義,這個詞出自莎士比亞的劇作《奧賽羅》第三幕中一段話:「Pride, pomp, and circumstance of the glorious war.」這是為什麼中文將之譯為威風凜凜的緣故。
至於原曲沒有進行曲之名,為何翻譯為進行曲,則是因為艾爾加自己原來只將此曲稱為進行曲之故。
附帶一提,這兩三年來,這首進行曲在台灣有更多人知道,但卻不一定知道這是艾爾加的作品,因為它被日本電視卡通《我們這一家》當作片尾曲,配上了中文歌詞:「夕陽依舊那麼美麗,明天還是好天氣」。
===================================
★並非「公主徹夜未眠」
★浦契尼:《無人能睡》選自歌劇《杜蘭朵公主》
Puccini, Giacomo (1858-1924): Turandot -- Nessun Dorma
樂曲形式:詠歎調/創作年代:1921-1924年/樂曲長度:4分11秒
此首詠歎調雖然以「徹夜未眠」為題,又是由劇中的男主角卡拉富王子所唱出,很多人會誤以為是在唱杜蘭朵公主徹夜未眠,再加上很多媒體引述時,都以「公主徹夜未眠」來稱此曲,更加引人誤會。
其實此曲是卡拉富王子在思索公主下令全城徹夜不准睡,一定要查出卡拉富王子的真實身分不可,不然她就必須依約下嫁卡拉富時唱出來的。這首詠歎調因為三大男高音多次在世界盃足球賽上的演唱而成名,如今已然是歌劇的代名詞了。
《杜蘭朵公主》是歐洲歌劇史上少數以中國為題材創作的作品,但其主題卻是虛構的,也充滿了二十世紀初西方人對神秘的中國種種的誤解。此劇是義大利作曲家浦契尼生前最後一部創作,事實上在他過世前並沒有完成,最後一幕的結局,是委託後人依浦契尼生前的遺稿編寫而成的。
杜蘭朵這個字其實是波斯文,意指「杜蘭的女兒」,杜蘭則是波斯帝國的首都。波斯自古以來就流傳著杜蘭朵的神話,並收錄在著名的阿拉伯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中。所以並不能算是中國故事,是浦契尼硬將故事移植到古中國去。
此劇的故事描述杜蘭朵公主宣布,凡是想娶她的人,都要解開她三道謎題,若是失敗就要砍頭。這時被中國入侵的靼韃族王子也來到城中,並與他失散的父親和侍女柳兒重逢。這位王子隨後化名為卡拉富,並向杜蘭朵公主求婚,願意回答她三道謎題。
這三道謎題就是:每晚生又隔早死的是誰?什麼又紅又暖卻不是火?什麼冰冷卻又燙人?王子分別答以:希望、血和杜蘭朵。杜蘭朵見謎題被解開,反悔不肯嫁給卡拉富,卡拉富便答應公主只要隔天日出能猜出他的身分,他就願意在當天日落時赴死。也就是在這場戲之後,一籌莫展的杜蘭朵公主要求全紫禁城中所有人整夜不能睡,要幫她查出卡拉富王子的身分,要是查不出來,全城的人都要死。
隨後杜蘭朵公主押來卡拉富的父親和婢女柳兒,強迫他們說出卡拉富身分,柳兒替卡拉富父親頂罪,坦承自己知名,但不肯說,最後乃以一死赴義,在死前還回答杜蘭朵公主為何她如此堅決的原因,她答以是真愛讓她不畏死亡,並說杜蘭朵也將會認識到真愛的力量。
卡拉富於是以愛的力量打動杜蘭朵,一再堅拒後終於讓卡拉富親吻了她,就在這時她感受到愛的力量。黎明到來,卡拉富不懼死亡地揭露自己的身分,杜蘭朵雖在黎明前知道卡拉富的身分,這時卻已嚐到了愛的滋味,於是向群眾宣布,卡拉富的真正名字是「愛情」。
文章摘自高談文化的《小古典音樂計畫Ⅱ:浪漫(下)、國民樂派篇》•許麗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