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畫像:格里斯,油畫,西元1912年,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美術館藏。
畢卡索幾乎活了一個世紀,他出色而多變的畫風,幾乎是現代藝術的象徵,剛開始他畫一些表現主義的題材——乞丐、演員⋯⋯,後來他與馬諦斯相識,也畫了野獸派風味的作品,直到他看見塞尚的畫,並讀了他的信之後,才開始往立體派(Cubism)的方向走去。
塞尚寫給某位青年畫家的信上說,他希望這位年輕人以球體、圓錐體和圓柱體的角度去觀看自然。塞尚原本的意思是說,要盡量將畫面的物體、人物組織得堅實、恆久,而圓柱體、圓錐體和球形便是堅實的。但畢卡索卻用塞尚字面上的意思,畫出「亞威儂的姑娘」(1907)。這幅畫完全顛覆自文藝復興以來透視法的空間感,而將三度空間的形體分割重整,再分置於平面上,右下角女人的臉彷彿被切開拉平,其他人則呈現圓錐、圓柱或球形,有人甚至有土著風格的臉孔,她們顯然是以各種不同的角度被觀察入畫的,但相互之間仍舊環環相扣,顯得密實兼顧。
畢卡索的父親是一位繪畫老師,也是他的繪畫啟蒙老師,畢卡索藝術天分極高,從小就是學校中的神童人物,但當他和格里斯(Juan Gris)、勒澤(Fernand Leger)等同路藝術家,於1910年之際共同推動立體畫派時,還是招來了尖酸刻薄的批評。旁人說他的畫看起來像童玩、像幾何學,與繪畫一點也無關。然而,畢卡
索將女人畫成「那個樣子」絕對沒有侮辱女人或觀者的意思,他只是盡可能想在平面表現出深度感,甚至時間感,試圖在畫面上呈現可見的世界。畢卡索先前在粉紅色時期的創作是夢幻寫實的,對情感的描述多是淡淡的憂鬱,跨入立體派之後,可以發現畢卡索的表達方式更直接了。
「格爾尼卡」(1936)是畢卡索另一個時期的畫,是他對戰爭野蠻暴力的最強烈控訴。歷經了兩次世界大戰,他發現人的生命意義需被重新定義,生命不再是珍貴的,而是可以大量且快速地被摧毀。於是,畢卡索以殘破的身軀、吶喊的人與馬,表現人類恆久以來的恐懼和悲傷,色彩和形狀在二十世紀現代藝術中,躍昇為繪畫的主角,取代原本傳統藝術中最重要的——題材和主題。色彩和形狀成了個人的象徵符號,藝術家也如同世上的預言家,以隱晦的象徵來與人們溝通。這幅畫是畢卡索最震撼人心的作品,1937年,義軍和德軍的飛機轟炸西班牙東北,庇里牛斯山區的格爾尼卡小鎮達三個小時之久,造成傷亡無數,畢卡索立刻畫了這幅作品,描繪無力抵抗的平民,身處人間煉獄飽受折磨。畢卡索透過此畫預告了人們在戰爭和機械文明下,終將成為一塊塊切割的人體,不再擁有自主權和整體性,這是畢卡索的隱憂,後來也真的成了現代人的悲劇。
畢卡索一生畫了許多女人,也擁有過許多情婦,他的情史幾乎和他的繪畫史一樣出名,這些畫中的女人深深迷戀著畢卡索及他的才華,當他以九十二高齡去世之後,其中一位情婦隨之自殺身亡,另一位則終年足不出戶,抑鬱以終。「裸婦」(1932)這件作品畫的是畢卡索第四個戀愛對象──瑪莉泰瑞絲,畢卡索年長她三十歲,他們初相逢時,瑪莉才十七歲,當時她豐腴的體態吸引了畢卡索的興趣,他於是主動搭訕:「小姐,妳的臉很特別。我想畫妳,我是畢卡索。」
藝術,一直都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