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月刊電子報】提供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的彙編選粹,慈悲與智慧的雋永語錄,是您日常生活中的心靈資糧! 【音樂隊長電子報】是全台唯一的音樂產業專門誌,提供音樂產業、科技生活、專訪等專業又易讀的最新資訊!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7/29 | 第2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feature
•art news
 
•活動快遞
 
石卷。萊比錫。樹梅坑-用art療癒社區的故事
文/小編
在愈來愈多人談論藝術介入社區的同時,我們對其成效的期望也日益增加。所謂藝術介入囊括的範圍甚廣,從社區機能的活化、軟硬體的再造,到生活美學的培養與深耕等,無論何者皆引起廣泛討論;其實也就是「新藝術介入空間」一說所提出的環境再生、文化再生、美學再生等三大功能,藉以追求「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目標。針對上述分類,我們特地以日本石卷的藝術陪伴計畫、德國萊比錫紡織廠的藝術巡演,以及淡水竹圍工作室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計劃」與之呼應,實現藝術的社會價值。
 
日本石卷市 藝術陪伴重建之路
文/王若鈞 圖/新台灣壁畫隊提供

日本311海嘯後的災難重建,無疑是條漫漫長路。石卷市是災區重建的指標城市, 2012年8月,新台灣壁畫隊與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展開「春天的約定-石卷藝術陪伴計劃」,藝術家們在街區進行彩繪,並與石卷、大槌社區居民展開現地壁畫創作,跨越語言為沉寂的街區注入活力;2013年4月25日至5月7日則展開「國際移地創作計畫」,集結台日藝術家完成「蓋白屋」計畫和其他藝術關懷活動,透過藝術滲透社區的方式,重建強韌的生命力。

落實生活藝術語言

新台灣壁畫隊成立於2010年11月,曾於2011年進行「台灣移地創作計畫」及「下鄉計畫」,進入生活聚落以實踐藝術的社會角色,提出4大基本主旨:首先是書寫精神的倡導,利用與生俱來的能力(不必用Words、CorelDraw,也不用學石膏像素描)表達自己;二是身體實際參與社會環境,把「人」的元素重新帶入社會空間,藉以回歸人性本質;三是進入社會實境,也就是讓藝術家走入社區,去感受、發現藝術存在的另一種空間,讓藝術重新回到陽光下,吸收來自於社會的多元養分;最後則是提供藝術文本,作品自實體環境脈絡中長出,是為原生文本,提供台灣藝術另一種參照。

2012年的藝術陪伴活動,也秉持上述信念,在石卷「萬畫館」辦公室的戶外牆面,由藝術家與當地學生共同繪製大型壁畫,用「香蕉船」的概念結合中日文化,以及如廟宇、彩虹等代表祈福與希望的圖案。一面老舊的牆,就此展開新生命的同時,也讓災民看到來自台灣的關心。而「陽台城市-積木城市語錄石卷移地計畫」則由你我居所的記憶出發,重現那些不同故事、事件與記憶所堆疊出的想像,進而建構石卷市民理想中的微型城市。居民蒐集當地的材料與素材,結合藝術家從台灣帶過去的積木模具,喚起石卷市民對未來城市與居所的想像。

有趣的是,那也是利用積木、石塊等實體的堆疊,讓當地孩童建構夢想家園的過程,在和他們互動的過程中,主導此計畫的藝術家之一林書楷發現,小朋友想像中或是夢想中的家園,幾乎都是不斷向上堆疊的,似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創造一個不會被海嘯淹沒的居住環境,因此也讓他感受到,實體的堆疊過程其實就是一種心靈的建構與復甦。

凝聚力持續燃燒

石卷當地居民對藝術進駐的接受度高,無論老小皆歡迎藝術家們利用地景來創造新風貌,寒暄、讚揚、感謝,在短暫的藝術陪伴日子裡從未少過,而參與計畫的藝術家們都覺得,實質的牆帶來一種心理上的依託,那是真摯的感受,也是直接傳達的祝福。藝術家李俊陽認為,牆是實體環境的一部分,而最好的移地計畫就是留下好作品,永遠陪伴著社區的居民。

然而,這裡是假面騎士的故鄉,是日本重要的觀光景點,如何做到「有實質幫助的事」一直困擾著參與計畫的藝術家們。而在物資陸續到位的情況下,硬體工程落實重建進度之後,藝術所能做的還有什麼?同理心和凝聚力的展現,便是此階段重要的重建工作。藝術家拉馬.默提司(呂沐芢)對於符號上連結至今仍印象深刻,他在那面牆236公分的高度畫上一條線,是當時海嘯來襲淹水的高度,路過居民看到的那條線立即回想當時情景,讓拉馬不斷思考如何才能讓作用力發揮到極致,最後他說:「在短時間內盡力的畫,說明自己對那裡的關心。」

2013年的蓋白屋計畫即選在假面騎士紀念館旁的空地,以木材搭建小型屋舍,再畫上祝福,有來自台灣921災區和88災區的藝術家,也有日本當地的藝術創作。約莫12天的停留裡,新台灣壁畫對擴大接觸的居民族群,同時因為當地新聞的報導和民眾的口耳相傳,前來造訪、噓寒問暖的民眾日益增多,甚至是在寒冷的天氣裡送上食物補給,藝術家們深刻感受到當地居民的支援和照顧,也產生較有深度的交流和對話,讓許多藝術家在險峻的環境堅持創作,如李俊陽所說:「天氣再冷還是要畫,抓緊時間就是要畫!」

來幫助災民,但受到災民的關照,相互給予與回饋之中,感念人與人之間的溫暖牽絆。這也是為什麼,藝術家們即使知道時間急迫必須趕快完成畫作,然一旦有路人或居民走來時,便還是會很自然地放下畫筆和他們聊天的原因。期間亦有許多當地的志工前來幫忙,整個互動的過程不僅是對未來、對希望的重建,更是凝聚力的再次融合,醞釀出一股大家都可以明顯感受的強大力量。

進入社區的身分轉換

藝術家經由身體的勞動打造希望之屋,再以藝術涵養與人文關懷描繪祝福,而介入社區,也給予藝術家重新審視自己創作的機會。然而,所以「介入」,不是帶著自己原有的創作進入,也不是去當地創作就好,而是需要具備一種「同理心」,了解並達到當地居民的需求。

「石卷藝術陪伴計畫」突顯出藝術介入社區與藝術創作展覽,在本質上有著極大的不同,即為場域的主體性。藝術家的某件作品放在美術館或畫廊裡展出,可能是好的,但移到社區空間卻不見得,社區是居民的共有空間,因此必須思慮當地居民的需求與感知,藝術家在創作目的、對象不同的基礎上,心態上的調整與身分的轉換,是不可或缺的。

拉馬認為,對社區空間的思維,是一種身分上的位移,他說:「藝術家的版圖若夠大,就能自在地處於一種位移的狀態,雖然多少影響個人創作主體,但尊重當地風俗文化。」新台灣壁畫隊一直都採取一個比較中庸的方式:在不失自己創作風格的前提下,保存並重現原來環境的符號和語彙。

2013年新台灣壁畫對除了「春天的約定-日本移地創作計畫」外,預計於7月至8月展開日本境內的移地創作計畫,以「蓋白屋」為展場進行移動展覽與創作的繪畫,進行日台多元視覺圖像的交流。目前亦籌畫參加10月登場的日本神戶雙年展,展現台灣多元圖像的活力與美學價值。

留下好作品,永遠陪伴著社區的居民。

有趣的是,那也是利用積木、石塊等實體的堆疊,讓當地孩童建構夢想家園的過程,在和他們互動的過程中,主導此計畫的藝術家之一林書楷發現,小朋友想像中或是夢想中的家園,幾乎都是不斷向上堆疊的,似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創造一個不會被海嘯淹沒的居住環境,因此也讓他感受到,實體的堆疊過程其實就是一種心靈的建構與復甦。

新台灣壁畫隊的蓋白屋計畫,郭羿伶攝影。
德國萊比錫紡織廠 走趟「藝術巡遊」
文.圖/羅頌恩

德語的「Rundgang」有「逛一圈」之意,常用它來稱呼各大藝術學院的期末大展或是全校性的對外活動;在此若稱「Rundgang」為「藝術巡遊」,也極為恰當。如此的文化盛事也說明了在藝術進駐之後,這座原本因為柏林圍牆倒塌、兩德統一而荒廢的舊工廠,如今又重新展現出另一種生命,因為在這3、4天的展期中,不論是學者、評論家、畫廊經理人、甚至是一般民眾,都會前往觀看未來藝術發展的可能走向,或是尋訪新一代的明星藝術家。

位在德國東部城市萊比錫(Leipzig)普拉格維茲區(Plagwitz)的舊紡織廠,每年春秋都會舉辦兩次盛大的「藝術巡遊」。在週末假期中,大批人潮湧入這座建地10公頃大的工廠,為一睹職業藝術家將為當代藝術帶來哪些潮流發展。

現今成為藝術社群的「萊比錫紡織廠」,是由許多的藝術團體與機構組成。園區內除了酒吧、自行車工作坊、歐洲大型連鎖畫材店「Boesner」之外,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中的畫廊區。這10家畫廊(ASPN、b2、Galerie Jochen Hempel、Josef Fillip Galerie、ESTACE、Eigen+Art、Galerie Kleindienst、Laden fuer Nichts、maerzgalerie、Galerie Queen Anne)分別散佈於廠區內各棟建築之中,定期為自己所代言的藝術家策展。由於畫廊經理人多是中生代的一輩,在打入國際藝術市場的前提下,時常以發掘有潛力之新人為出發點,因此,他們對藝術型態的接受度更加寬廣。從傳統的媒材(繪畫、雕塑、攝影),到實驗性高的裝置藝術、影像、文件類創作等,都能在廠區中輕易地尋見。所以將「萊比錫紡織廠」的「藝術巡遊」視為另一個「當代藝術文件展」,其實也不算是太超過的註解。

更多內容請參閱 Art Plus Taiwan 七月號!

淡水竹圍工作室 國境之外的藝術夢工廠
文/黃佩蔚  圖/竹圍工作室提供

從低調到逐漸周知,竹圍始終有種莫名的霸氣跟堅持,霸氣的佔領一個荒郊野外,近年開始接受政府補助卻保有堅持的態度,不管是不是主流,2013剛得到的台新藝術獎「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計劃」,就是這樣的事情。如果竹圍真要講藝術生產,那些曾經走過門,現在正當紅的藝術家,也只能勉強佔點便宜,說是自己看著長大,只有「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計劃」才能大大方方的說是自己親手生養。因為台新獎,此刻正沸沸揚揚的在台灣引起一陣關於藝術介入環境的議題討論,卻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其實是從2010年之前就開始的行動,現在大家看到的只是光鮮亮麗的階段性成果,而且其實還沒有結束。吳瑪俐與竹圍工作室,2009年就開始做田野,場域的建構研究從一個大水溝到原來是一條有源頭的溪,「樹梅坑溪」這4個字,是因為這個計畫才被定下來的,之前,大家只管他叫「大水溝仔」。創作路徑從上游到下游,讓互相以為沒有交集的人、切割分裂的土地,看見彼此被一條溪水如此連結,僅僅是透過最常民的日常行為「吃早餐」,集合所有的人事物,如同儀式,然後擴散至溯溪、社區、環境、教育行動等,就這樣進行了3年。

在這個空間中的居民,對於計畫,從懷疑到參與,對於自己習以為常的生活,從陌生到熟悉,從熟悉到關心,從覺得這跟藝術有什麼關係到連小學生都知道俯拾皆物的藝術概念。這個計畫,這個所謂的藝術計畫,既不是主流的當代創作,也少了正規作品的藝術性,甚至不是漂亮的美術館裝置,但十足的草根風格,卻有人的味道,更明確的說,這是一個如果沒有這裡的人,如果不是這個地方,就無法成立的作品。15年的駐地堅持,加上3年的累積,得到一個來得剛好的肯定跟獎金,其實是甜蜜的負荷,「後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計畫」,才正要開始。

更多內容請參閱 Art Plus Taiwan 七月號!
優惠活動
訂閱優惠活動

逛藝術,去香港的另一種理由。港澳畫廊指南GALLERY GUIDE 2013 (Hong Kong、Macao)優惠方案:

續訂戶,一年12期(原價1188元)+
GALLERY GUIDE 2013,優惠價990元。

新訂戶,一年12期(原價1188元)+
GALLERY GUIDE 2013,優惠價990元。

藝術地圖自成立至今已踏入第10個年頭,年刊港澳畫廊指南GALLERY GUIDE是每年統計當地各類型藝廊及藝術空間的重要刊物。書中並附有詳盡地圖以及年度重要藝術活動資訊,一書在手,能更快掌握香港及澳門的藝術生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