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春最近寫了不少論書法的詩,其中有【論書五律之六,題王逸少〈得示帖〉】一首。
詩後有注釋──
逸少與人約,彼我皆病弱不能強赴,〈得示帖〉為復劄,告以次日日出霧散而行,劄末有「遲散」二字,此「散」讀平聲,同「跚」。
遲散,即蹣跚,告以徐行,毋須急迫、倉促也。
近見蔣勳解此帖有云:「尤其是『霧』,有一種濃鬱化解不開的情緒, 一切都茫茫然在無明蔽障中,好像講的不只是氣候,也是流浪生死的愴然心境。『遲散』的線條一變如絲弦羽音,纖細婉轉悠揚,也許真的是在空中一絲一絲散去的霧,給了東晉南方文人這麼委婉的心事寄託吧。」
此論頗值哈哈一笑!
(以上引文顏色為張大春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storyteller/archive/2010/10/16/549455.html )
〈得示帖〉是一件相當特殊的王羲之摹本,因為此帖與《喪亂帖》、《二謝帖》共一紙,且在唐朝的時候就流傳到日本,為皇室所收藏,除了歷史久遠,更難得的是保存得非常好,對我們理解王羲之的書法,有非常大的幫助。
〈得示帖〉,紙本。縱28.7釐米。4行,32字。寫的是:「得示,知足下猶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觸霧故也。遲散。王羲之頓首。」
蔣勳談書法,一向望文生義,但許多基本的句子都沒搞清楚,就毫無節制的感性發揮,對〈得示帖〉的「霧」字「演繹」,不是什麼特例。
王羲之時代的書信,雖然語言簡略,但因為有許多嚴格的規矩,如果把這些規矩搞清楚,基本上就不會犯「頗值哈哈一笑」的錯誤。
但張大春說「遲散,即蹣跚」,和我的理解也不同,因為張大春沒有說明出處,無法判斷他的根據是什麼。
晉人尺牘中的「遲」字,後人解讀最常發生錯誤。因為,晉人尺牘中的「遲」,大都不是遲到的遲,而應該讀第4聲ㄓˋ,為期待、希望的意思。
在教育部的網路字典中,即舉例說明「遲ㄓˋ」的用法──
1.等待、期望。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文選.謝靈運.南樓中望所遲客詩:「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
2.一直到、等到。漢書.卷九十七.外戚傳上.高祖呂皇后傳:「遲帝還,趙王死。」三國志.卷十七.魏書.張郃傳:「遲將軍到,亮得無已得陳倉乎!」
「遲」不是遲到,或者是慢了,在晉人尺牘中有許多例子。王羲之的帖子裡就出現過好多次「遲」字。
例如〈何如帖〉,寫的是〈羲之白。不審尊體比復何如,遲復。奉告:羲之中冷無賴。尋復白。羲之白。〉
蔣勳就把「遲復」解釋成「回覆得晚了」,這也是錯了。
「不審尊體比復何如。遲復奉告。」這幾句的斷句應該是「不審、尊體、比復、何如;遲復,奉告。」
所以整個意思應該是──
不審→不知道
尊體→你身體
比復→最近
何如→怎麼樣
遲→希望(你)
復→回覆(我)
奉告→我現在有事要告訴你
因此〈得示帖〉的「遲」,應該也是希望、期待的意思。散,就是一般的四聲音義,「遲散」,按我的理解,是「希望(到時候霧)已經散了」。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前文有「明,日出,乃行」,之所以「日出,乃行」,是因為「不欲觸霧故也」,而為什麼「不欲觸霧」,是因為古人認為霧與沼氣、瘴氣有關,很容易引發生病,而且霧中行船也比較容易發生危險。總之,「日出,乃行」是一個比較好選擇。
所以「明日出乃行,不欲觸霧故也。遲散。」的語意應該是:
明→明天
日出→太陽出來
乃行→才出發
不欲→不想
觸霧→碰到霧
故也→的原因
照這樣推論下來,「遲散」是「希望到時霧已經散了」就很合理,張大春說的「即蹣跚,告以徐行,毋須急迫、倉促也」當然也通,但稍微勉強了一些。
王羲之的草書我曾經花了二十年去體會,有好多次都中斷,主要的原因,是讀不懂那樣簡略的文字是什麼意思,後來,多方查閱資料,才基本上把王羲之的尺牘到底寫什麼弄清楚,也才終於把草書練成功。
考證文字和練習書法無關,不過文字不通的書法就很難練,所以寫書法得讀一點書,至少要知道自己寫的是什麼。要對大眾談書法,或詮釋書法,恐怕更應該如此,才算有起碼的職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