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武俠電子報】內容包含武俠作品連載、名家評論及好康贈品活動等內容,讓你以俠會友,以文論劍! 【udn專欄報】每週一到週五發報。給您最貼近社會現況的時事話題,獨特的名家觀點,一針見血的專欄評論!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4/09 第180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 編輯小語 你「九頭蛇萬歲」了嗎
>> 迴聲特報 希特勒祕密基地
>> 好讀手札 如果《和氏璧》是濃縮的孤獨
>> 好讀推薦 老子的智慧,會將你引向成功的坦途
>> 活動快遞 藝術裡的秘密、圖解世界史近代卷上特價優惠中!
 
你「九頭蛇萬歲」了嗎

(圖片/網路)

最近熱映的《美國隊長2》,劇中反派角色以一句耳語「Hail hydra(九頭蛇萬歲)」明志,網路紛紛出現KUSO明星、教宗等人物的照片,加上口號變成各式爆笑圖片。

在電影裡,九頭蛇軍團為希特勒的地下組織,不過在歷史上希特勒真有其祕密基地,二戰期間的間諜情報戰,更是牽一髮動全身,檯面下的爭鬥不斷上演。

希特勒祕密基地

盟軍利用偵察機進行高空照相,試圖找出希特勒所謂「報復武器」的祕密研發基地,一般相信是在波羅的海沿岸的琵尼門登陸軍研發中心。(圖片/《間諜》)

二次大戰期間,雙面間諜和假情報問題尤其難解。盟軍在德國本土與占領區內缺乏多元情報網,因此對於太過明顯的重大情報無不小心確認再三。但希特勒的帝國也有弱點,由於實在太多德國人投入軍旅,支撐德國經濟的勞動人口因而大多來自占領區、無忠誠可言的他國人民。

確認情報真假

實際上,德國對許多情報的來源也疏於控管。盟軍破解了大量有價值的密文訊息,因而可直接聽取德國內部的通信以獲真實情報,如此一來便等於擁有多方消息來源可供比對確認情資,而不必過於依賴間諜。此外,有些重要消息儘管已使出最精良的方式刺探仍舊無法確認,沒想到卻從其他毫不相關的情報片段拼湊而出。

原來,二次大戰期間,盟軍耗費心力試圖找出希特勒所謂「報復武器」(Revenge Weapons)的祕密研發基地,其中主要武器是V1火箭和V2彈道飛彈。各方情報片段都指向基地位在波羅的海沿岸、高度保密的琵尼門登(Peenemunde)陸軍研發中心。儘管盟軍利用偵察機空照觀察了這個區域,也試圖派遣間諜偽裝成基地工作人員,但他們仍懷疑琵尼門登可能只是德國為了吸引盟軍關注、煞費苦心造假的基地,用以掩護別處真正的製造工廠。

小情報立大功

結果,有兩項與報復武器無關的情報揭露了琵尼門登的真實性。大戰期間,英國空軍情報部(Air Ministry Intelligence)主任雷金納德.維特.瓊斯博士(Dr. R.V.Jones)獲得了一份遭攔截的敵軍訊息,裡面記載德國的燃油吃緊時,內部將如何優先配給的計畫,而琵尼門登被列在第二位。依照瓊斯的判斷,德國應不致為了掩飾假情報造假到此等地步。瓊斯也知道,德國唯一能夠追蹤火箭飛

行的單位是空軍訊號實驗部隊,如果琵尼門登真的是研發基地,該部隊遲早會進駐當地。

而當另一份被破解的密文通信透露出這支部隊正開拔前往琵尼門登時,基地的真實性總算獲得確認。此外,偵察機的高空照相也顯示,基地附近的貨運列車上裝載的火箭物體是真品而非欺敵的模型。隨後,V1火箭在波羅的海試射時,英國也攔截並破解了德國部隊的訊息回報,以此得知每次試射的射程與速度,這些重要資料讓英國得以研議一旦火箭射向倫敦該怎麼擊毀它。

〉〉〉一腳踩進007電影的真實世界

如果《和氏璧》是濃縮的孤獨

文/廖彥博(新銳歷史學者,文青詩人)

和氏璧是孤獨的縮寫

吳蔚的小說《和氏璧》,說的是戰國時代一塊曠世寶玉所引發的懸疑故事。小說的前七卷和後三卷可以分開閱讀,各自形成獨立故事,但其中的角色連貫,而引起各方爭奪、陰謀匯聚的焦點「和氏璧」,則從頭至尾貫穿全書。許多成語典故如「卞和獻璧」、「完璧歸趙」,都與和氏璧有關。這塊寶玉日後更被雕刻成傳國玉璽,千餘年來引發無數王朝的爭奪搜尋。

先從「卞和獻璧」說起。和氏璧這個名字,起於發現者楚人卞和。傳說,卞和偶然在荊山之麓看見一塊石頭,認定其中必有絕世美玉,他興沖沖地抱著石頭去見楚厲王,但玉工鑑定後,說這只是一塊普通石頭,楚王便以欺君罪名剁去卞和的左腳。厲王薨,武王即位,卞和又抱著玉石來獻,玉工卻再次認為那只是普通石頭,武王砍去了他的右腳。失去雙足的卞和,在紀山下哀哀痛哭,一連三天三夜,眼淚哭乾,眼角滲出血來。此時武王也已經薨逝,文王即位,聽說卞和泣血的事情,很是好奇,派人去取來玉石,劈開一看,裡面果然是絕世珍寶—─這塊璞玉不但光彩照人,而且冬日發暖,夏季生涼,能自避塵埃,觸手生潤。卞和的眼光果然不錯,為了嘉許卞和,這塊玉就被命名為和氏璧。

我小時候讀到這則故事,只覺得大惑不解,想不通為什麼卞和要為了一塊璞玉,不惜生死,如此執著。長大之後,稍有了一些閱歷,慢慢明白—和氏之璧,代表著一種不被世人了解的孤獨與悲哀。卞和徒有辨別美玉的眼力,卻沒有劈石見玉的本領;他兀自認定石中確有曠世美玉,可是卻無法對世人證明。這就像是抱持的理念不被了解,只能飲恨吞聲一般。原來,石中隱玉是人世間各種孤獨的隱喻,那種說不出的痛苦,遭到誤解的不甘心,無法自力證明的氣惱,紛紛化作卞和泣血的堅持。

一塊玉璧背後的陰謀

吳蔚老師的這部《和氏璧》,一本她先前其他歷史小說著作的穩健節奏,以史詩般的格局開場,先是進行一段像高空俯瞰鏡頭般的敘述,介紹戰國群雄爭霸的態勢後,便將畫面拉近,進入一場發生在雲夢大澤畔的刺殺行動。刺客的弩箭射出,楚王寵妾華容夫人登時香消玉殞,原本熙熙攘攘、春意盎然的雲夢之會,頓時大亂。

經過一番探查,種種跡象顯示,原來華容夫人並非刺殺的對象!那麼,刺客原本想狙殺的對象是誰?是當時的國君楚威王嗎?誰才是主使這場刺殺行動的影武者?背後又有什麼深不可測、攪動歷史的大陰謀?可說,《和氏璧》一開篇就毫不含糊,以一連串謎團緊緊揪住了讀者的目光。

負責解謎的主角全由真實歷史人物擔任,在真實可信的史實當中,創造出意料之外的精彩故事,解開千古疑雲—─這,已是吳蔚小說最令讀者期待的特色。《和氏璧》小說第一階段負責帶領讀者解謎的偵探,赫然是大詩人屈原(屈平)!對屈原再沒有印象的人,大概也都曉得他就是我們為什麼在端午節要吃粽子的由來。

……

……

故事的重點,還是要回到已經成為秦國宣太后、當年的楚國江芈公主身上。她不但是《和氏璧》這部小說的女主角,也是謎團的中心,人心的體現。四十年過去了,當初在楚國發生的種種恩怨情仇不可能淡忘,這四十年的時光放在電影裡,如同鏡頭閃接,可以幾秒帶過,但在現實的人生要怎麼熬過?

我們每天度過的時光,事後可以選擇遺忘,或在腦海特別珍藏,但是當你正處於當下的時候,無論你當時是心痛如絞,還是神清氣爽,一分鐘就是一分鐘,時光在當下,並沒有相對論。

詩人楊牧在〈延陵季子掛劍〉裡這樣開頭—─「我總是聽到這山崗沉沉的怨恨。」其實,怨恨沉藏人心,怎麼會發自山崗?消失四十年又復出的和氏璧,正好就是人心之中那沉沉的怨恨。只有熬過那漫長而瑣碎的時光,沉沉的怨恨才能成為具象的玉璧。

我個人特別喜歡《和氏璧》小說卷三的篇名,那是屈原的一句詩「心之憂矣,如匪浣衣」,意思是心中所寄掛、焦灼的煩惱,如同見到未洗的衣服那樣,無計可施,無法排遣。

真正的人生瑣細漫長,戲劇性的畫面在其中猶如快閃鏡頭,一瞬即逝。既然難以像屈原那樣自沉汨羅江,在魚蝦腹中成就千年傳奇,那麼接下來的漫漫人生路,我也用本書大偵探屈原的千古詩句,為這篇文章與讀者的閱讀路暫且做個小結—「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老子的智慧,會將你引向成功的坦途

非常道•老子

【典藏新版】老子名言的智慧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夫唯不爭,故天下末能與之爭。

這些句子是不是很熟悉!?

老子逝去已經兩千餘年,其學說仍綿延不絕,永無窮盡。

我們在生活中常聽到的「柔能克剛」、「大巧若拙」、「天網恢恢」、「無為而治」、「自知之明」、「功成身退」、「順其自然」、「天長地久」等語,都出自於《老子》裡的處世智慧。

美國紐約時報將《老子》列為全世界古今十大名作之首

孔子曾問禮於老子: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

托爾斯泰:「受益於《老子》的思想甚多」

尼采:「《老子》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莊子在老子去世後,寫下「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之語,意思就是說老子雖然逝去,但其思想與學說仍會永遠傳承下去。

〉〉〉一看就懂的老子精神、影響與賞析

藝術裡的秘密、圖解世界史近代卷上特價優惠中!
《藝術裡的秘密》特價五折,解析維梅爾特展重量級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黑白雙貓跳恰恰》送雙貓心情貼紙,內有黑白雙貓桌布免費下載喔!

圖解世界史近代卷上買一送一,每人限購一本,敬請把握機會!

愛書人專屬 周周抽皇冠暢銷書、圖書禮券
冷眼看世的湊佳苗、暖男絮語的吳若權、詭計多端的東野圭吾,以及溫柔守護的張曼娟……,皇冠 60 周年名家盡出,全新著作都在【愛書人電子報】精彩不斷電!現在訂閱電子報有機會抽中圖書禮券、皇冠新書!

自拍旋風席捲全球
selfies,也就是自拍照,近來變得極為流行,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美國青少年都會上傳自拍照到社群媒體網站上。甚至selfie這個字本身都大受歡迎,熱門到被牛津線上辭典選為二○一三年度風雲字。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