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市場」指的是各種社交場合和交易地點,關於市場的繪畫作品描繪的是關於錢與物的交換現場,以及因此而產生的人際關係。本章將以一幅震撼人心,關於分配食物的畫作談起。
這幅作品描繪希伯來人在沙漠中採集「嗎哪」的情形。嗎哪是上帝在曠野中賜給以色列人的一種神奇食物,上帝用它來養活祂的子民 (嗎哪意旨靈魂的食糧)。這幅名為《嗎哪的主人》的作品,出自於1470年前後一位不知名的尼德蘭藝術家之手。作品中呈現的並非是真正的交易場景,因為畫裡沒有人為了得到物品而必須付錢。這幅作品與本章即將提到的市場畫中的人物,在銀貨交易時的表情有所不同,因為付款和交易在市場畫的主題中十分重要。
過去,免費的午餐似乎總是讓人覺得有些不齒,但這幅關於嗎哪的繪畫作品卻讓人感到無比的厭惡、痛苦與絕望。與之相比,本章後面那些市場畫就顯得生動愉快,而且令人開心喜悅了。
根據出埃及記第十六章所述,這種被稱為嗎哪的神奇食物,每天都會從天而降,養活了希伯來人四十年。但是這種食物隔夜就會腐爛,因此不能被儲藏保存。聖經的這段故事說明了上帝能夠恰恰好滿足人們身體上的需求,同時這幅作品也引發了人們對於永遠可以得到神助的疑惑,因為吃不完的東西立刻就會被摧毀,因此希伯來人不得不在沙漠中長久依賴著上帝的幫助。
在聖經中,嗎哪是一種細小的白色顆粒,形狀像香菜的種子,口感就像蜂蜜做成的威化餅乾。然而《嗎哪的主人》這幅作品,卻絲毫看不出人們臉上有著絲毫甜美喜悅之情,因為這是一幅反猶太人的批判作品。從那些刻板的猶太人相貌特徵,和中世紀猶太人典型的圓錐形帽子的描繪中,畫家毫無疑問得確立了一個充滿敵意的創作基礎。
在作品當中一些猶太人正在貪婪地採集著嗎哪,顯然畫家想藉此批評猶太民族吝嗇和唯利是圖的本性──貪圖著嗟來食而卻不以為恥。在這位畫家看來,不勞而獲是一種不公平而且令人反感的行為。通過市場交易來換取食物的行為,就像人們在田地裡辛勤耕作而獲取報酬一樣,都是需要付出汗水和勞力的。本書所討論的各個時期的畫家中,只有極少數的幾位畫家畫過嗎哪的故事,而且他們在創作這個題材時,通常會把嗎哪比做聖餐中的麵包──這是來自上帝的一種神奇的食物啊!
不過《嗎哪的主人》所抱持的這種負面態度,在繪畫史中也並非絕無僅有,現在收藏在羅浮宮的一幅由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創作於1640年的作品,也以這個故事為題材。而這幅作品則渲染了從天而降的嗎哪在人們心中所激起的各種情緒反應,其中貪婪就是非常突出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