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彥博(新銳歷史學者,文青詩人)
和氏璧是孤獨的縮寫
吳蔚的小說《和氏璧》,說的是戰國時代一塊曠世寶玉所引發的懸疑故事。小說的前七卷和後三卷可以分開閱讀,各自形成獨立故事,但其中的角色連貫,而引起各方爭奪、陰謀匯聚的焦點「和氏璧」,則從頭至尾貫穿全書。許多成語典故如「卞和獻璧」、「完璧歸趙」,都與和氏璧有關。這塊寶玉日後更被雕刻成傳國玉璽,千餘年來引發無數王朝的爭奪搜尋。
先從「卞和獻璧」說起。和氏璧這個名字,起於發現者楚人卞和。傳說,卞和偶然在荊山之麓看見一塊石頭,認定其中必有絕世美玉,他興沖沖地抱著石頭去見楚厲王,但玉工鑑定後,說這只是一塊普通石頭,楚王便以欺君罪名剁去卞和的左腳。厲王薨,武王即位,卞和又抱著玉石來獻,玉工卻再次認為那只是普通石頭,武王砍去了他的右腳。失去雙足的卞和,在紀山下哀哀痛哭,一連三天三夜,眼淚哭乾,眼角滲出血來。此時武王也已經薨逝,文王即位,聽說卞和泣血的事情,很是好奇,派人去取來玉石,劈開一看,裡面果然是絕世珍寶—─這塊璞玉不但光彩照人,而且冬日發暖,夏季生涼,能自避塵埃,觸手生潤。卞和的眼光果然不錯,為了嘉許卞和,這塊玉就被命名為和氏璧。
我小時候讀到這則故事,只覺得大惑不解,想不通為什麼卞和要為了一塊璞玉,不惜生死,如此執著。長大之後,稍有了一些閱歷,慢慢明白—和氏之璧,代表著一種不被世人了解的孤獨與悲哀。卞和徒有辨別美玉的眼力,卻沒有劈石見玉的本領;他兀自認定石中確有曠世美玉,可是卻無法對世人證明。這就像是抱持的理念不被了解,只能飲恨吞聲一般。原來,石中隱玉是人世間各種孤獨的隱喻,那種說不出的痛苦,遭到誤解的不甘心,無法自力證明的氣惱,紛紛化作卞和泣血的堅持。
一塊玉璧背後的陰謀
吳蔚老師的這部《和氏璧》,一本她先前其他歷史小說著作的穩健節奏,以史詩般的格局開場,先是進行一段像高空俯瞰鏡頭般的敘述,介紹戰國群雄爭霸的態勢後,便將畫面拉近,進入一場發生在雲夢大澤畔的刺殺行動。刺客的弩箭射出,楚王寵妾華容夫人登時香消玉殞,原本熙熙攘攘、春意盎然的雲夢之會,頓時大亂。
經過一番探查,種種跡象顯示,原來華容夫人並非刺殺的對象!那麼,刺客原本想狙殺的對象是誰?是當時的國君楚威王嗎?誰才是主使這場刺殺行動的影武者?背後又有什麼深不可測、攪動歷史的大陰謀?可說,《和氏璧》一開篇就毫不含糊,以一連串謎團緊緊揪住了讀者的目光。
負責解謎的主角全由真實歷史人物擔任,在真實可信的史實當中,創造出意料之外的精彩故事,解開千古疑雲—─這,已是吳蔚小說最令讀者期待的特色。《和氏璧》小說第一階段負責帶領讀者解謎的偵探,赫然是大詩人屈原(屈平)!對屈原再沒有印象的人,大概也都曉得他就是我們為什麼在端午節要吃粽子的由來。
……
……
故事的重點,還是要回到已經成為秦國宣太后、當年的楚國江芈公主身上。她不但是《和氏璧》這部小說的女主角,也是謎團的中心,人心的體現。四十年過去了,當初在楚國發生的種種恩怨情仇不可能淡忘,這四十年的時光放在電影裡,如同鏡頭閃接,可以幾秒帶過,但在現實的人生要怎麼熬過?
我們每天度過的時光,事後可以選擇遺忘,或在腦海特別珍藏,但是當你正處於當下的時候,無論你當時是心痛如絞,還是神清氣爽,一分鐘就是一分鐘,時光在當下,並沒有相對論。
詩人楊牧在〈延陵季子掛劍〉裡這樣開頭—─「我總是聽到這山崗沉沉的怨恨。」其實,怨恨沉藏人心,怎麼會發自山崗?消失四十年又復出的和氏璧,正好就是人心之中那沉沉的怨恨。只有熬過那漫長而瑣碎的時光,沉沉的怨恨才能成為具象的玉璧。
我個人特別喜歡《和氏璧》小說卷三的篇名,那是屈原的一句詩「心之憂矣,如匪浣衣」,意思是心中所寄掛、焦灼的煩惱,如同見到未洗的衣服那樣,無計可施,無法排遣。
真正的人生瑣細漫長,戲劇性的畫面在其中猶如快閃鏡頭,一瞬即逝。既然難以像屈原那樣自沉汨羅江,在魚蝦腹中成就千年傳奇,那麼接下來的漫漫人生路,我也用本書大偵探屈原的千古詩句,為這篇文章與讀者的閱讀路暫且做個小結—「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