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群人始終守護著最珍貴的森林,一年有300天都待在屏東霧台山上,魯凱族藝術家杜勇男,對森林的意義更有別於其他人,藉由守護森林也持續繼續守護原住民藝術。而在霧台下面的三地門,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在每天往返森林的路上,看見更多祖靈留下的珍貴寶藏,他正一步步的將它留下。
重返消失中的魯凱族石板屋
繞過一座又一座的山,看到公路旁矗立原住民部落歡迎的圖騰,終於來到魯凱族原住民的藝術重鎮霧台,「靜謐的村落,讓晃動的心,靜止下來。」這對現代人來說是難得的心境,但進入到霧台地區卻能感受到全部。位於屏東地勢最高的霧台,山頂中年白霧,攀過峰巒疊起、谷深崖峭的山頭,來到山的稜線,就到了魯凱族的聖地,路邊沿途可見原住民的圖騰、部落的聖花百合花映入眼簾,串起天然的藝術劇場,撫慰採訪途經因八八風災摧殘,仍然柔腸寸斷的台24線道驚魂,尤其在屏東三德管制站,於夜間特例通關放行下,獨自漆黑入山,路況更是駭人。即使如此,當矗立在遺世又獨立的山谷中,只聽見迴盪山頭教堂琴聲的音符,和原住民服飾清脆的鈴鐺聲,頓時讓你連心都赤裸著,感受到安靜的力量,彷彿人也徹底回歸了自然。
|
早期傳統石板屋的內觀 |
當沉浸其中,穿梭在村內的石板巷內,赫然發現處處可見現代化的公寓建築,傳統石板屋建築卻成了民宿,轉型成觀光用途。正因如此讓村內已故的國寶級藝術家杜巴男不忍看著部落,最具魯凱族文化的石板屋消失,便興建比更古老傳統的石板屋,費力一片片以頁岩石建造,用雙手留下最珍貴的文化紀錄,就在此山中,我們遇見這位已故藝術家的兒子杜勇男,他與兩兄弟以父親之名設立「杜巴男民宿」,這是現代化的石板屋,且入宿即可看到甫結束的杜巴男紀念展「四根枴杖」展品,彷彿是村內第二個魯凱族文物館,能近距離徹夜欣賞藝術品與之入眠,如此獨特經驗令人心波泛起陣陣漣漪,久不能散。
|
杜巴男民宿一樓掛著手繪製的原住民服飾 |
留宿在魯凱族古文化的石板屋中,驚奇萬分。一進去發現左手邊原始的「ㄇ字型」格局,這個地方是客廳、寢室,也是談戀愛的場所,平時白天大家圍坐一排閒話家常,晚上就寢女生睡在離門邊較遠的上方石板處,保護女性,由於是現代化的石板屋開始有了二樓,但仍保留牆面及門楣上的傳統圖騰。但最具代表魯凱族原始文化的石板屋建築,竟只剩杜家仍繼續守護,杜勇男感嘆:「若我們不延續,可能真的會有斷層。」現在村內最具代表性的兩間石板屋民宿「杜巴男民宿」和「卡拉瓦民宿」,即是他與弟弟杜勇君所經營,持續傳承魯凱族的藝術與精神。再者,上山的年輕族人也少了,沒有獵場也沒了文化,森林對他們來說已無意義,可見政府「山地平地化」造成影響之劇,更令人擔心的不只如此,連母語也將慢慢消失,現代年輕一輩已不懂母語,需透過父母親翻譯,才能與長輩對話。杜勇男也自責:「我們也有責任,家庭教育沒徹底,和小孩子也都講普通話。」聽的出他語氣無奈,未來,也許原住民母語將走入歷史,令人惋惜。
|
魯凱族藝術家杜勇男正解說傳統石板屋的格局 |
守護排灣族的N種方式
在屏東三地門山上,天晴,綠茵煦陽,走進「風刮地秋月的店」,俯瞰北大武山和口社沙卡蘭溪,啜飲一杯咖啡,眺望一眼無盡山巒的日出日落、黃昏晚霞與夜晚星光閃爍的絕世美景,靜心自在彷彿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突然,空氣中飄散撲鼻的石板野味香,引著我們遇見一位排灣族著名的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
這裡以前是他的工作室,除了店內成列雕塑作品,在廁所的牆面上也大膽彩繪出男女生不同的生理構造,引著大家分辨男女廁,說他是一位生活藝術的實踐者一點也不為過。他也思考怎麼讓人走進「風刮地秋月的店」,不被現代冰冷的H鋼困擾著,因而將流線型的鷹嘴設計成屋頂,使其接近自然的線條,並隱藏細水管滴水,若幸運被滴到「老鷹的唾液」即象徵有祖靈的福份,這是古老的傳說,才剛走進來,就可感受撒古流•巴瓦瓦隆的藝術熱情。
在三地門村內,散落著他捍衛藝術的蹤跡,早期,他追回了失傳已久的陶壺作法,扮演部落傳承的重要角色,並將此珍貴文化紀錄在《祖靈的居所》書中。但從90年代開始,他轉透過大型建築讓藝術介入空間,從三地門鄉公所到教堂等,無不是他大力改革的傑作,也與歷屆鄉長有一番精彩的過招,他說:「建築是非常龐大的,能見度比藝術品高,且組合很微妙,在過程中可以和政府官員、法令抗衡,也可以傳遞思想,非一般油畫雕塑作品可及。」這一番話,看出他非常熱衷在傳承藝術的本土化。
|
撒古流-巴瓦瓦隆在三地門工作室解說早期作品 |
現在,他正在村內興建一棟雕塑建築,這是什麼樣的一棟房子?他笑說:「這是我!」說完拿著隨身攜帶的筆記本,描繪外觀草圖,上方屋頂較寬,從牆壁開始慢慢縮窄,並在屋頂摘種蔓藤植物,不料,房子外觀竟是以他招牌的「排灣頭」頭型設計,可比擬是他的「自畫像」,散發藝術想像力驚為天人。這棟建材以混和自然為基調,運用白鐵塑成樹枝狀的外牆,中間佈滿透明玻璃窗,並彩繪上排灣族的圖騰元素,連客廳內也是以樹枝做為樑柱,展現排灣族的藝術風格,這也是他未來避風港本營,他說:「自然是人最基本的基礎線,不管是從事建築、藝術或政治,當得到所有該得到的,最後想要的就是回歸自然。」從小在森林長大的他,退休時還是想待在山上,目前此棟建築已動工四個月,期待完工時再度探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