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聲色犬馬樣樣皆有之外,蝦蟆陵還有一樣好東西為平康坊所沒有,這就是清酒──當然不是說平康坊沒有酒喝,而是名列天下十大名酒之一的郎官清就產自蝦蟆陵下。郎官本意是指尚書省六部諸司郎中、員外郎,雖不掌實權,卻是地位清貴,受人稱羨,「郎官清」取的正是郎官清要顯貴之意,用官職來為酒命名,也算十分罕見了。
此刻,郎官清酒肆的店主劉太白正捧著帳簿趴在櫃檯上,望著對面的牆壁發呆。別看那面牆壁斑駁陳舊,露出積年歲月消磨的老態來,那上面可留有不少名家手跡──唐代有酒肆飲酒、壁上題詩的風氣,後世所謂「壁間俱是斷腸詩」即言題壁創作之繁盛──初唐時的王績、陳子昂,盛唐時的賀知章、杜甫,大歷時期的韓翃以及現今猶在世的才子李益等,均在上面留下了墨寶,尤為著名的是韓翃的那首〈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禦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韓翃閒居長安十年,全靠此詩傾城傳唱,傳入深宮德宗皇帝的耳中,才得到賞識,被拔擢為中書舍人,負責在中書省草擬詔旨,從此步入中樞,得意於官場。斯人雖逝,詩名猶存。不少酒客來郎官清酒肆,一面飲酒一面讀詩,不免要感歎一回韓與愛妻柳依依的際遇離合,痛斥幾句李益拋棄長安名妓霍小玉的負心薄幸,名士風流、文人韻事恰成了最好的佐酒菜──可以說,這滿牆壁的題詩跟酒肆祖傳清酒配方一樣,是郎官清的金字招牌。
只是劉太白此時注視那面詩壁的神態,卻帶著一言難盡的複雜。無奈和哀傷漸漸地浮現在半剝落的牆皮上,若隱若現,彷彿是從他心底透出來的虛弱。
長子劉大郎不知道何時無聲無息地站到了身邊,低聲告道:「阿爹,有人在咱們酒肆前後轉來轉去,怕不是好兆頭。」劉太白回過神來,問道:「什麼?」劉大郎道:「今晚必有梁上君子穿牆而入,我等不可不防。」劉太白卻是不信,斥道:「什麼梁上君子能到咱們酒肆來?對面的翠樓不比咱們家有錢麼?」劉大郎正色道:「那不一樣,對面的晚上是要做生意的,況且人家牆高,又是磚石所砌,竊賊不好下手。」劉太白道:「你知道什麼,還不快去送酒!」
斥退大郎,劉太白更加煩惱起來,他今年四十五歲,妻子八年前跟酒客私奔逃走,單留下膝下二子:如今長子大郎二十六歲,天生一張呆滯苦瓜臉,傻頭傻腦,從來不會笑,性情也有些古怪,至今尚未娶妻;次子二郎才十四歲,倒是長得聰明俊秀,可偏偏不想學祖傳的生意,一心要學什麼彈琵琶,打都打不過來。這樣兩個兒子,將來能指望誰來繼承家業?
悶悶不樂了大半天,到薄暮時分,劉太白倒真留意到有一名布衣漢子在酒肆前後轉悠,鬼鬼祟祟,似乎不懷好意,這才重新回憶起大郎的話來,心道:「俗語說,防人之心不可無,況且今年年頭不好,正是多事之秋,還是提防些好。」
他心中打定主意,也不跟家人說,晚上打烊關店後獨自守在堂內,也不點燈。當日正是九月十九,重陽過去一旬,外面素光皎潔,月色如水銀般悄悄流瀉大地。一直等到夜漏已殘,果然聽得房外有「噔噔」之聲,似有人在往土牆上扒洞。
劉太白暗道:「來了!」正要到後院去召集夥計,卻見長子大郎已經提了根木棒自內堂出來,心中略感寬慰,暗道:「今日這件事大郎倒是機靈。」父子二人心有靈犀,一聲不響地貓在牆邊,靜等那竊賊進來。
不一會兒功夫,土牆被打穿,從牆洞外先伸進一條腿來。劉太白看得清楚,猛地上前撲住那竊賊大腳,連聲嚷道:「快,快,大郎,快開門去捉住他。」劉大郎道:「是。」正要趕去開門捉賊,卻聽見父親「哎喲」一聲,原來那賊人力大,使勁將腿往外拔出了一大截。劉大郎見狀,忙回來與父親一道抓牢那條腿,一邊回頭叫道:「來人!快來人!」
店家劉太白父子抓住的腿,居然一眨間就產生了神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