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藝術的前端性
當代藝術對大眾而言已然晦澀難解,許多新媒體藝術如火如荼地持續量產,不斷繁衍技術與觀念上的實驗,儼然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主流創作趨勢。但與「台北數位藝術節」策展人之一的王柏偉進行訪談後,我重新思索「科技藝術」這個被壓縮為一單元的門類,它實際夾藏著理應被體察的殊異層理。「科技」二字尤其不應被一以概之,而漠視了當今科技的重大特色,便是其換新汰舊的高度轉速。是日新月異的技術流變,連動與定位著每件所謂的科技藝術,在創作動能與時代意義上的本質性差異。我們因此應該重新檢視,特定聲稱為科技藝術的創作,可否真正應時而出,並真正得以反饋與鑲嵌回他所處的每一刻當下。
所謂的科技藝術,尤其是數位藝術,必須在對科技產業引領的時代脈動高度敏感的前提下,才能名副其實地展呈富開創性的前端姿態。這些對數位時代敏銳的創作,或更著眼於技術本身的潛力及另類感官的開發,而不再以服膺既有的美學需求為核心創作目的。因此,它們時常需於事後經論述的追認,方得以被歸類為藝術作品。誠如杜象(Marcel Duchamp,1887-1968)在世時不被理解與肯認的「現成物」(readymade)嘗試,歷時多年才被承認為所謂觀念藝術的鼻祖,柏偉認為,唯有不以傳統藝術期待的面貌現身,對現成美感與慣習進行挑釁,才能推進並擴充藝術的範疇。
是以,當眾多科技藝術創作者仍迷醉於以新興技術,來進行視覺影像上的美感裝修,或是紛紛將既有觀念視聽具象化時,策展人與本次數位藝術節的期許,是科技藝術的創作者不拘泥於特定美學專業的實踐,而具備大膽地衝破設計、娛樂、科技間重重壁壘的野心與能量。藝術節期待藝術家或團隊能化身如神經元(neurons)般纖敏的結點,暴露出收發外界新訊的突觸,跳盪於不同的語義圈(semiospehre)中,與操作不同術語者溝通。讓新興科技啟動緻密感官的全新體驗,任藝術的創思催生技術的另類開發。
|
ZKM APP藝術競賽大獎得獎作品-《藝起》(ARART),2013年,應用於iOS平台 |
超神經—巨與輻輳
正因如此,名為「超神經」(Data-Neurons)的台北數位藝術節,希望能處理以往的技術條件下所不能平行多工一次解決的「巨量資料」(Big Data)。無論是雲端技術、全球化的網絡社群,皆是在資料庫擷取、處理與管理技術的開發與更新後,才能逐一拓闢的奇觀式介面。而這些由巨量資料編組、織構的平台,重新成為吾等再取得資源與重啟交流的基地。數位時代的人與資訊、人與人之間遂立基於此之上展開另類的溝通模式;既然需仰賴資料庫為我們蒐羅彙整、演算分析,我們亦必得嫻熟於資料庫的敘事結構與思維邏輯。是以收編真實世界資訊而為其知識內容的資料庫,也不斷將我們的思維編整於其間,資料庫的知識結構蔚為一波美學風潮,反向地潛移默化著我們的文化與行為模式。
然而,「巨量資料」這個如今已高度開發,並在數位時代與我們生活中如影隨形的概念,卻由於相對高的工業技術門檻,對藝術界而言仍是新的課題。以「巨量資料」與「神經元」共組的複合概念出發,「超神經」一展邀集了對此二概念與相關技術異常敏銳,而能跨域實踐於創作中的國際藝術團隊或創作者;更藉著數位藝術徵件獎、數位藝術表演獎、國際交流駐村創作展、魔幻動畫展、電玩遊戲、數位設計,訴求一方跳脫學院思維,結合產官學的特殊平台,包攏跨科際的創作型態,體現巨量資料與神經元的舖張擴散性;以藝術為名,匯集跨語義圈的專業,使得多路不對稱的系統結構得以相互理解。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本此藝術節引進了卡爾斯魯爾藝術與媒體中心所創辦的「ZKM App藝術競賽大獎」得獎作品。以如今擴及不同身份與年齡層的當紅app行動通訊軟體,於移動之間,上傳與下載創作至座落於掌中的舞台。借道擴增實境、虛擬實境等數位技術的互動與驚奇效果,推進、傳散與拉攏不同視聽群眾的注意力。也讓我們藉由ZKM APP獎參與作品的質量,看到德國的機械傳統、工業級的集體作戰所形塑出普遍的創客(maker)文化,其強調知識分享、實體互動與小成本的創造行為,使普羅大眾中的每一位個人皆有機會成為美感經驗、技術開發與創思展擴的匯流處與發散點。
從「超神經」一展的國際邀展與ZKM獎觀之,可見台灣相於巨量資料處理與創客運動相對匱乏的情況,但非台灣專業人才不足,而是跨語義圈合作的動能疲弱,或僅止於淺泛地交相理解所致。「超神經」期待國內藝術、網路資訊世界和現實人生結軌,科技與藝術真正跳出狹仄的工程學或美學執念,聯手衝撞大眾的思維,齊力觸動我們的感官。
|
第八屆台北數位術節 國際邀請展作品Masaki Fujihata《Voices of Aliveness》 |
DATA
「超神經」第八屆台北數位藝術節
活動時間:2013/11/15-2013/11/24
活動地點:松山文創園區.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