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行的都知道,商務門市在搬遷之前,有具比真人稍大的半身銅像,高高擺在大型冷氣機上,入內者想不看到也難;後來新門市因空間有限,沒有合適的地方擺放,銅像就被搬到雲五基金會去了。彼時小編常跟同事開玩笑,每回經過銅像,都忍不住想拿三柱香來拜(另外一位想膜拜的對象是茱迪.皮考特)。話說小編在台灣商務工作僅有淺淺三年半資歷,根本無法和那些已待了二、三十年的長官前輩們相比,但內心真的覺得,台灣商務印書館能有今天的局面,前人種樹後人吃果,真的得感念這位銅像前輩,拿香膜拜一點也不為過。究竟銅像何其人也?就是商務印書元老、曾任台灣商務董事長的王雲五先生。 |
|
雲老出身清寒,因環境的關係,幼時受過的正式教育不到五年,以現在的說法,就是連小學都沒畢業;但雲老生性好學,工作之餘仍勉力自學、進修,十八、九歲時竟然能被英文學校聘為老師,許多知名學者如胡適、朱經農等都是他的學生。更殺的是,他以三年業餘時間,讀通三十五巨冊的大英百科全書,被稱為「有腳的百科全書」(不胡爛,真的是參加電視機智問答可以打通關拿百萬獎金的那種人),展現的毅力和勤奮,就可知道雲老一生多方面的學術造詣和事業成就絕非偶然。
除了經營出版事業,領導台灣商務印書館成為華文出版重鎮,在學界有卓越貢獻外(被尊稱為「博士之父」),雲老曾受執政者力邀,出任部會首長、考試及行政院副院長等要職,重點是──他一生從未求官(當官都是被應坳的),而且從未加入國民黨(有人以為台灣商務是政府單位或黨營事業,真是誤會大了)。期間表現的敢做事、肯負責、有魄力、具遠見、講效率、不戀棧的作風,更是值得傳世的典範。
出版業是知識密集的產業,能言善道有想法的人才多如天上繁星地下螞蟻,然而真正能夠闖出一片天者,除了專業能力(出版品、市場、趨勢等),魄力與執行力恐怕才是關鍵;除了雲老,小編心目中還有幾位「神樣」出版人,在他們身上都可以看到過人的魄力與執行力,也就是差了這兩力,有人能夠成為業界領導者,而有人就像小編我,只能在大人底下混飯吃,永世不得超生。
「賽德克.巴萊」無疑是現在最紅的話題,經由導演魏德聖之手,世人得以更加認識莫那魯道與霧社事件代表的意義。說來羞愧,小編在N年前,就有類似想法,希望能用電影重現原住民與異文化衝突的景況(牡丹社事件、布洛灣事件、西拉雅族初見漢人洋人,乃至湯英伸殺人事件等等),然而想法僅止於想法,從未認真想過實現的可能。魏德聖導演的堅持、展現的魄力與執行力,讓幾乎不可能的事成為可能,是最令人佩服之處;相較之下,小編我還真是只會空想不成好材的傢伙啊!
* 原門市位於台北市重慶南路37號,因大樓準備改建,先搬遷至重慶南路143號營運。 |